网络环境中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尝新论文_伍朝球

网络环境中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尝新论文_伍朝球

摘要:网络环境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突破教材与纸质资料的制约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网络环境中的研究性学习,一方面要遵循自主性、方法性、开放性和交互性原则,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和学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策略;教学原则;研究性学习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并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化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整合不是混合,更不是替代,我们强调技术服务于课程,运用于教育;强调应用技术增强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等能力的培养。为此,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网络、实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巧用网络资源弥补历史教材内容的不足

通过与学生一起做的统计,发现教材内容更新慢,有些内容往往与现实脱节。考虑到教材编写工作中,需要整理科学的知识结构、统合权威的评价观点,以及教材从编写、出版、印刷运输的周期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从网络资源与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比较的角度,教师处理教材时应设法满足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仅就历史教材的“知识”的角度,对高中历史教材作一个简单的统计:《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最“现代”的历史事实——政治:1997年党的十五大;统一:1999年澳门回归;外交:90年代初多极化;科技:1999年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体育:1996年奥运会。《世界近代现代史》中最“现代”的历史事实——国际政治: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欧美经济:1973年经济危机;科技发展: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民族独立:1999年巴拿马运河交还(预)。

我们知道,高中政治学科有时政教学的任务,但是通常只是在高三年级为高考而学习当年时政。因此,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世界近现代历史时,就存在一个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时间缺口。这种教材知识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网络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以个案来说明。例如抗美援朝,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大事。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现行中学教材上共计正文320字,教学时间的安排估计10分钟。教材中还包括一张“彭德怀在前线视察”画像,一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示意图、大约770字的附注。网络上抗美援朝网站很多,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一个网站:“抗美援朝英烈纪念馆”网站。依据网络和依据教材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在材料呈现和教学形式设计的可能性上,有天壤之别。

如关于抗战,教材中强调国民党“片面战争路线”及其正面战场的惨败。我们师生通过查阅网络资源、比较阅读(如人民网上的相关文章),了解到了一些教材中没有涉及或陈述不同的观点。关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问题,教材观点认为,“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则表明,当时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并非“敌后战场”,而是“正面战场”,国民党也并非只是奉行片面抗战路线;即使在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也没有完全放弃正面进攻,在“正面战场”上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其规模远远超过了敌后战场。

历史教材和网络提供的教学资源有太大的区别,所支撑的教学创意也一定有太大的差异。以拿破仑为例探讨历史人物评价的教学创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材中相关材料有:正文980字,另外有一张插画,一张地图,恩格斯的评价80字,附注大约210字。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作更多的描述,包括拿破仑的生平、后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人物评价的阶级分析方法和一分为二的观点。

而仅在“百度”上以“拿破仑”为关键字搜索,能搜索到相关网页约18200000篇,较为实用的主要有铁血网、百度百科、百度图片和大卫的拿破仑网站。通过网络可以得到当代人类对于远在200年前的拿破仑的回忆和“利用”。当代人的联想和对于拿破仑的利用真是五花八门,可见拿破仑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己了解历史,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而评价历史人物。学习者通过参与学习过程、整理资料、合作共享,享受到与历史人物为伴的乐趣,这与课标中“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的要求相一致。

二、运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构建历史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历史教学设置情境,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是指过去的人和事。它本质上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历史不能重演。历史知识的这种过去性,使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如历史遗址、文物、照片等来认识历史过程。互联网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它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历史教学营造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征多元化的模拟与仿真情境。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通过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历史、把握历史。

运用网络技术,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实现历史教学的个性化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学点新知识,玩玩“QQ”“MSN”“空间”“微博”这些年轻人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在课堂内外通过师生之间的密切通信,能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的结构,揭示各历史知识板块的联系,组成历史知识的长链。网络教学活动使学习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有较大的自由度,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机会。这样,无疑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历史教学。

三、利用网络交互的特点开展历史教学评价

评价在现阶段还是比较少涉及的领域,还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苗逢春提出:信息技术整合应以人本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思想为导向,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性。在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中,必须在实践中加强评价体系的研究,使教师和学生能及时得到反馈,不断完善教学经验。

网络交互“蒙面交流”的特点降低了通常的社会规则限制,学生容易克服畏惧羞涩心理,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放慢交流节奏,避免外界的干扰,便于学生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并能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虚心听取意见,吸纳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有疑义的地方坦率地提出看法。通过竞争、协同、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合作和沟通,最后集思广益,对问题得出全面、科学的认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网络引入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教师应当更新对教育、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形成新的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整体价值观、个性发展价值观和前瞻性价值观。

引入网络手段后,教师有了更多的途径了解学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才能的充分发展。在网络条件下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培养参与意识和民主价值观。这实质是一种探究学习,学生学会了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评,理解、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美好的事物。

新课程改革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供了契机。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层学校软硬件条件的不断改良,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历史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将会迎来新的变革与跃进。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新世纪大道与上海路交汇处 536000)

论文作者:伍朝球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网络环境中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尝新论文_伍朝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