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配网自动化建设经验浅谈论文_张佳,王昊炜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摘要:镇江配网自动化建设工程自2015年3月开工以来,历经一年多时间,目前基本已经完成覆盖三个县域的自动化终端接入工作。镇江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采用国内首套全国产化智能配电网调控系统——D5200。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D5200系统的主站建设、维护经验,并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探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 D5200系统 经验 图模异动维护

引言

镇江作为智能配电网运行控制系统D5200的首个试点城市,自2015年3月正式开始实施配网自动化一期建设工程,经过多部门齐心协力奋战,于2015年10月底完成一期建设任务,2015年11月顺利通过一期工程化验收,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底完成二期建设工程, 同时2016年3月开始包括县域范围的镇江地区配电自动化全覆盖项目,截至目前为止共完成1300多条馈线、3600多个终端的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改造、接入、验收工作。

1 主站系统架构

镇江智能配电网运行控制系统D5200系统主要有一区前置采集服务器、SCADA服务器、历时数据服务器、信息交互服务器,三区公网前置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调度员工作站、系统维护工作站、报表工作站、数据网安防设备等。市区后台网延伸至三个县公司实现地县一体化。主网变电站图模经IEB接口转发至配网D5200系统,实现主网实时数据及告警信息网络转发配网。

2 主要建设经验

2.1终端调试方式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改造中,按调试地点可以分为工厂化调试(仓库调试)和现场调试。工厂化调试指在仓库工厂内进行预调试,通常针对改造方式为整体更换的设备,需对终端所有信号都进行校验,通常当天该终端并不投运。现场调试即在停电当天,于工作现场进行的调试工作,调试完成后即对设备送电,完成自动化终端的投运工作。无论何种改造方式都需进行现场调试,区别在于:改造方式为整体更换的设备,通常预先进行工厂化调试,以缩短停电时间,提高改造质量,停电当天的现场调试仅仅测试终端的部分功能(遥控或就地信号);改造方式为现场改造的设备,通常无法预先进行工厂化预调试,停电当天的现场调试需要按照工厂化调试的标准,依照信息表,对该终端所有的功能进行验证。

2.2图模异动维护

与输电网相比,配网线路及设备异动变更更加频繁,因此图模异动维护是目前配网自动化系统最主要的日常维护之一。图模异动的正确维护需要配电运检改图人员、配调审核人员、自动化系统维护人员共同协力合作,三者中任何一方出现错误或懈怠,都将可能对电网和用户造成或大或小的事故。尤其作为自动化系统维护员,必须尽量保证系统中图模与现场实际相符。下面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某日,自动化收到工作联系单:将生物225线下“绿源化工环网柜”内开关22503、22511、22512分别依次更名为22511、22512、22513。自动化人员将更新后的图模导入测试系统后发现测试系统中此环网柜开关遥控点号对应关系如图2-2所示,而更新前系统中此环网柜开关22503、22511、22512遥控点号分别是0、1、2, 显然更新后系统中开关22511、22512、22513并不与更新前开关22503、22511、22512一一对应(设备pms_id不一致)。因此,自动化维护员断定此次图模修改有误。

图2-2 绿源化工环网柜遥控点表 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初步怀疑配电PMS图形维护人员在维护图形时移动了此环网柜内开关间隔,图2-3红色箭头还原了PMS图形维护人员修改轨迹。

图2-3 PMS图形维护轨迹示意图

(注:黑色为原命名编号,红色为新新命名编号)

经与配网运检室相关人员确认,图形维护人员确实如上图所示将开关间隔进行了简单移位并稍作修改,因此造成图形ID与实际设备不符。如果按上述错误信息继续维护D5200系统,那么调度控分22511实际拉开的是22512开关,控合22512实际合上的是22513开关。

为了保证图模异动维护的正确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PMS图形中的开关等设备随现场实际设备生而生、灭而灭,异动维护过程中设备只能变更编号,不能随意移动和相互替代。

环网柜/开关站内开关有命名变更时,配电除新推图模外,必须向调度提供此环网柜/开关站终端的重命名点表,作为主站系统维护的依据。

为了确保图模异动维护各个环节及现场工作(如更换编号牌等)的无误性,调度员最好在主站系统维护后对相关开关间隔做“远方/就地”信号复核。

问题探讨

主站端,高效、安全的图模异动维护机制有待深化探讨。首先,要保证系统图模异动维护与现场改造同步进行,在送电后调度员可遥控复役设备,既能实时验证系统维护的正确性,又能提升遥控使用率。其次,图模维护期间,系统中原有图模信息暂不可用,尤其不可控。另外,由于配网图模异动日维护量大,可能同时涉及多条馈线,且维护可用时间短,自动化和配调图模异动维护不能再像主网厂站改造通过OMS系统扭转交换信息,理想方式是由系统主动告知信息。比如调度员能通过系统某些信息自动分辨该图形是否为已维护好的图形,而不必需要自动化人员电话或邮件告知。

配网系统需要反复导入主网图模是D5200系统亟待优化的另一环节。探讨如何建立基于现有主、配网独立系统的主、配网强耦合模式,实现配网系统自动更新主网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配网系统内主网信息免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本文介绍了镇江配网自动化主站D5200系统架构及建设经验。结合镇江实际情况,对日常图模异动维护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满足多方需求的、完善的图模异动维护机制及基于现有系统的主、配网强耦合模式提出思考。镇江配网自动化建设仍在继续,各项制度、功能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值得探讨、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后续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彭晖,任远,宋鑫等.基于双核架构的分布式地县配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2):75-80.

张佳(1988—),女,助理工程师,从事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运维工作。

王昊炜(1983—),男,工程师,技师,从事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运维工作。

论文作者:张佳,王昊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镇江配网自动化建设经验浅谈论文_张佳,王昊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