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510008
摘要:在新时期,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并从人、机、疗法等各方面进行改进,提高管理水平。笔者结合医院放疗科放射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借鉴有关方面的管理经验,从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人员意识提升、管理环境优化、合理进行设备检查维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放射危害;安全管理;防护方法
引言
医院放疗科放射危害主要来自于高能X射线、高能Y射线电离所产生的辐射伤害,会对人体细胞核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细胞组织正常发育,改变人体基因的稳定性,产生基因突变。无论是机房工作人员还是进入辐射区的人员都会存在被辐射的风险,所以需加强管理,保证辐射量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一、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根据相应的制度具体落实管理目标,在制度建立过程中,需要了解放疗危害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建立。与此同时,还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防护安全法规》,做到合法、合理。
(1)制定审批申报制度,实现规范化。放疗科室需要建立设备、场所、设施等方面更换、改建、扩建的申报制度,填写规范化的申报单据,然后写明原因、计划和实施方案,获得省级环保部门批准后开始实施。完工之后,需要省级环保部门验收,验收合格才可以投入使用。验收的内容包括设备功能情况、机房安全保护措施建立、相应标识设置、辐射量检测等等。除此以外,对于报废处理的设备,需要采用专业化的渠道,由专业人员、专业部门进行回收和处置[1]。
(2)建立放疗科放射防护制度。具体包括科室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放射防护培训制度、放射防护应急预案制度、辐射源安全监管制度。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建立,内容较多,具体包括工作人员进入放射区域的管理、仪器设备操作的管理、安全检查方面的管理等等。放射防护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如何进行仪器设备操作,如何根据自身反映确定是否受到辐射影响、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设备、常规性的辐射危害识别、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等,可以聘请专业人士,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培训,并通过实际演练,考察培训效果。放射防护应急预案制度,在建立过程中需要医院各部门配合,有效进行人员救治、放射事故产生原因查询、放射危害处理等等。辐射源安全监管制度主要是定期进行设备运行状况检查、周围环境辐射性探查等,然后确定是否存在危害。与此同时,需要做好检查记录,如果出现问题,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使安全检查人员能够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性,认真完成工作。除此以外,还要建立医院放疗科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日汇报、周总结、月交流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分享管理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3)人员管理制度。对于放射科室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做到持证上岗,并定期对工作人员的表现进行考核,增强管理力度,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是没有发生事故就代表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放松,而是要时刻警惕,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操作。除此以外,可以对工作人员从安全管理态度、能力、意识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和管控,并设置相应的考核体系,定期考核,然后基于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增强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
二、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放射科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应该面向全体人员,不仅仅是具体的工作人员,患者、病患家属等都应该具有这一方面的安全意识。首先,应该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在进入放射区之前具有一定的意识,对于放射性危害的标识能够正确识别,并且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相关区域[2]。其次,医院的党员干部、领导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学习放射防护安全管理知识,并在科室内部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微课模式”,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知识、具体操作等内容进行视频录制,然后将其传送到医院网站或者是员工qq群,微信群,使大家进行学习,提高认识。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对于一些非医院员工,对于放射防护方面了解较少,意识较差,需要在进入相应区域之前,由医护人员对其讲解相关知识,并规范其行为活动,降低其受到辐射的危险性。
三、打造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环境,这一环境主要是指相应的防护设施、标语、标识等等,下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放射安全防护设施。高能辐射线电离的空气污染性较强,需要进行空气的排放,保证工作区域环境绿色、健康。实践过程中,通常使用大功率的送风机、抽风机,进行空气交换。笔者认为,新时期应该注重创新,电离空气直接外排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可以在空气出口设置监测仪,然后进行处理,使空气恢复正常,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在机房附近,安全区域以外,需要设置护栏,并制作警示牌,不允许随意进入。除此以外,机房还可以设置一些吸收辐射的设备和材料,降低辐射的影响,这需要医院进行一定的成本投入。
(2)标识和标语设计。在医院辐射工作区域,应该明确标识,不允许随意进行施工和建筑,标牌和标识设置需要醒目,易于发现,可以设置相应的荧光标志。在放射科室应该设置智能化的语音提示系统,使一些人员在进入机房附近便可以提高意识,例如“您即将进入放射区域,请注意安全”,这样效果更加明显,解决了数字和图像标识难以引起注意的问题。患者等候大厅的放射防护安全警示标识需要悬挂于明显位置,并且设置地域线警示,防止其随意进入辐射区。为了提高实际效果,还可以设置安全等候区,明确规定病人及家属在这一区域内等候[3]。
(3)辐射检测和报警装置设置。在辐射区域,需要设置自动的辐射检测装置,然后将辐射检测装置与报警装置通过通讯设备连接到一起,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辐射量的警戒值,当超过这一数值时,检测设备会将信息传输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则会自动报警,这样工作人员便会根据情况,进行原因查找和处理。
四、加强安全检查和维护
安全检查和防护工作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设备和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其二,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检查。在设备和场所安全检查和维护方面,需要成立针对性管理部门,通常为设备管理部,并由专业人员专职负责,定期对设备、场所、标识、标志、防护措施等全面检查,并做好检查日志,签字确认,存档留查,作为后续问题发生的处理依据。具体开展检查工作时,还要进行检查内容的拓展,对机房和设备周围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防火情况、防盗情况、防泄漏、防水等等方面都要进行排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除此以外,为了弥补周期性体检的不足,能够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放射防护和检查,可以每人配备一套个人剂量仪和报警仪。在人员身体健康检查方面,主要针对的是放射科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体检,并根据各项检测指标,判断其是否已经受到辐射危害。通常情况下,医院对于放射科人员都会针对性制定体检周期、内容,然后将体检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如果发现一些身体素质不适于这一工作,或者存在身体受到辐射损伤的人员,需要对其及时治疗,还要查明原因,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放疗科放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并且加强安全检查和维护,保证各项工作按照要求落实,实现零事故率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医院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具体工作开展的基础。总而言之,医院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得到足够重视,注重具体策略的落实,强化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勤, 徐锡武, 潘琦, et al. 基于PDCA循环下的综合性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探索[J]. 中国病案, 2017(2):12-13.
[2]李聪, 吴奇峰, 赵娜, et al. 广东省某医院放射科及周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3):56-57.
[3]池盟盟, 李杨. 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防护管理措施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25):90-92.
论文作者:江涛?阿克木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防护论文; 医院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标识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