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供电公司 陕西西咸 712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下,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智能变电站,不仅需要考虑电网安全,还需对环境以及效益进行充分考量,而这些建设要求还需在变电站的后期运行维护过程中多加注意。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研究
引言
目前,变电站运维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威胁,因此,这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运维工作的重视,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相较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更加重视电力网络的整体发展,其主要致力于提升电网的协调与配合水平,从而进一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1智能运维国内外研究水平
国内由于对于输变电领域的二次配套功能需求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对五防的要求也在逐步地提高,国内先后出现了机械闭锁、机械程序闭锁、电气闭锁、微机五防、一体化五防、在线式独立五防等技术。不同的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电力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的成本需求和防误闭锁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五防方式。
2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具体研究
2.1变压器应用
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运行维护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的就是变压器的正确应用,检修人员采用状态检修法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先要对变压器外观进行仔细观察,明确其是否发生烧断、松动、接触不良等现象,若存在肉眼可发现的故障问题,应立即排除故障。外观检修完成之后,对其运行时的声音变化进行探查,采用状态检修法对变压器运转时发出的异响进行评价,若声音为规律的“嗡嗡”声,则为正常运行;若发出其他声音,则需对变压器的连接、负荷、绝缘等问题进行检测,进而调整变压器到正常运行状态。此外,还需对变压器进行试验检测,主要针对的故障类型是变压器绝缘老化,常规的试验方案包括油简化试验、电气绝缘试验以及绝缘纸含水量试验,若试验结果显示变压器存在老化或绝缘受潮等问题,最好对变压器进行更换处理。
2.2创造优良的运行环境
对于变电站的运行,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装置以及部件等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规划,防止产生系统局部过热的情况,从而对硬件设备与系统运行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在设备密集区,管理人员应该保证区域的通风与散热,控制设备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减小设备产生故障的可能性。另外,对于电力设备,应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安排清洁人员定期对设备地点进行必要的清理,为设备的运行创造一个优良、整洁的环境。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有效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继电保护综合防误技术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防误技术的研究,在变电站一体化业务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继电保护综合防误功能,对二次系统操作过程及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异常进行操作预警闭锁及补救,防止由于运维误操作及装置配置失匹导致的事故发生。
(1)智能变电站主动式运维分析体系。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制定对策,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控制流程,实现变电站运维智能防误技术规范化,提升运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通过综合防误策略和综合防误软件模块,实现对现场运维工作的正向干预。借助变电站一体化业务平台,主动式运维分析体系可以全面覆盖变电站现场运维、检修工作流程中的防误闭锁需求。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策略。借鉴五防系统和顺控系统的协调配合逻辑,在软件层面有针对性的建立二次设备防误操作隔离措施,针对各类单装置的操作需求,分别研究其合理、合规的顺序操作防误策略。面向单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配置、定值(区)整定、软压板投/退;针对存在双重化布局的装置的操作需求,分别研究两套装置配合整定工作中的协调一致;对智能站运维检修工作过程中涉及多装置配合关系间操作顺序防误问题,对应典型的操作案例,建立面向多个继电保护设备间复杂顺序操作过程的配合逻辑防误策略合规防误策略;对变电站一次设备投运、检修工作需求,结合一、二次设备在线状态,研究面向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间关联操作的安全配合防误策略。
2.4保护装置的应用
保护装置的使用能够为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其能够有效检测电力系统是否产生预警、光纤是否熔断以及通信网络能否正常使用等,对于保护装置的应用主要包括3个步骤: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定值区,在变换定值区时,应该先退出压板,再对定值区进行重新设置,并反复确定,从而保证数据的无误,为下一步操作奠定基础;其次,在保护装置正式投入使用前,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必要的检查,保证其能够在要求的合理范围内,当装置产生故障或发出预警时,技术人员需要在保证电流通道正常的前提下,对状态压板进行一定的检查与维修,尤其在投入使用前,技术人员应该保证压板的投入顺序与功能是否正常,当没有异常后,再退出运维工作,避免电力系统的跳闸;最后,在保护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避免触碰机械带电位置,同时也不能够随意更改各个部件的位置,尤其不能够对系统数据进行修改,从而有效避免系统崩溃现象的产生。
2.5电网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运维信息展示
形成继电保护运维信息发布支撑技术方案,开发设备异常诊断和故障信息推送发布平台,实现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一次系统事故故障信息及继电保护设备异常运行状态信息的综合预处理功能,并将故障信息的综合处理结果通过包括移动端在内的多类型终端实时展示功能及面向不同专业人员及不同信息需求进行安全、可靠推送发布,使相关人员及时准确的获取站内设备的各种异常及故障信息并对相应问题及时有效处理,提高运维工作效率。
(1)电网故障及继电保护运维信息发布方式。对系统故障及异常处理过程中不同专业人员对应的应用场景和具体需求,采取对应的信息发送类别和发布方式,并根据相应人员的通信途径实现跨安全区、跨网络的多样化、差异化信息发布方法,实现信息的分类、分级、分专业发送。
(2)计及信息安全策略的信息远程发布数据流及相应通信方法。目前对智能变电站和调度中心的各类信息交互方式以及采用的通讯规约,研究调度端从生产控制大区非控制区数据同步到管理信息大区管理区的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梳理需要跨安全区同步的电网一二次设备模型以及继电保护信息内容,实现不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标准化的继电保护信息传输,对移动网络以及智能手机App信息远程发布内容,制定对应的防护方针和防护政策,实现移动数据网数据流的发布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在我国众多地方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由于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其运维工作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运维工作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我国变电站的运维水平,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并进一步保证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为我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关杰,白风香.浅谈智能电网与智能化变电站[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251-254.
[2]杨卫星,江道灼,李慧.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经济分析研究[J].机电工程,2011,28(10):1264-1268.
论文作者:宋艺琳,刘东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变压器论文; 信息论文; 故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