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_张琪1,郭靖2

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_张琪1,郭靖2

1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2 杭州新龙翔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上城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城市中的老旧建筑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环保性,进而打造出更理想的城市生活和居住环境。本文就针对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发展模式

伴随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建筑面积也逐渐扩大,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城镇建筑总面积已经突破180亿平方米,但是由于受到设计理念、发展水平、居住环境以及建筑施工材料等的影响,绝大多数建筑物都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存在问题,要将这些建筑全部拆除重建是不现实的,这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城市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的重要意义,并在更新改造发展模式上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一、城市建筑更新改造的相关概念辨析

(一)城市建筑

我国出版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系类丛书”中,明确将既有建筑的改造根据建筑类型划分为历史风貌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四种类型。其中,历史风貌建筑和工业建筑在功能和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新改造方式也比较特殊,因此,本文并不涉及对这两种城市建筑类型更新改造的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的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建筑或建筑群。

(二)更新改造

我国著名学者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对城市建筑的“更新改造”概念进行了界定,具体来说,主要可分为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改造和改建,指比较完整地去除现有环境中的某些方面,其目的是为了拓展空间,增添一些新内容,进而提高环境质量。第二是整治。所谓整治,指的就是对既有的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包括小的改动和局部区域的调整。第三是保护,即对现有的城市建筑形式和格局进行维护,尽量不进行大的改动。

(三)城市建筑更新改造

和传统的城市更新和建筑改造相比,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建设领域的更新改造模式均为:以建筑外观更新为主,并适当对城市小区域环境、道路交通、设施等进行更新改造。在某些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又被称为“出新”、“穿衣戴帽”等,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的,在概念范围上除了建筑改造以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道路设施修缮、城市街道形象提升、建筑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

二、当前我国城市建筑更新改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整治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国外发达国家在建筑环境改造方面大都将重点放在社会环境和绿化环境的提升上,但是,目前我国在环境整治上主要致力于道路的绿化、亮化和修缮以及商业网点的垃圾清理、规划建设等,这些整治措施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治理效果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由于治理不是很彻底,许多建筑周围环境在一段时间之后又变回了原来的情况,导致之前的治理工作完全变为了无用功。

(二)楼体改造方面的问题

当前,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将楼体改造的重点放在内部空间调整、楼层增加、减筑等方面,然而,我国在建筑楼体改造方面仍然停留在建筑外观改造上,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立面粉刷、贴砖等以及室外节能改造、屋顶平改坡等,这些改造内容都比较表面,很难解决我国城市建筑存在深层问题,包括安全问题、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部空间环境问题等。

(三)设施设备更新方面的问题

现代城市建筑的设施设备一般包括消防设施、室外落水管、水电气、门窗等基础公共设备以及健身、运动器材等环境设施,这些都应当成为建筑更新改造的重点对象,但是由于产权等问题,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在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上都还停留在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改造阶段,完全没有意识到建筑内部改造的必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我国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科学的发展机制

当前,我国城市的建筑更新改造大都依赖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然后将任务划分到各个城市建设单位,由不同的单位负责具体的改造任务,这种过度依赖政府和城建单位的改造机制具有诸多方面的缺陷,不仅脱离公众参与,很难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很容易受到政绩化倾向的影响,脱离建筑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对城市建筑更新改造的发展机制进行改革,构建由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公众参与的科学发展机制,政府应扮演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建筑更新改造中,并吸收更多的公众自有资金,以免对开发商过度依赖。

(二)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更新改造中缺乏法律法规约束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取缔与现实不相符合的相关法律条例,并增添一些与城市建筑改造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地方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进而使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全面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四、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与发展模式探索

(一)采用新技术改造和生态措施为主导的更新方式

将新技术改造和生态措施相结合,主要针对的是城市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通过对生态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完善建筑物的隔热、保温、通风、采光、防潮等方面的功能,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各类新能源,在旧建筑顶部安装收集装置,能实现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包括废热回收、雨水回收等。目前,我国城镇的住宅占地面积已经达到40亿平方米,并即将迈入大修的阶段,其中以住宅建筑的改造为主。所以,必须制定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发展模式。

(二)坚持以环境整治为主的原则

在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中坚持以环境整治为主的原则,要求将建筑的内外部环境作为立足点,采取绿化、亮化道路以及增添公用设施等措施,不断改善老城区的综合环境。在宏观环境的治理方面,应按照区域进行分区治理,改善区域的自然环境、交通情况等。在微观环境的治理方面,主要是指对建筑环境的治理,要求改善建筑内外部的绿化设施、道路设施,进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三)将建筑物空间改造、躯体改造作为核心

在建筑物空间改造上,主要可分为内部空间改造和外部形态改造两部分。对于内部空间改造来说,应着重改造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改变原来的户型结构、简化室内结构。对于外部形态改造来说,应在已有的外部形态上对旧建筑进行拆除、加修等,以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在建筑躯体改造上,应着重对建筑进行加固和修缮,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墙体加固来说,可采用刚性较强的抗震钢结构框架。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对现代城市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虽然在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包括环境整治、楼体改造、设施设备更新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科学的发展机制,并不断探索更加科学的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发展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城市建筑更新改造的目标,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祯祯.旧居住环境更新改造模式与方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D].太原理工大学,2011.

[2]於晓磊.上海旧住宅区更新改造的演进与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

[3]张杰,陈豫洲.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模式初探——以南关路片区更新改造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4]崔会儒.我国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与发展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4,(1):131-132.

[5]张磊,李慧民.我国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环境绩效分析[J].建筑科学,2014,30(4):36-41.

论文作者:张琪1,郭靖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城市建筑更新改造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_张琪1,郭靖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