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革命_赛博空间论文

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革命_赛博空间论文

论赛博空间中的学习革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赛博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和网络正以神话般的速度向前扩展。目前,全球约有5亿网民,网上每昼夜的信息流量达到了以万亿比特计。截至2001年6月,我国互联网网民已达2650万人,其中85%是青少年,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5年,我国联网计算机将达到4000万台,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2亿户左右,上网普及率将达到15%左右。网络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为人类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之外,又创造了一个新型的虚拟生存空间——赛博空间。赛博空间一词是cyberspace音译,可以看做是cybernetics与space的复合,表示受控制的空间[1]。有时,人们有又称其为网络空间、在线空间、电脑空间、网络社会、虚拟社会等。它是指基于全球计算机网络化的由人、机器、信息源之间相互联结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虚拟空间。实际上,赛博空间是以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为基础,通过知识与有关规则形成的人与计算机共同建构的(实时与非实时)空间,实质上是科学知识在一定规则下形成的空间[2]。它具有虚拟性、开放性、数字化、自由性、变动性以及资源丰富性和时空压缩化等特点。

赛博空间的这些独特性质,不仅导致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且在教育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事实上,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始于科技与教育——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骨干互联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目前,它是我国第二大互联网,连接了140多个城市和700多所大学及科研单位,用户量超过400万,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平台。同时,我国的远程教育也迈出了网络化发展的新步伐。已开通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具备播出8套电视节目、8套语音节目、20多套IP数据广播节目的能力。卫星网络与CERNet实现了高速连接,初步形成了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今天,教育界依然是互联网应用的先锋。从无所不在的互联网辅助教学,到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的网络大学,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它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突破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产生了新的学习革命。

第一,学习时空的突破。信息网络化把全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教育也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网络学习正在迈进每一个家庭,成为每一个学习者或主或辅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适应性很强的学习方式,正具有愈来愈大的吸引力。“因特网在技术上有潜力将全球的每一间客厅变成共时互动的课堂。”[3]

第二,学习基石的变化。阅读、写作和计算被认为是传统学习的三大基石,赛博空间的出现使这三者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表现在阅读方式上,由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由单纯文字阅读到多媒体电子阅读;表现在写作方式上,由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并出现了超文本构思、多媒体写作和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表现在计算方式上,由数字计算走向用“基2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计算,并通过文字的数字化使读、写、算融为一体。

第三,学习形态的变革。网络教育对教学过程形成了一系列影响,导致了学习形态的变革: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化教学;从教师授课走向“教材—教师”一体化;从现实课堂走向虚拟课堂;从“注入式”教学法走向“咨询—辅导式”教学法;从知识模具化走向知识个性化。[4]

第四,智能环境的变化。所谓智能环境,一般指人们培养和发展智能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主要指教学和学习环境,也包括其他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智能环境不仅可以有力地改变我们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将改变我们人类大脑的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智能环境能使我们发展新的神经元和大脑皮层,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个比较灵活的环境,能造就比较灵活的人。”[5]赛博空间不仅直接提高了知识传授的效率,使学校这个智能环境大为改善,而且在社会上也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知识和智力开发的重视程度,增强了许多社会行业的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程度,使人们能够在不同方面、不同环境和不同时期中,不断地、高效率地学习。因此,智能环境的这种变化,必将使人们学习得更快更好,使人们的头脑更聪明更发达,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方式的变革必将产生新的学习理念。这是21世纪每一个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的。其中主要包括:

第一,开放学习。信息网络技术是一种开放的技术。网络的发展需要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的文化。网络技术和网上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都会比过去更加开放和有更多的沟通。多媒体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使远程教育更趋完善,使教育不再受特定时空的限制,可以居家上课。大学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高等教育将从垄断和僵化中走出,而变得更加开放和多样化。

第二,个性化学习。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种技术环境,教学形态由班级制走向个别制教学,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实施柔性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全面参与权和教育活动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水平择校、择师、择课、择时、择地等,做到自主学习、充分学习和有效学习,从而在学生知识结构个性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人格的个性化倾向。

第三,社会化学习。网络将把整个社会连在一起,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高等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将融为一体。学校教育将逐步社会化,对社会全方位开放,而社会教育将逐步家庭化,整个社会将变成一个学习社会。学习从少数人扩展到所有人,从人的一个阶段扩展到人的终身,从单纯地为了获得学历文凭转变到为了适应和驾驭未来社会。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推进学校和社会的双向参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推动着学习社会的形成,学习社会支撑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运行。

第四,终身学习。信息和知识的高速增长、传播和转化使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计算机和网络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技术基础。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的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和生活方式。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标会改变,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终身受到教育。”[6]

第五,虚拟学习。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例如,美国宇航局通过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息。

第六,学会学习。信息爆炸和知识老化的加速使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在“减负”(减轻学习负担)和“提质”(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之间,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提高能力,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7]。在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将从单纯知识灌输走向知识与方法论的兼蓄习得。方法论的习得将多过知识习得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信息素养,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七,学会创造。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创造”,因为创造(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主导素质。[8]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加大了学生的创造自由度,十分有利于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最大的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为其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

为了迎接赛博空间中学习革命的挑战,适应学习方式变革和学习理念更新的需要,新世纪的学习者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电子学习”(e-learning)的能力。

第一,学好计算机和网络的有关知识。要从把握时代趋势,迎接挑战的高度来认识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重要性。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十五”计划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事实上,赛博空间的存在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像识字、算术一样来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从而为我们从事“电子学习”和适应赛博空间生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提高信息实践能力。信息实践能力是上机或上网进行信息检索、处理、交流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学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信息检索知识,以必修课、选修课、听讲座或自学等形式,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检索”、“电子信息资源检索”等课程,掌握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等。通过信息实践,增强对信息的感受力和敏感性,使自己能够根据检索课题精练检索概念,制定检索策略,熟悉各数据库系统的检索指令、方法和步骤,熟练使用Internet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功能,诸如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陆(TELNet)、电子公告牌(BBS)、万维网(WWW)等。

第三,进一步重视英语学习。据调查,网络空间中各种语言使用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英语84%,德语4.5%,日语3.1%,法语1.8%。[9]可见,英语作为国际性的通用语言,更是赛博空间中的主导语言。在当今的Internet上,有90%左右的内容是以英语出现的,难怪有人戏称网络是为英语而生的。语言是人类信息交流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载体,对人的信息素养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下,没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根本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转变英语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英语学习的方法,变英语知识教育和“过级”教育为能力教育和应用教育,使自己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工具,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10]

第四,提高自己的信息免疫力。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污染。冗余信息、盗版信息、虚假信息、过时信息、错位信息等等,都是信息垃圾,它们是静态的、无法自行激活的信息。在目前的网络空间中,色情信息的泛滥达到了使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从小报性热潮到令人可笑的女人照片CD-ROM的流行,到由于发行淫秽、非法并完全没道德的万维网主页而被起诉和关监的儿童流氓犯,计算机色情包括了广泛的罪恶和罪恶之人。”[11]由于赛博空间中信息传播在时间上的瞬间化和空间上的无边界性,再加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上的差异,使淫秽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有其新的特点。在综合提高自己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信息免疫力的提高。要使自己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能够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同时,要注意预防盲目的信息崇拜。美国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指出:“如同所有的崇拜,信息崇拜也有意借助愚忠和盲从。尽管人们并不了解对于他们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信息,却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周围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成为信仰时代的‘真十字架’:救世主的标志了。”[12]预防信息崇拜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对信息的滥用和误用,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程度,从而有效避免“现实人”与“网络人”人格的二元分裂和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严重脱节,形成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赛博空间中学习和生存的能力。[13]

收稿日期:2002-01-29

标签:;  ;  ;  ;  

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革命_赛博空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