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贵州造圆多彩梦论文

文化产业:贵州造圆多彩梦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赵相康

贵州大力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努力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把贵州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产业在动能转换、结构调整中成为一支最抢眼的力量,贵州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贵州道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省文化产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从白纸一张到万紫千红,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随着不同时期文化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贵州文化发展机遇与困难并存,辉煌与探索同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文化建设蹄疾步稳,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使用基于服务架构的监测预警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通用性及可扩展性,同时利用PUSH技术,“主动”将预警信息推送,使防汛工作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灵活地掌握各类重要的防汛防旱预警信息,极大提高了防汛防旱抢险救灾应急指挥能力。目前,本系统主要对水情、雨情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将来旱情预警、工情预警以及防汛启动条件预案可以分别对相应的基础数据与警戒值进行比较,对超出警戒范围的要素进行预警,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

品牌引领 塑造多彩形象

以省级层面出台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这在全国,贵州是第一家。根据该项规划,贵州不仅要切实加大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培训力度,还要大力推动非遗项目生产性经营,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双丰收”。

A·A·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其关键就在于教学生学会思考.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留白艺术,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自主思考、深度学习的空间,有助于让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数学知识的建构者,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8年11月19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挂牌成立。文旅合并,文化与旅游携手相牵,开启了贵州文化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十年磨一剑。“多彩贵州”这一公共文化品牌打响之后,已成为贵州的文化名片与形象符号。“多彩贵州”产业链不断延伸,如今已涵盖民族工艺、金融、文化地产、演艺、特色产品等多个领域。

2016年,贵州省研究出台《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牢牢把握文化企业的特殊属性,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彰显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价值。

不同于一般商业品牌从产品到商品再到品牌的发展过程,“多彩贵州”首先是一个品牌概念,再与相关产业产品融合,形成不同类型的主体品牌,用品牌轻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和资源。

今后,贵州还将组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集群,将文化演艺、文化参与、文创产品、数字出版等整合形成一个集合。通过与国际平台接轨,把“多彩贵州”品牌推广出去。

项目带动 助推脱贫攻坚

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截至目前,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扩充到131个。

产品实力,为茅台酱香系列酒发展“打牢了底子”——茅台大胆创新,根据茅台酒基酒分级情况,将部分基酒用于系列酒勾兑,在有效提高基酒综合利用效益的同时,打造了近年来最高品质、最高性价比的系列酒。

从行业类别看,有新闻、出版、广电、演艺、影视、院线、乐器、民族民间工艺等;从建设形式看,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有文化旅游景区、文化街区、文化小镇,还有文化综合体。

2017年,文产扶贫“千村计划”覆盖深度贫困县14个,全覆盖20个极贫乡镇所在县,用1625万元扶持建设34个文产扶贫示范基地,带动13450户贫困户增收。

文化与旅游,有着先天的融合条件。全省100个旅游景区中不少是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而46个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也有不少是旅游类项目。以“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正安吉他产业园。素有“黔北门户”之称的正安县,拥有“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油桐之乡”“中国野木瓜之乡”等美誉。2013年,吉他产业在这里“无中生有”,经过多年发展,正安又多了一个“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的称号。正安的吉他故事,也走进了央视多个频道,让人们对这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吉他产业园区,产生无限遐想与向往。

丹寨万达小镇。(贵州图片库供图)

贵州还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产业扶贫。2016年贵州省制定《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实施方案》,每年从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资1000—1600万元,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开展文化产业扶贫。

近年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和科学合理安排,使用好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谋划实施了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这些项目,构建起的是一幅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促进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文化旅游景点、民族村寨、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歌舞演艺等各方面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从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原生态国际摄影大赛等活动,到多彩贵州歌唱活动、舞蹈大赛、小品大赛等公益文艺活动循环举办,再到举办全国媒体走访多彩贵州的多个大型活动,以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系列贵州形象片等,“多彩贵州”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围绕这一品牌展开的各项产业也正如火如荼地在黔中大地发展。

当暖机时间达到时,转速控制系统自动向下一转速设定点升速,即最小操作转速3 782 r/min。在升速过程中可通过Halt暂停按钮停止升速,通过Continue按钮继续升速,但在临界转速范围内Halt命令将不起作用。

今年国庆期间,贵州旅游业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在贵阳大剧院内上演至今13年的大型民族歌舞演出《多彩贵州风》持续加演。这场演出了近5000场、浓缩了贵州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的大型演出,不仅为来到贵州的游客打开了一扇窗口,也在世界巡演中对外展示着贵州形象。

文旅融合 撑起新兴业态

推动贵州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注入文化创意打造的“多彩贵州”品牌。早在200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成立了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从事业、产业双驱动的模式出发,打造“多彩贵州”内聚精神、外塑形象的“多彩”平台。

当我接收到这样的提问时,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是非常宝贵的点动成线的备考思维!于是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解释道:就老师自己所获得的做题情境及体悟而言,我认为,只要出题人的设问源自阅读文本,你就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当然“设问源自阅读文本”是一句废话,但我还是要提,以示强调。

实际上,早在1996年,贵州出台的《贵州省文化带工程总体布局方案》,已呈现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该方案以地缘为基础,以贵阳市为中心,以“三线一大”(铁路线、公路线、旅游线,大集镇)为依托,以民族民间艺术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特色,在全省建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一条多姿多彩的文化带。

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旅彰文,以文促旅,和合共生。在这样的要求下,贵州找准、梳理贵州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态势。

在习水土城这个人口不到2万的集镇上,因为拥有8个不同类别的博物馆,成为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小镇;丹寨万达小镇,聚集非遗、文创产业,成为民族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如今,在各大景区,民族演艺节目和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已形成旅游消费新热点;非遗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使文化遗产“既保护好,又活起来”;依托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推动红军长征历史文化徒步线路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建设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就矿床的成矿空间与成因来看,这类矿床一般都与深层的白岗质花岗斑岩岩体有关。大部分的矿化富集部位都在花岗斑岩岩株的隆起部位以及岩体的外接触带,最远可达1 000~1 500 m,但矿体的厚度很少超过500~700 m。

在逆境中突破,在收获中成长,贵州文化产业展现出生机与活力,在新的机遇下为人们营造“诗和远方”。

(a)You should look up the words whose meanings are unclear.

(责任编辑 / 李缨 )

标签:;  ;  ;  ;  ;  ;  ;  ;  ;  

文化产业:贵州造圆多彩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