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加强引导,提高机械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国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_机械工业论文

总结经验,加强引导,提高机械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国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_机械工业论文

总结经验加强引导,提高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国机械工业利用外资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用外资论文,机械工业论文,总结经验论文,座谈会上论文,摘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机械工业部部长 包叙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交流总结5 年来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的情况和问题,研究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使外资更好地为机械工业的“三大战役”服务,为机械工业的振兴服务。下面我就有关情况讲四个问题:

一、利用外资必须服务于打好“三大战役”

为了使我们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三大战役”上来,使全行业职工都真正投身到“三大战役”上来,使机械工业利用外资工作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打好“三大战役”这个中心任务,这里再强调一下“三大战役”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一,打好“三大战役”是启动振兴的入手点。根据机械工业振兴纲要提出的要求,振兴的第一阶段,即“九五”期间主要是抓薄弱、打基础。机械工业当前最突出的薄弱环节、关系和影响机械工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差、组织结构散和开发能力弱。这些问题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矛盾暴露更为尖锐,已经严重制约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水平和自身的发展。如果不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缓解这方面的矛盾,行业的生存都将出现危机,何谈实现振兴?从打好“三大战役”入手,这是从机械工业现状出发的唯一选择。

第二,打好“三大战役”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落脚点。从机械工业的发展来看,这些年的速度应该说是相当快的,但主要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特别是近几年来矛盾更加突出。打好“三大战役”,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偏重速度、数量的发展模式,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强开发能力上来,以便从根本上提高行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真正走出一条既有较好效益又有较高速度的发展路子。

第三,打好“三大战役”是实施“科教兴业”的结合点。“科教兴业”是机械工业振兴战略中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这次“三大战役”,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把机械工业的发展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模式,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讲究经济效益的内涵模式上来。因此,“三大战役”实现的途径离不开科技进步和人才,而“三大战役”要达到的目标与“科教兴业”的目标又是一致的。

第四,打好“三大战役”是企业解困的突破点。当前,机械企业有相当一部分面临资金紧缺、任务不足的困难,不少省市机械厅局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从根本上分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本身的产品质量不过硬、组织结构散乱和开发能力薄弱。以致用户信不过,在市场上站不住脚。特别是在和国外名牌产品以及合资企业产品的竞争中更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改变落后状况,真正摆脱困境,治本的办法也必须是下大力量打好“三大战役”,这是企业解困的根本出路所在。

利用外资,兴办合资企业,作为振兴和发展机械工业的有益补充和重要手段,同样也必须服务于“三大战役”。

二、当前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的情况和特点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发表的统计资料,1993和1994两年,我国吸收外资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在全国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机械工业利用外资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利用外资中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吸收资金,而且能带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是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据初步统计,到1995年底,机械部系统已有三资企业3200多家,外方协议投资金额41亿美元。其中1991年到1995年这5年就兴办三资企业2300多家,协议外资金额30亿美元。 在三资企业中,合资企业不论数量和利用外资金额都占90%以上。从地区看,一些吸收外资较早、较快的沿海省市,合资企业的销售额、利税额、出口额都已占当地机械工业总额的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

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举办合资企业,对促进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是弥补了建设改造资金的不足。 据机械部系统企业统计, 到1995年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如按此期间的平均汇率估算,约合人民币200多亿元。

二是促进了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带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和产品,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水平,为机械工业的产业升级、壮大行业实力创造了条件。

三是推动了机械产品的出口。据上海机电控股公司统计,1995年合资企业的出口额已占该公司出口额的57.6%;北京仪表公司系统合资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全系统的50%;江苏省机械厅系统,合资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全系统出口额的35%以上。合资企业已经成为机械产品出口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四是带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合资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竞争力得到加强,推动和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4年以来,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机械工业合资企业的结构、总量和内容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合资规模不断扩大,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大幅度增加。1994 年机械工业共兴办合资企业301个,外方协议投资金额近10亿美元,项目的平均投资额为320万美元, 其中相当部分是上千万美元的项目。二是合资双方的层次大大提高,出现了“强强合作”的新局面。著名的跨国公司经过一段时期的观望、徘徊以后,纷纷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他们选择的合作对象往往都是我国有关行业的“排头兵”企业。三是外商对合资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条件,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普遍要求控股,甚至明确提出要把合资企业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经销战略。合资情况的新发展,使外商直接投资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和影响迅速增加,已经和正在成为对整个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机械工业合资中若干值得重视的问题

机械工业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对此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但在这一阶段的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引起重视和注意的问题,主要是:

一、部分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热门行业和产品已经出现合资过度、能力过大的现象,这不仅有可能造成新的重复浪费,而且给机械工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困难。例如液压挖掘机,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现已有9个合资企业,其中不少都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 如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日本小松制作所、神户制钢和日本日立建机分别和我国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山东推土机厂、成都工程机械厂和合肥矿山机械厂合资,生产纲领都是年产2000台。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大体为8000到10000台。但这9家合资企业,加上韩国大宇重工在烟台注册的独资企业,到2000年生产纲领约14000多台,这样从量上已经供大于求,而且规格又都集中在中等斗容产品上,使矛盾更为突出。又如220千伏以上变压器,到1994年底共有4家合资企业,全部达产后,将新增生产能力1640万千伏安,加上国内企业的能力,总计可达到9000万千伏安左右。而预计到2000年,国内市场对220 千伏及以上变压器的需求量为7000万千伏安左右,这样该类产品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目前,保定和衡阳变压器厂正在与外方商谈合资。

二、通过与外商合资,我国机械产品的水平和档次确实提高了一大步,但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研究能力却呈萎缩趋势。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合资企业普遍没有研究开发机构,还有的合资企业的合同条款没有外方滚动转让技术的规定。不少外国公司不允许合资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只是把国外的产品拿过来生产,合资企业实际成了外国公司的生产车间。而且外商拿来的产品又不都是最先进的。长此下去,机械工业在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将越来越严重,结果只能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

三、由于外商投资基本上集中在一些热门产品,往往是一种产品几个外国公司同时与有关厂合资,结果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的技术规范、产品标准各不相同,形成技术上的“七国八制”,使机械工业原有的优势和格局受到严重挑战,为结构调整和推行专业化增加了新的障碍。

四、一部分产品的市场已经基本被迅速发展的合资企业所占领,有的合资企业已经达到或接近垄断地位,不仅使原有国有企业处境更为困难,而且有可能影响我国工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兴办合资企业的目标主要是抢占我国内市场,合资企业发展越快,生产规模越大,对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就越大,其结果可能是合资一个企业,挤跨一个行业。目前有些机械产品基本上已经全行业合资,市场主要由外商控制和瓜分,自主工业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多了。

五、对合资企业的管理上有“重生轻养”、“重批轻管”的现象,以致使合资企业游离在行业管理之外,既不利于行业的统筹协调,也不利于合资企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在目前合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对机械工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今天,依法加强对合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此外,在外资投向上也很不平衡。从行业看,目前主要集中在电工、工程机械和石化通用机械,这几个行业约占外商投资金额的60%,而仪表、重型矿山、机床工具、基础件等四个行业却不到20%。从地区看,上海、山东、广东、江苏、河北、辽宁等沿海省市集中了外商投资的75%以上,而西北、西南地区只占不到10%。

四、积极引导,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开创利用外资的新局面,是发展和振兴机械工业重要和不可缺少的补充。利用外资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通过合资,既要做到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又要避免被跨国公司垄断市场;既要借助国外力量改造国有企业,又不能完全受外国公司控制;既要利用外力发展自己,又不能造成对外国公司的过份依赖。为此,必须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这样才能使利用外资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们手里,真正做到利用外资而避免被外资所利用。

一、进一步明确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机械工业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目的是要发挥我们市场、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和技术,在产品水平、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方面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促进机械工业的发展和振兴。从这个总目的出发,利用外资的主动权必须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如果在指导思想上不明确、不坚定,为合资而合资,或者在利用外资上搞盲目攀比,甚至简单地把兴办合资企业的数量作为衡量开放不开放的标志,那就可能出问题,以致走偏方向,达不到利用外资的目的,反而被外资所利用。

必须明确,利用外资是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的有益补,充但不是主体,兴办合资企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利用外资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模和结构,要与国民经济发展、国内配套能力、消化吸收本领相适应。在研究吸收和利用外资中既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得失又要考虑行业、国家的利益,如果只是个别企业一时得利,而整个行业以致国家利益反而受损的话,那就违背了我们利用外资的总目的。

目前,资金短缺制约机械工业振兴、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不少地方和企业为了增强本地、本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纷纷从合资中去找出路。应该说,只要思想明确,把握得当,这无疑是一种途径。但现在的问题是把合资绝对化了,在指导思想上把利用外资当作求发展的唯一措施。以致出现为了搞成合资,兄弟厂之间竞相压价,给外商以可乘之机,甚至不惜降格以求,牺牲国家利益的现象。有些企业,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也争着去合资,结果把现成的市场和盈利白白送给了别人。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而不能把利用外资当作发展机械工业的唯一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选择,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二、搞好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的统筹规划,更好地为机械工业的振兴服务。为了使利用外资更好地和机械工业发展的总目标密切结合起来,把利用外资更好地纳入机械工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去,必须改变在利用外资上零打碎敲、各自为战的现象。要根据机械工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振兴纲要的要求,决定外资的取舍和投向,要把外资引导到重点发展领域、老企业改造和扩大出口上来。

三、要理直气壮地维护中方的合法权益。这里着重强调三点:一是要十分重视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作价。所谓无形资产就是指由企业控制的,对生产经营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一切经济资源,包括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服务标记以及工艺配方、技术诀窍、营销策略、管理方法等生产经营中的一切软件和秘诀,也包括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资信度等等。这些恰恰是目前最容易忽视和流失的国有资产。二是要统筹安排中方母厂和合资厂的利益。衡量利用外资、兴办合资企业的效果好不好,不能只看合资企业本身,而要从合资厂和母厂的综合效益来考虑。为此,从一开始研究合资时就要十分重视对母厂的统筹安排问题。三是要注意掌握合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合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主要反映在设备采购权、原材料进口权和产品销售权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正是最容易造成合资企业利润流失的环节。为了保护中方合法权益,对合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凡是由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必须牢牢掌握这方面的主动权。凡中方参股但不控股的合资企业也要有一定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对外方作为投资的设备一定要进行严格商检,对需要进口的设备要采取国际招标的办法,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以及产品的出口实行严格的价格控制。

四是要依法加强对合资企业的监督管理。根据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规定,中国合营者的政府部门就是合营企业的主管部门,对合营企业负指导、帮助和监督的责任。因此,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把这个任务担当起来。管什么?主要是管合资方案的落实,管合同条款的贯彻。例如不少企业在合同中规定了外方资金到位时限及产品出口的比例和期限,或者外方承担了产品的返销份额,过去往往到期后达不到原定目标,对此却无人过问。也有的合同中有外方滚动转让技术的条款,但实际没有落实,也没有人管。这些正是应该加强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标签:;  ;  

总结经验,加强引导,提高机械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国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_机械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