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下,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其正处于不断进步阶段。 BIM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建筑信息为依据、以三维模型为形态,能较好反映出工程整体结构和细节部分,是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信息模型,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更好控制成本,从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意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式,它主要是由建筑工程多项内容组合而成。BIM作为建筑学重要技术、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建筑项目整个过程的一种展现,即对项目操作流程和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建立数字信息模式,使传统图纸平面形式演变为立体、多角度的效果图。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达到高效的管理效果,而且还能对工程造价失控现象、其他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1 BIM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造价模式和市场发展出现偏离。
改革前我国实施计划经济制度,全部经济活动均需要通过我国统一管理,改革后,我国经济政策采用宏观调控理念,且管理模式多数为动静结合的形式,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市场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使其无法和时代发展需求相一致,进而严重阻碍造价行业、造价水平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经常受到产地的限制,因此材料的采购需要结合施工场地进行,但是通过对我国建筑市场的相关调查发现,企业并未真正掌握市场实际情况,直接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使其造价报告的科学性较低,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2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多种专业知识和操作方法,对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许多造价管理人员并不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当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时,并没有较好分析整体工程结构以及一部分隐性环节,致使最终计算出的工程造价并不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工程造价一般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管理,而许多造价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好的操作技术,对一些专业数据不具备较好的认知能力,所以在工程造价计算过程中会出现漏算或者多算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最终给建筑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利。
1.3 计价方式不统一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并没有制定统一的工程造价计算方式,所以在工程造价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计价方式,当某个地区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另一个地区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就会沿用以前的造价计算方式,致使最终计算出的工程造价存在较大误差,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最终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整体成本。
1.4数据共享受到严重阻碍。
在建筑工程中,因为建筑数据信息是由多个部门组合而成,且同时具有周期长等特征,只有科学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投资和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环节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归档时,无论是纸质文件,还是电子文件均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很难对信息进行短时间的查询,所以,企业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BIM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方法
2.1 工程设计环节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设计阶段作为主要组成部门,其直接关系到后期造价控制的顺利开展。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通常是选择限额设计方式进行管理,即利用项目可行性的分析报告,将其投资估算合理规划与方案设计中,实现投资支出、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在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后,应对其开展图纸审查以及设计交底等相关工作,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时将水电和土建等项目分割进行,但该种方式会加大图纸审查难度,将BIM技术应用其中,促使设计单位和业主等积极参与项目设计中,并多角度审查施工图纸,及时发现不合理等问题,避免后期施工图纸的更改。
2.2 工程投资环节
工程投资决定了工程的建设效果及进度,也影响着工程整体质量及安全性,所以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资金对工程的顺利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工作人员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时,必须注重资金的合理性,工作人员可利用 BIM 技术进行投资模拟,通过相关工程数据计算出工程所需资金,确保工程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而且具有较好的质量,从而更好进行投资决策。由于BIM 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效果,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利用 BIM 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对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完善BIM 三维模型,对整体工程量进行合理统计,并根据各材料单价计算出工程所需资金,从而确保工程造价具合理性和全面性。
2.3 工程施工环节
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到多种内容,所以当工作人员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必须注重全面性和细节性,主要对工程量变更、资金实际使用、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造价管理,从而确保工程造价满足实际施工情况。许多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工程取消或者工程变更行为时,为了更好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一般不会像建筑企业告知,致使建筑企业施工成本不断增加,减少建筑企业实际效益,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利用 BIM 三维模型对实际工程量进行合理统计,并对工程变化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促进工程造价更新与实际工程变更同步进行,从而对工程造价进行实时监控,防止施工企业出现不规范行为。建筑企业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2.4验收环节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除了可以用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之外,还能对工程项目的验收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在BIM模式中,其信息含量相对较大,且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不仅能降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出现验收问题,而且BIM技术可应用于工程资料的结算工作,使其结算资料具有完整性的特点,从而促进工程顺利竣工,并对工程验收工作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3 结束语
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软件还未实现统一的管理目的,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各种问题。由于 BIM 技术还不够完善,其整体应用价值并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更好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真正掌握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重点的作用,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将BIM技术合理应用于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等,实现工程造价的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促使BIM技术真正发挥自身价值,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学才.BIM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2014,(18):97-99.
[2]李函霖.论 BIM 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1):87-89.
[3]熊杰超.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5(27):224-225.
论文作者:卢圣群,郭丽敏,杨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造价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