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碳经济背景的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论文_张涛

浅析低碳经济背景的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论文_张涛

张 涛

(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 要】目前,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量,使全球气候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在城市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有所增加;我国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采用低碳的建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缓解我国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温室气体; 低碳城市建设

近些年,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在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总面积占据了地球的百分之一,对能源的消耗量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大城市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要想调整全球的气候问题,就必须从大城市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广“低碳”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解决气候问题的目标。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但是这种建设方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城市正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城市都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地,也应当成为发展低碳建设的主阵地。从我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直至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已经从一千七百多万人增长到了六千二百万人,在这个阶段内,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由百分之十上涨到了百分之四十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有四亿多农村人口转向了城市。到2050年为止,我国城市化的现象将变得更加严重,最高可能超过百分之七十左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也没有达到如此快的速度。

二、我国低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能源的消费过高

目前,在我国的统计系统中,所有有关能源的数据中,都没有对城市层级进行统计的相关数据。不论在哪个地区,城市都是主要耗能集中地,我们在对城市能源进行分析时,可以考虑使用全国的能源数据作为参考,这将会对城市能源数据分析产生一定的帮助。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能源消费过程中,出现了消费不合理的情况,在所有能源中,煤炭的消费占最重的比例,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煤炭的消费比重就占百分之七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能源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煤炭仍旧占百分之六十八。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其他一些新型能源发展速度过慢,这给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与低碳城市的规划不相符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工作还是刚刚起步,就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城市规划理念而言,并不能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完成的目标,其中的差距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居住区所占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在设计居民小区时,都会将其设置成封闭型,从而把公共交通阻挡在居民区外,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这样无形中就鼓励私家车出行,使城市交通变得拥堵,特别是增加了城市能耗量并且增加了尾气的排放。第二,城市用地过于单一,在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对于混合型用地考虑较少,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逐渐减少,造成城市中钟摆交通的情况,也增大了城市交通拥堵,使交通的能耗量有所增长。第三,郊区在开发时,密度较低,在城市的郊区部分,底价相对较低,所以郊区的开发力度也比较弱,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出现密度非常低的别墅型住宅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为了考虑交通的经济性,一般在城市郊区公共交通网络比较少,这就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必须使用私家车的问题。

三、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第一,要对一些高碳产业进行管理,尽量保持其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要将交通、化工、建材、钢铁等一些高碳的产业逐渐规划为链条产业,要将一些已经在产业链上的产业“低碳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建筑、化工、石化等一些耗能较高的行业作为实践的试点,在其中引入低碳技术,并且对其进行改造,使这些领域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我们除了要对高碳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外,还应当将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使产品、产业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扩展。在产业链的前端从知识产权入手,在产业链的后端从品牌的销售入手。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迈进。

(二)不断开发新能源

我国的现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飞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大。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要想使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有所降低,减少我国国内碳排放量总值,就应当在城市中大力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而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则是转变能源结构,不能将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结构,而是应当增加核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率,改变总体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随着我国从高碳模式向着低碳模式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的能源结构在短期之内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个转变的时期内就需要我们通过绿化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在城市中,可以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这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可以显著的封存和吸收城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在城市中规划大量的绿化带和绿地。除此之外,在城市中楼顶的利用率很低,可以将楼顶开辟出来并且种植绿地,这样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的面积,优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节省了绿地所占的城市用地,使城市的碳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楼顶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大量的将楼顶开发成“空中绿地”那么不仅可以给建筑物保温,而且可以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使城市的热岛效应有所降低,而且美化了城市建设。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未来我国还将不断改进我国的能源结构,提高绿化水平,调整空间布局,使我国真正走向一条低碳城市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书铭. 城市低碳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杨阳.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园林水景营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胡伟. 天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4]张宇飞,钱俊杰,郑汝楠. 城市特色功能定位视角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2,03:185-187+193.

[5]陈希娟,孙思栋. 新时期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 财经政法资讯,2014,02:37-49.

[6]胡维佳.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论文作者:张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浅析低碳经济背景的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论文_张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