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论文_杜振文

加强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论文_杜振文

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水利工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材料的检测以及控制,材料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材料的检测控制力度,保证材料的质量。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与探讨,在阐述水利工程现场常用建筑材料基本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为如何实现材料质量控制措施的完善落实提出了具体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常用建筑材料;检测与控制;对策

一、基于水利工程下建筑材料检测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与基本要求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設的物质基础,离开建筑材料,即使有再高超的设计者、再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都是纸上谈兵。对于水利工程业同样如此,要求要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性能满足实际应用之需,并兼顾经济合理性。而为了满足建筑工程对材料所提出的要求,就离不开建筑材料检测与控制工作的支撑,通过相应检测技术手段与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能够为规避水利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并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奠定基础。而在实际践行中,由于水利工程同样需要运用多种不同建筑材料,因此,这就意味着对于材料质量所提出的具体质量性能要求也是不同的。建筑材料大体上分为直接进场使用与二次加工后使用两种形式,在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进场前材料保管、进场检测以及施工现场二次加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

(一)确定检测试验项目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涉及内容多的系统工程,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非常复杂,品种也比较多,在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需要进行检测。具体的检测试验项目要根据当地建设、行业以及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不能随意进行检测,这样不仅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检测时间的不必要浪费。例如,在检测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的时候,需要按批次进行检测,对其细度、凝结时间、强度以及安定性进行检验。

(二)取样试样

在确定检测试验项目之后,相关检测人员就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取样,取样要具有代表性。在对一批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要随机抽取不同部位的材料,并且要严格按照规定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如果建筑材料是钢材等,而需要按照严格要求从规定的部位进行截取。总而言之,不僅要保证取样数量符合规定要求,取样的方法和部位也必须要按照规定执行。试验结构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样品的数量,如果取样部位出现偏差或者取样数量过少,都可能会增大试验的误差,甚至还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取样方法不正确、取样数量不够、取样不具有代表性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环境湿度与温度

建筑材料达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其中湿度和温度就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相关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要按照严格规定,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检测,做好对材料的养护工作,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定,才能保证试验结构有着较强的可比性。例如一些防水材料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性能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敏感性非常高,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检测的室温控制在23℃左右,误差保持在±2℃,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检测人员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这是影响检测结果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

(四)试验误差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检测人员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而造成试验结果误差较大,这是一种人为的误差,应当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比如,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的时候,一些检测人员经常只试验到钢筋出现颈缩状态就停止,而没有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样必然会导致试验结果出现误差。针对这种人为的误差,检测人员要加以重视,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降低误差造成的影响。

(五)处理数据

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原因,即使在同一组试件中,得到的试验数据都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相关标准文件中明确规定,可以对一些材料试验数据进行取舍。例如,对水泥胶砂强度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数值超出了平均值的±106范围就应当被剔除,然后将剩下的两个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强度测量结果。检测人员需要对此加以重视,熟念掌握有关的检测规定,及时剔除一些不合理的数据,以此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水利工程现场常用建筑材料检测与控制对策

(一)水利工程现场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方法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材料,在实际落实材料检测工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检测技术方法为:一是书面检测,即针对建筑材料是否具备质量合格报告证书等书面材料进行检查;二是外观检测,即针对材料的外形、种类以及规格等一切外表特征进行检测,同时可借助简单工具的使用,进而实现对材料是否符合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判断帅选;三是理化检测,即需要借助相应的检测仪器与设备,并按照抽样检测的方式,实现对材料成分性能等的分析检测;四是无损检测,需要以X射线、超声波等仪器的运用,确保在不对材料造成任何损坏的基础上来实现对材料性能等的有效检测。

(二)水利工程现场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对策

1.针对材料采购、进场以及使用严格把关质量

在实际践行中,则要求相应的施工单位能够出具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同时还包括材料样品检测报告以及出厂试验报告等,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施工现场常用材料的半成品质量落实严格的检验工作,借助检测实验室的建立来实现对材料的抽样检测,同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并递交审核,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与性能等各方面满足实际要求;对于工程监理方而言,则需要基于监理合同要求下,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并要求施工单位给予全力配合。在使用材料之前,要求提前至少14天向监理部门递交申请报告,在经过批准后才能够将材料运用于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所有材料质量进行负责,当施工中出现不合格的材料,要求要及时将材料进行替换处理,并按照合同要求承担相应损失;当因施工单位自身问题导致施工材料检测与控制工作延误,进而影响到了正常施工进度,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

2.规范落实质量验收与现场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求要针对进场材料,实现相应检测工作的规范落实,借助相应检测方法来进行材料的抽样检测,在确保材料质量与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以此来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为规避工程质量与安全隐患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则需要提高对现场材料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来落实质量检测验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材料的各项证书等进行检查与核对,在确保材料合格后方可进入到规定的存储地点,并要落实核对与记录工作;针对现场材料二次加工工作的开展,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确保材料质量与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针对不合格材料,必须及时撤出施工现场,而针对替代材料的进场与使用,同样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按照相应的检测控制与审批程序来实现该项工作的规范落实,为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奠定基础。

3.提高对材料运输与存储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水利工程现场常用的一些建筑材料,需要确保在存储的过程中,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堆放,避免材料混合或是受到污染与锈蚀等。一般而言,针对水泥等材料的运输,需要做好密封措施,以避免在运输途中受到污染;针对预制混凝土的运输,要避免受到磕碰,需要在装卸的过程中轻拿轻放,并避免受到油污的污染,同时做好提示与监管工作。针对钢筋类材料需要入库存储,当不具备仓库这一条件时,需要对底部进行垫高处理并做好遮盖措施,避免阳光直射或是雨水的进入;针对水泥、粗细骨料等,在进行存储的过程红,需要确保存储地点具备良好排水设施,并要做好分开堆放存储工作,避免材料受到污染或损坏,同时要留好一定的运输途径,以满足实际运输使用之需。

四、结束语

综上,对于水利工程现场常用的建筑材料,要求要实现材料检测与控制措施的完善落实,以严把材料质量与性能关,为提升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并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奠定基础,以此来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在实际进行中,则需要在明确建筑材料检测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从材料采购、进场、使用、存储、运输等多方面来落实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并规范落实材料质量验收与现场管理工作,为全方位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德祥.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措施探讨[J].珠江水运,2015,(06).

[2]连丽峰.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

[3]刘忠德.浅谈水利工程现场常用建筑材料检测与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6,(S1).

[4]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22-24.

论文作者:杜振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加强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论文_杜振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