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杨俊论文_杨俊

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杨俊论文_杨俊

摘要:高速公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连通经济区域的重要枢纽,一旦高速公路路面出现问题,会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严重情况下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选取,从而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流程

1.1施工准备

1)施工放样。在铺筑宽度两边标划出路面设计标高墨线,墨线高出路面面层设计标高10cm;对调控点、弯坡点等特殊点作出明显的标识,下面层、中面层采用每台摊铺机走双基准线中间加滑杆的方式控制纵、横坡度,以确保平整度。

2)基层处理。沥青混凝土面层是铺筑在刚性的基层之上,基层的强度、平整度、弯沉的大小,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2拌和

按照已批准的试验段施工中调试的配合比在试验室监控下分级、分口上料,准确计量,均匀拌和沥青混合料,严格控制原材料加热温度。沥青采用导热油提前一天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60℃,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高10℃~2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50℃~160℃。每锅搅拌时间为40~50s,其中干拌时间5~10s,湿拌40~45s,在每天摊铺前提前拌料,保证摊铺前储备成品沥青混合料不少于300t,沥青拌和站储料180t,另外150t为30台运料车上所装,并对运料车内储存的沥青混合料加盖保温篷布进行保温。

1.3运输

在运输前清理车厢,做到车厢平整、洁净,并涂刷1:3柴油、水混合液,控制行车时间,保证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不低于150℃,对于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及时通知拌和站调整温度,在正式施工前,要选择2~3条运料行走路线进行比选,以时间最短、干扰最少者为优选路线。

1.4摊铺

路面单幅宽10.75m,故可采用1台摊铺机(ABG-TITAN-423型,最大铺宽度12m)全幅铺筑,可保证准确的横坡;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彻底的清理、清扫。然后按试验段初定的虚铺系数控制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厚度,按照虚铺厚度调整好摊铺机,可在熨平板下加置与虚铺厚度等厚的不易变形耐压的木质垫板,并使摊铺机熨平板加振,其振动频率大小应根据机械性能在试铺时确定。

1.5碾压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取决于碾压温度和压实方法,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碾压,在终压前消除全部轮迹,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立即停止作业,以免过振。碾压的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采用双筒钢轮压路机(可静压或振压)和光轮压路机进行,由现场专人测试温度人员指挥控制碾压时间和地点。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企业应该对于涉及到施工材料的检测关、采购关、使用关以及运输关等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控制与管理,全面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于施工材料采购人员的优选以及培训,提高他们施工材料的优选以及质量鉴别水平,加强他们的施工材料采购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采购专业知识,尽量避免出现吃回扣以及有奖销售的问题。其次,采购人员还应该对于施工材料的价格、质量、采购渠道、供货能力以及供货企业等信息进行全方面的掌握,努力实现降低材料成本降低以及材料质量提高的双重效益。最后,在施工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该对于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创造良好的施工材料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场地,严格按照施工计划以及施工进度质量要求进行施工材料的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控制方式,摊铺中下面层宜采用两侧基准线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表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找平法或红外线找平法和激光找平的厚度控制方式若基准线采用钢丝绳,钢丝绳必须拉紧,铁桩要垂直且稳固,确保基准线处于平顺和无折点状态。摊铺机要始终在找平仪的控制下工作,并且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在供料速度和保持连续摊铺的情况下,调整合适的摊铺速度,保证摊铺机质量。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均匀转动,两侧应保持不少于2/3送料器高度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现象。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必须走直线,若走S形线,因两侧走平仪摆动杆的摆动误差将产生横坡度的突变,势必影响路面平整度。

2.3路面工艺的控制

在基层的养护期过后,马上清扫进行喷洒底油。底油要和面层采用的乳化沥青种类、标号相同。喷洒过程不能在表面形成油膜,待其具有一定渗透深度及水分蒸发后,及时进行铺筑沥青路面并禁行车辆。通过钻孔、挖掘基层确认渗入深度,渗入深度不能小于5cm。沥青路面施工前,要重点对标高进行测量,如有表面松散,采用沥青砼补充夯实。确保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和面层的铺筑要求。

在沥青路面的铺筑前14天,施工方在监理批准的现场,配置全部机械和各种沥青混凝土,按照路面的施工规范试铺一段100米的试验段。确定正式铺筑的合理数据,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拌合、摊铺、压实的设备效率,总结经验指导后续路面的铺筑。比如机械种类数量的配置、拌合温度、数量、上料速度、摊铺的速度和温度、碾压遍数、速度。确定松铺系数及接缝方法、验证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各种材料的质量检测、管理工作链中人员的联系方式等。施工过程中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对拌和站所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每盘都要检查,目测混合料拌合是否均匀,有无花白料,木质素纤维的投放量是否合适,油石比是否合理,集料与混合料有没有离析现象。每半小时检查集料的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每次出料取样抽提,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每天成型一组马歇尔试件,测定各项体积指标和力学指标,并计算合格率和偏差系数。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重点是集料的级配问题和油温的问题。规格集料、矿粉、沥青必须按标准比例配料,油温控制在160~170℃之间,矿料加热温度在170~180℃之间,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在150~165℃之间。沥青混凝土碾压时的温度要控制好,温度过高会产生裂缝和推移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和平整度;温度过低混合料压实不易充分,它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压实方法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初压时采用10~12t双驱双振压路机,错轮1/2振压2遍,后由胶轮压路机复压,最后用10t双驱双振压路机静压收光,每个阶段碾压的温度控制在初压120度,复压110度,终压105度。

2.4裂缝的防治

2.4.1路面基层裂缝的控制

选择收缩性小的水泥稳定类结构做基层,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泥类稳定材料产生裂缝的机理。它产生收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温缩和干缩,而这两者又与材料的含水量和塑性指标有关,选择材料时要对材料的塑性指标进行试验,材料的塑性指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方可采购;在施工中可通过采用缓凝减水剂等方法,尽量使水泥类稳定材料达到最佳含水量,保证少出或不出裂缝。

2.4.2路面面层裂缝的防治

沥青路面非荷载裂缝是低温和疲劳裂缝总和,它与沥青的品质有关,主要是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针入度,国内外多项试验表明,针入度指标越高,温度敏感性越低,高粘度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较低,在选择路面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因为裂缝出现后,雨水就会沿裂缝下渗,浸蚀下面的结构层,降低它的强度,从而出现严重的路面损坏。

3、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从各个方面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高速公路高速和优异的服务能力,为人们出行和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从征.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江西建材,2015(11).

论文作者:杨俊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杨俊论文_杨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