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潜在需求决定与供给缺口效应的实证研究_货币需求论文

我国货币潜在需求决定与供给缺口效应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口论文,货币论文,效应论文,需求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在现代信用经济运行中,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物价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等)与此密切相关。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利率未实现自由化,股票、债券融资的规模较小,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有其特殊的一面。研究我国货币潜在需求决定函数,对我国货币潜在需求与货币供给进行比较,进而实证考察我国的货币供给缺口效应,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对我国1981-1997年间的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2 货币潜在需求决定

在利率没有市场化之前,特别在还未建立短期国债市场而缺少市场收益基准的情况下,对货币需求MD进行数量分析,剑桥方程式(MD=K·P·Y)比现代货币理论(MD=([B],[E],,,,))更为有效[1]。我们在剑桥方程式中引入潜在总产出[*]、潜在货币持有系数[*]与预期物价水平[e]来决定潜在货币需求MD[*]的函数:

MD[*]=k[*]·P[e]·Y[*]要确定潜在货币需求水平MD[*],须先求得潜在总产出Y[*]、 潜在货币持有系数K[*]与预期物价水平P[e]。

2.1 潜在总产出

实际总产出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 潜在总产出即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总产出水平,采用形式:Y[,t][*]=GDP[,t-1]·(1+g[,t][*])表示,g[*]为实际GDP的潜在增长率。我们对实际GDP增长率g采用Box-Jenkins算法建立ARMA(p,q)模型,取其自回归趋势值来表示潜在的实际GDP增长率g[*]。关于g的ARMA(2,0)模型如下:

g[,t]=0.103715+0.700284g[,t-1]-0.531784g[,t-2]+ε[,t]

(14.2674) (3.2703)

(-2.4890)

Std.err=0.02427, AIC=-74.4208

由上述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得到实际GDP的潜在增长率g[*], 即可确定潜在总产出Y[*]。

2.2 潜在货币持有系数

根据剑桥方程式,货币持有系数K=MD/(P·Y)。MD由货币供给量替代,即可对上式求K。理论上认为货币持有系数在一定时期保持稳定,但我国的情况却不如此,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民的消费结构与生活水平处于较大的变化之中,对货币需求日益增加,引起货币持有系数K呈现上升。为确定潜在货币持有系数K[*],我们再次采用Box-Jenkins算法对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k建立ARMA(p,q)模型,关于k的AR-MA(2,1)模型如下:

k[,t]=0.042604+0.886457k[,t-1]-0.338607k[,t-2]+ε[,t]+0.995524ε[,t-1]

(7.1399)

(2.6088)(-1.2511) (2.1079)

Std.err=0.5886, AIC=-39.2563

取k的自回归趋势值来表示潜在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k[*], 采取形式K[,t][*]=K[,t-1](1+k[,t][*])即可确定潜在货币持有系数。

2.3 预期物价水平

预期物价水平P[e]与预期通货膨胀率π[e]有关, 具体关系可采用形式P[e][,t]=P[,t-1]·(1+π[e][,t]),为确定预期通货膨胀率π[e],引入卢卡斯(Lucas)总供给函数[2]:

π[,t]-π[e][,t]=β·(Y-Y[*])/y[*]实际总产出Y由实际GDP表示,潜在总产出Y[*]采用上面已得到的结果。由于1979年以来价格体制从行政定价管制向市场机制过渡,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也相应地由抑制型向公开型转变,因此, 需要引入关于时间t的体制转型性通货膨胀,一方面表示价格总水平随时间推移加速上涨的趋势被合理地预期到,另一方面揭示同期确实存在价格上涨替代物资短缺来释放通货膨胀压力的状况。据上分析,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预期形成机制,须采用以下形式:

π[e][,t]=α[,1](π[,t]-π[,t-1])α[,2]·t将上述形式引入卢卡斯方程对通货膨胀率π[,t]进行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模型:

π[,t]=0.642·(π[,t]-π[,t-1])+0.936·t-109.887·(Y-Y[*])/Y[*]+ε[,t]

(3.915)(8.638) (-2.120)

R[2]=0.873,

Std.err=4.1869, DW=1.182,

F=29.677

根据上述模型推出预期通货膨胀率具体形式为:π[e][,t]=0.642·(π[,t]-π[,t-1])+0.936·t。

2.4 货币潜在需求

确定潜在总产出Y[*]、潜在货币持有系数K[*]与预期物价水平P[e]之后,我们就可根据上述货币潜在需求决定函数来推出MD[*]了。

3 货币供给缺口及其效应

货币供给量M与货币潜在需求量MD[*]保持一致是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从事后观察,二者存在严重的非一致性。而这种非一致性对宏观经济又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3.1 货币供给缺口

货币供给量与潜在需求量之间的差额形成货币供给缺口。引入指标λ,λ=(M-MD)/MD。若货币供给量大于潜在需求量,则λ>0,此时有一个正的缺口,货币政策是扩张的;反之,则λ<0,有一负的缺口,货币政策是紧缩的;若货币供给量等于潜在需求量,则λ=0,此时没有缺口,货币政策是适中的。缺口指标λ不但能反映缺口的方向,还可显示出缺口的力度,缺口越大,λ值越大。

3.2 供给缺口效应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利用实际总产出Y与潜在总产出Y[*]衡量。 为反映宏观经济偏离正常的程度,引入产出缺口H,H=(Y-Y[*])/Y[*]。货币供给缺口λ与产出缺口H便构成了货币供给缺口效应的测度指标体系,将同期的λ与H进行比较,解析它们的关联, 能够说明货币供给缺口与宏观经济动态的相互关系,反映货币供给缺口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体现

图1给出了1981-1997年间货币供给缺口与产出缺口的具体变动状况(原始数据取自1982~1998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货币供给量取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企业存款之差,物价水平取消消费者物价指数)。货币供给缺口λ的区间为[0.1379,0.1143],均值为0.0054, 标准差为0.0170;产出缺口H的区间为[-0.0570,0.0363],均值为-0.0005, 标准差为0.0050。

对货币供给缺口分析可以看出:(1 )呈现正缺口的年份多于呈现负缺口年份(相差3个年份);(2)正负缺口交替出现,1995年之前更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波动;(3)1981-1991年间缺口较大且波动剧烈,1992-1996年间缺口变小且波动趋稳;(4)1997年开始反常变化,呈现出超过以前所有年份的负缺口。

对货币供给缺口与产出缺口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 )产出缺口也呈周期性波动,且周期长度与货币供给缺口相同;(2 )产出缺口的波动曲线左移一个单位将与货币供给缺口波动曲线同步,即前者本年度变动与后者上一年度变动趋势相同;(3 )货币供给缺口的幅度大于产出缺口的幅度,平均来看,前者是后者的3.5倍左右;(4)产出缺口在1993-1997年间较1984-1992年间变小且波动趋于平稳,与对应时期的货币供给缺口有相同的变化。

图1 货币供给与产出缺口指标体系

4 结论

本文根据剑桥方程式确定货币潜在需求决定函数,采用ARMA模型对潜在总产出与潜在货币持有系数进行估计较为显著,采用Lucas方程通过线性回归对预期物价水平进行估计的相关性较高,因此所确定的货币需求较为准确。

根据历年货币供给缺口可以发现,我国的长期货币政策较为得当,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交替出现,对总产出有较强的宏观效应,如果本期货币供给出现3.5%缺口,则下期产出将出现1%的缺口。尤其在1992-1996年间,货币供给缺口控制极为及时与合理, 对应时期总产出缺口也因此变得很小。但是,由于1997年货币供给缺口的反常,可推断下一年度的总产出会受一定影响,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将有较大偏离。

以控制银行信贷水平为基点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近期的极大偏差表明这一基准将会过时,不能继续有效地刺激以后的经济发展。改变货币需求结构从而通过利率等间接驱动与影响货币供给的方案必须提上日程,货币替代物(如股票、债券)的收益率与额度对在货币需求决定中的作用必须尽快加大。因而笔者认为需要实现以下两点:(1)建立和完善短期国债市场, 形成作为市场收益基准的无风险利率,使股票、债券有一个收益标准;(2 )根本划清证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在地位上的主次与性质上的区别,现代企业必须将证券融资作为筹资和再筹资的基本途径,使以股票、债券等形式引起的货币需求加大并最终占主导地位。

标签:;  ;  ;  ;  ;  ;  ;  

中国货币潜在需求决定与供给缺口效应的实证研究_货币需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