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人格魅力缺失的应对机制论文

论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人格魅力缺失的应对机制论文

论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人格魅力缺失的应对机制

赵跃

(宜宾学院法学院,四川 宜宾)

摘 要: 习总书记寄托新时代青年一代要有担当与理想信念。文章分析高校青年辅导员人格魅力缺失的限制因素,从职业感、归属感、使命感、内心挫折修复力等方面,提出应对治理路径,旨在树立新时期高校青年辅导员人格魅力,积极发挥辅导员工作中主动担当性作为。

关键词: 人格魅力;高校青年辅导员;主动担当;治理路径

青年专职辅导员具备的人格魅力,是保障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无形力。为了确保大学育人的基本保证,文章通过青年辅导员人格魅力缺失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1.3.5 记录手术时长、术中液体出入量和术中发生不良反应如低血压、低血氧、牵拉反射引起的牵拉痛、恶心、呕吐的例数等。

一 树立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人格魅力:应主动担当的时代要求

(一) 思想引领:习近平讲话精神

2013 年召开全国优秀青年代表会议上,习总书记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014 年习总书记与北大师生一起座谈:“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创造历史。”同年教师节习总书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015 年习总书记致贺信:“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2016 年习总书记在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时代赋予我们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青年老师新的要求:一有理想与信念,二有道德与情操,三有学识与学品,四有仁爱与仁义。

(二) 应然状态:新时期辅导员角色所趋

1995 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版》:辅导员是中国高等学校基层政治工作的干部,以学生政治教育为根本任务,进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工作。2004 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即16 号文):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根据党委部署进行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负有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2005 年教育部于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由此得出,高校辅导员工作本质应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其是一项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要求专业化的职业。

3) 根据裂缝形态,从设计、原材料、养护及施工方法等多方面分析,该项目混凝土板裂缝的成因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三) 实然状态:人格魅力助推担当作为工作

历史上曾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教育是教育环节中的基石。青年专职辅导员利用自身年轻优势,更应积攒优秀的人格魅力,注重个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专业学识与能力、教育艺术等方面,具有人格魅力的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易能引起学生行为的共鸣,进而产生一种无形强大的力量,以身示范的影响与带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具备优秀的人格魅力犹如世上一道最灿烂的光芒,有效辐射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感觉到暖洋洋,亦如好的教育管理者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2]

二 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主动担当:人格魅力的消极表现

(一) 职业专业性缺失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产品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作精神,为此,要求作为一名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在敬业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化发展,追求工匠精神需要准确定位辅导员角色,设定高远职业规划目标,追求工作极致,坚韧的内心修复力,进而引领大学生走向卓越式发展。

(二) 职业使命感缺失

从青年辅导员人员组成来看,大部分第一志愿还是想当专业科任教师,由于目前学历限制,退而求其次做辅导员,显然,辅导员一职成了这部分青年辅导员进高校职业规划的替代而已。据一般经验论,这部分辅导员5 年一个周期,基本会通过考博方式如愿转为教师岗位。如此来看,真正视辅导员职业为毕生崇高追求,为之决定奉献一生的人很少[3]

(三) 职业认同感缺失

工作时间无限。辅导员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也无法严格用8 小时来衡量。工作内容泛事务化、工作边界不清晰、工作性质非专职性。日常思想理论教育兼顾日常行政管理,以及第二课堂与承担科学研究项目。职称任务重。许多高校制定的辅导员称职评定标准,不是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引导、评上优秀辅导员就能晋升职称,而是要同时满足课题立项、发表论文、编写著作等相关工作业绩要求。

(四) 职业自我修复力缺失

88 年后出生的青年专职辅导员是3 在父母悉心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尤其是90 年以后青年辅导员与如今大四学生年龄差距小,与其说是教师,不如说是高年级学生更为恰当。由于大多数是本硕一气呵成,直接考进高校从事辅导员。一方面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入职前少有专业、系统的辅导员上岗培训,导致出现学生应急问题,难以有效应对。另一方面由于在学生期间,属于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对未来怀揣美好无线期许,但当入职辅导员,发现工作内容泛事务化、工作边界不清晰、工作性质非专职性,甚至有时候出现无力应对学生突发状况时,很容易进入职业倦怠期,缺乏职业稳定性,难以沉下心来积极主动完成本职工作[4]

加强青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一是学校应形成科教统一的局面,设立辅导员科研工作专项基金,鼓励辅导员将日常学生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一般方法论,形成指导工作手册,有效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做好自身综合素质专项建设工作,保持热忱的心态对待学生工作,积极发挥年轻优势,探索学生管理的个人经验,且根据实务积极探索与时俱进适合大学生管理的创新方法,不断在实践中增加自我成就感与职业的荣誉感。

三 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人格魅力养成

(一) 发挥工匠精神

一是自身由于非思政专业毕业,缺乏主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性、吸引力和针对性,对教育关系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清,进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面对崇尚个性与解放,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的00 后青年大学生,大学思政教育的方法与内容显得不为之所感兴趣。如主流文化与形象遭到00 后大学生质疑,此时缺乏系统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性的青年专职辅导员则为被动与应对无力。三是缺乏管理大学生思想的专业能力。致使难以游刃有余面对大学生应急事件,如情感问题、心理问题及突发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 加强职业认同感

仪器:ZG-0.01型中频真空电磁感应炉,由锦州市冶金技术研究所生产;1650 ℃高温箱式炉,由洛阳纳维特炉业公司生产;PW3040-X’Pert Pro XRD仪,荷兰Panalytical公司生产.

(三) 强化职业专业度

关键是划清专职辅导员的工作界限。守住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指导青年专职辅导员上岗前需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从工作理念上破壁,转变单纯老师口头灌输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模式[5],转变老师思想先入为快为当代00 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进而实现辅导员队伍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体系的话语权,切实保障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与有效性。

山水集团违约事件,也暴露出多市场融资产生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巨量的债券融资工具,又在商业银行大举举债。一旦资金流紧张,虽然商业银行贷款可以展期、续作以免企业金融风险集中暴露,但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往往因提前赎回条款、发行新债条件增加等限制,风险突发性、集中性较强,进而可能引发银行债权的连锁反映。为促进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共同发展,加强对债券风险和信贷市场风险相互传染问题的研究,及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十分必要。

(四) 提高内心修复力

建议一是要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强化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以公平进取的团队氛围激励辅导员的生涯发展力,以和谐温馨的组织关怀保持辅导员的幸福依靠感,以多角度的帮扶激励提高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二是要逐渐将视角从关注其遇到的压力、挫折与逆境转向其职业生涯的复原力恢复及发展情况。

四 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好辅导员要有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创新的工匠精神,以树立高远职业规划为目标,以培养新时代中国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己任,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致,培养坚韧的内心修复力,以身示范带领大学生走向卓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专业化、职业化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培训路径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8(05):68-71.

[2] 饶先发,夏侯照,郭诚君.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规划探究——基于工匠精神视角[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6):25-27.

[3] 王兴彤,许扬.信息时代高校深度辅导工作的新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8(8):41-43.

[4] 崔海霞,孙钟玲.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调整看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9):75-76.

[5] 代海兵,文燕.浅谈民族地区新入职青年兼职辅导员的成长[J].教育现代化,2018,5(36):143-144.

本文引用格式: 赵跃.论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人格魅力缺失的应对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9,6(58):98-9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8.046

标签:;  ;  ;  ;  ;  

论高校青年专职辅导员人格魅力缺失的应对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