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_秦湘莲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_秦湘莲

摘要:交流和沟通离不开倾听,“听”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教育离不开交流同样也离不开倾听。在教育界中“倾听”要比“听课”更好,提倡倾听可更好的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学习他学生经验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拥有出色的倾听能力,学生才能学好数学,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本文以“倾听”能力培养为主题重点探讨小学生低段数学课堂的习惯养成。

关键词:倾听能力;低段数学教学;倾听习惯;小学低段数学

引言:从外界获取知识要懂得善于倾听,正确、高效的倾听能充实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听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倾听能力的提升对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意义重大。在小学数学低段课堂上要求学生倾听要做到“听的准,理解快,记得清”,教师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要及时分析不愿意倾听的学生的具体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传授倾听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倾听能力的策略已经完善,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教师以身作则,“倾听”学生观点和想法

倾听的主体不单单是学生,教师是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重点去倾听两个方面的内容:问话和回答。首先,在课堂上认真对待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无论对错都应加评论和指导,切记不可“心不在焉”,或者是心急去评论。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特立独行,个性化发言较多,要求教师能听懂和听清学生观点。督促学生“倾听”他学生意见。

例如在笔者小学数学看图写算式的课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题目是“看苹果树列算式计算苹果数量”,多数学生都是4+5+6=11,但是有个学生的答案却与众不同——4+1+1=6,他的想法是这样的,“第一个图画上有4个苹果,再加上1个就是第二个图片的苹果数量,第二个图片再加上1个就是第三个图片苹果数量”,笔者不禁对小学生的脑洞想法感到惊奇,这时候笔者对孩子说“老师很佩服,能看出这几幅图片的关系,大家以后都要像他一样多想多看”。这个案例是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孩子的观点,深入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想法。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能其中想法是错误的,但是通过不断的倾听和评判,就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总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还要提高自己倾听能力,这是一个出色倾听者的必要素质

二、教师正确示范,教会学生“倾听”技巧

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倾听技巧和手段。“听”也是一门艺术,学生既要认真听,又能听清、听懂。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教会孩子如何去倾听,倾听的重点在哪里,倾听后该如何来做等等,潜移默化的去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只有教师自己正确把握倾听,学生才能在不断模仿中学会倾听。教师在教给学生倾听技巧上主要是从动作、表情、语言等等几个方面入手。

例如上课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听课的时候要认真,教师说话的时候应静下来倾听,如果存在疑问或者是问题,要等到别学生发言后在表达自己想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多手段结合,训练学生倾听能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和沟通关系,让学生掌握倾听的技巧,有了这样的基础条件后,教师应积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概括归纳来说,笔者常用的几个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1.利用听算来吸引学生倾听的注意力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是计算的学习,通过听算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只有听的准才能得出正确结果。首先是要听清楚题目,其次是听出重点。

例如在听算法训练课程上,要学生计算20以内的加减和混算,先让学生掌握计算的规范,依据法则得出答案。前期应该放慢速度,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为了提高学生注意力,可以尝试让小学生自己做“老师”,如让一个孩子或是轮流来出题,对孩子来说能当一把“老师”有足够的吸引力。对于一些注意力很难集中,或者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边听边写,放慢解题速度,通过不断培养最终像其他孩子一样听算就能得出答案。笔者经过实践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听算练习,学生口算水平可以达到100%的正确水平。

2.利用错误信息提高学生倾听判断能力

利用错误信息能有效锻炼学生倾听判断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错误信息,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发现错误,并且解决错误,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退位法则的课程上,“两位数减一位数”,题目是算式12-6,该如何来解决不够减的情况呢?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言“老师,为什么不可以倒着减呢”从计算法则上来说肯定是错误的,但笔者不能直接就说是错误的,应让学生针对这种想法去讨论:12-6,6-2=4,10-4=6.通过对错误信息的讨论,不断倾听他学生的思路,最终学生掌握了退位减法,还掌握了其他的思路。

3.适当激励学生,恰当多样的评价

数学课堂需要不断的“互动”,这是倾听教学的前提。对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尤其是有个性和创新、大胆的言论给与正面评价和鼓励,也可以加以复述和讨论,如“某某同学讲的非常好,思路很独特,谁能再将其方法说一遍吗”“他说的很好,你觉得这种想法有问题吗”,这种方式能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又能加强学生沟通能力,有利于倾听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上评价是多样化的:学生相互评价、是师生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以及小组互动的模式来评价等等,在评价中教师不要吝啬赞扬,采用肢体语言、眼神、语言以及实物奖励等手段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主动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倾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学会倾听对小学低段数学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学生要学会倾听,教师也要主动倾听学生观点和想法,不断强化倾听能力,相互倾听相互进步,让学生不断倾听中学好数学,教师在倾听中把握学生心理和思维,从而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彩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0):169.

[2]张建广.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8(21):100-101.

[3]陈艳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倾听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4]徐厚英.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47-48.

论文作者:秦湘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_秦湘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