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必须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新趋势_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必须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新趋势_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必须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始于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面对新课改和新教材的实施,在新与旧交替的过渡阶段,教材虽是旧的,但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应是新的.我们提倡大胆尝试探索,为新教材的实施做好理论上、心理上和操作上的充分准备.笔者认为,处于旧教材、旧的评价体系和新的教育理念中的数学教学,应体现“九化”.

一、教学引入——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同时,生活需要数学,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要用数学去实现、去解决.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应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现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初一数学“同类项”第一节课时,可设计以下教学引入:

师:上星期天,小牛等初一年级五位同学结伴到金沙江边游玩,吃早餐时,大家推举小牛负责购买早餐,根据各位同学的需求,小牛对服务员一口气说明了以下需要:“我们要的早餐是:小牛一碗米线,一根油条;小红一碗豆浆,一个包子,两根油条;小宾一碗米线,一个包子;小叶一碗豆浆,两个油条,一个包子;小龙一碗米线.”

服务员听后,感到很茫然,只好请小牛再说一遍!

同学们,小牛应该怎样说才能让人明白?请你帮帮小牛想想办法.

从以上例子看出,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注意积累素材,大胆进行课堂尝试,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定能被激发,一定能够让学生树立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数学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设计——个性化

在新课程中,教科书不是“圣经”,而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完全有权利对教科书做出“剪裁”,使之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完全有责任对课程编制的科学性提出质疑甚至批判.教学不仅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准确地传授课程内容的过程,而且是以教科书为文本和载体,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科书做出适当“剪裁”,如内容、体系等,二是教学要融入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可以展示为:①是整式方程,②只含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④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这样的教学,学生方便记忆、理解深刻、学习兴趣浓、学习效率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任何教材都总是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教材的“缺憾”“空白”“拓展”都要靠我们教师去填补和开发,这也为教师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三、教学过程——活动化

前苏联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活动教学的主要内涵,是把儿童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主张儿童在主动活动中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是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究、改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如户外活动、制作活动、利用实物探索数量和图形的意义的活动、调查活动、应用活动、综合知识的活动、探究活动、提出新问题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动态的活动中发现和接受新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知识,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实质,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与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获得终身受益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数学不是只靠老师教的,能力也不是教师单方面所造就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在参与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指导者与促进者,而学生则应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四、教学小结——学生化

课堂小结是教学基本环节之一,处理得当是“画龙点睛”.课堂小结,应促进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应将小结交由学生自己完成,首先,要留时间给学生自我概括总结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这节课(1)你学到了什么?(2)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有什么问题?(4)你还想知道什么?等,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其次,教师做适当的引伸与提高.最终让学生真正的带着收获、带着自信、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

五、教学板书——新颖化

教学板书设计的目的,一是引起学生注意.课堂45分钟时间,并不是每个学生时时都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因此,教学板书就有必要让注意力偶不集中的学生返回课堂时,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能有个提醒.二是方便学生记忆和运用.教学板书,如果缺少新意,按教材原样照印,既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又不能予学生记忆和运用方便.因此,教学板书,至少要以一种新的形式面见学生,以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给学生提供切实帮助.

六、教学形式——多样化

数学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教学转向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情景学习、开放式学习、活动学习、探究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技能操作学习、交往学习、体验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数学调查和数学专题研究等,使学生在更广泛的空间去体验数学的乐趣,发掘数学育人功能,通过更多的渠道去获取信息,通过与家庭、社会的充分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教学目的——应用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看到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并不是空洞无用的东西,而是和我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联系的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应用又可以反过来检验学生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三,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使学生明确感受到数学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动因——过程——归宿,从而形成对数学比较完整的认识.

八、教学评价——多元化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将是一种必然,对学生的要求必然是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以重复性的高强度训练为特征的应考模式将逐渐失去市场,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争名次、比分数、拼“比率”的现象将大大减小.新的学生日常评价体系不仅反映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且反映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不仅反映学习的结果,而且反映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尝试新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过程评价、家长评价、口试、建立成长记录袋、数学小论文、活动报告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让更多的人热爱数学、终身学习数学做出努力.

九、教学手段——先进化

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宝贵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师要忙在课前,不要让学校已有的教学设备成为一种摆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具及先进教学手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作一定努力.

标签:;  ;  

数学教学必须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新趋势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