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措施的论述论文_王忠明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措施的论述论文_王忠明

浙江宸泰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建设结构设计中,总结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十分关键,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措施展开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设计问题;设计策略

一、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1)应当确保计算简图的准确合理性。基于设计简图,科学计算建筑结构,以免因结构问题而造成严重的事故。计算简图时应采用构造法确保其安全性,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节点,不能只关注钢节点或者饺节点,还要确保简图计算误差一直处在允许的范围中。

(2)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根据拟建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的设计基础建设方案;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以及荷载分布,也需进行全面地分析,尤其要考虑环境条件、项目特点以及与相邻建筑物的关系。基础方案选择过程中,应保证地基潜力得以正常发挥,或者先对地基变形状况进行检查。

(3)结构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确保其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这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应当满足结构形式、经济以及整体性要求,比如受力明确等。对于相同的结构单元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确保结构体系的统一性。

(4)计算结果分析的准确性。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时代背景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能再过分地依赖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而是应当深入了解和应用现代计算机软件设备,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比如,高层建筑结构现场情况、程序之间难免会存在不相符现象,此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获得计算结果,然后对其进行及时地校核、判断,最终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1.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相对比较简单、笼统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设计图纸的质量或者详细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如果设计图纸过于简单和笼统,则可能会造成施工受阻,甚至无法施工。然而,实践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中,只是明确了工程结构的大体框架,而结构的细节部分却非常的模糊,以致于严重影响了施工建设。比如,结构类型、抗震要求等,因没有在图纸中标明而导致施工随意性非常的大,安全时效性得不到保证。

2. 双向框架设计时易被忽略

抗震结构设计是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然而当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所规定的依据水平功能,在主轴上计算,而且每个层面的地震通过抗侧力构件支撑。在建筑结构框架设计过程中,双向框架纵向、横向框架之间存在着作用层面的差异性。然而,对于非常抗震建筑结构设计而言,主要是依据连续梁对双向框架进行设计,梁柱节点、框架箍筋以及纵筋配置,无法满足框架构造需求,因此双向作用上易被忽略,而且纵筋、箍筋以及支座负筋不合理配置现象屡见不鲜。

3. 结构超高、短肢剪力墙设计方面的问题

根据抗震规范以及高规范要求,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总高度有严格的限制和标准,特别是新规中针对传统的超高问题,也做出了规定。比如,除将限制高度设定a 级高度,还适当地增加了关于b 级高度的规定,处理措施、设计思路和方法均匀较大的改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在,因结构类型发生变化而忽略上述问题,以致于施工图未通过审查,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 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除应当注意设计图纸、设计深度以及含钢率问题,还要合理选择平、立面,强化剪力墙设计,具体分析如下:

1. 合理选择平、立面

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某个具体的点上设计结构中心、几何以及结构刚度,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则会对后续施工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在此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扭转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水平荷载影响下,容易出现扭转问题,而且结构扭转、振动,会对建筑结构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需对其加强重视。平、立面选择过程中,前者应做到简单、规则、对称,而且不能太复杂。据调查发现,如果结构不对称,则可能会影响其安全稳定性,甚至可能会对结构凹凸拐角位置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因忽视了布置平面的连续性,当发生地震时,电梯、楼梯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高层建筑对称时,凸起部分的比例任需注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比例;有问题时,需为后续的补救留出一定的空间余富。竖向布置过程中,因突变情况出现在刚度中,切断了剪力墙造成的,总的来讲,对建筑的新颖设计上绝对不能够一味地去追求,而对建筑的安全设计上进行忽略。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确保各个环节的刚度对称性、均匀性,而且平面形状应当尽可能的规范化和简单化。实践中,为了达到标准要求,在地震应力计算过程中,应当加强重视,比如应当对地震应力扭转、集中处进行优化处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将刚度中心点、结构地震作用点统一起来,一般偏心距应当比与外力作用线垂直边长的5%还要小。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吨位非常的大,若处理不好抗震问题,一旦遇到地震、其他震动因素,则可能会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应当做好高层建筑结构剪力墙设计工作。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结合高层建筑工程特点,对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取值、选择。比如,某高层建筑有二十层,高度超过了80 m,在设计剪力墙时,要求美观、安全和实用,尤其是可抗三级地震。该高层建筑结构高度厚度比为8 的剪力墙;为保证抗震性能,该高层建筑剪力墙面积占整个高层建筑结构面积的6%,体积是总体积的16%。该高层建筑为垂直平面平行线方式,剪力墙的形式为L、T 和Z;墙肢距离应当保证室内净高,以6 m 为宜,而且底部抗震强调应当满足地震倾覆力矩半数;肢截面设计过程中,应用普通的剪力墙建设参数即可。

(1)选择合适的配筋参数。对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而言,如果配筋过多,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合理地选择配筋数量。对于该高层建筑底部位置而言,为加强区,所以需增加剪力墙的配筋数量,取值以φ10@200 为宜;其中,2 层和3 层是非加强区,具体的取值以φ8@200 双层双向为准,这样可以有效满足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要求,而且还能有效节约成本。对于上层和下层相邻的预制剪力墙而言,连接处理时,需按照以下设计要求:预制剪力墙底、现浇圈梁间,应当进行座浆,设计方案中建议采用高强灌浆料,座浆的实际厚度不能超过20 mm,立方体本身的抗压强度应当超过剪力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但是最大强度不能超过60 MPa;对于预制剪力墙而言,其竖向钢筋建议采用浆锚套筒和浆锚搭接连接方式。

(2)边缘构件设计。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其抗震级别应当达到三级,而且参数选择过程中,应当确保科学合理性,具体应根据整片墙肢条件设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箍筋、拉筋采用+10,而且肢距在250 mm 范围之内。

(3)连梁参数设计。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与自身的延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当对连梁合理取值。在连梁设计时,应结合纵筋和弯筋分析和考虑,本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尺寸以200 m×500 m 为宜。

3. 嵌固端设置与结构规则性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通常都带有二层或者更多层地下室、人防等结构,嵌固端有可能会设在地下室顶板,或者设在人防顶板等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人员通常会忽视由嵌固端设置带来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比如,嵌固端楼板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限制、上下层抗震等级是否一致以及结构整体时嵌设置与抗震缝设置、嵌固端位置协调等,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内容被忽略掉,都可能会对后期的设计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或者需进行大量的修改,或者可能会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从这一层面来看,在嵌固端设计设置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上述问题,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同时还要注意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因新、旧规范对此的规定存在着差异性,比如新规范中这增加了很多限制性条件,平面规则性信息以及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新规范中还采用了很多强制性条文,建筑不能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基于此,高层建筑结构审计人员,应当遵循新规范中的限制性条件,以免后期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出现频繁的变动,不利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建设。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则会对整个建筑工程是质量和使用安全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设计思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吴灵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20):33-35.

[2]李盛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江西建材,2014(22):36.

[3]吴木星.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相关的相关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4(22):23.

[4]陈明辉.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规划设计,2012(21):103-104.

论文作者:王忠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及措施的论述论文_王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