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探究论文_杨国全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探究论文_杨国全

杨国全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 肇庆 526238

摘要:现代师徒制是调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同时由于学校方面和企业方面共同参与学生教育,所以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模式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法质量。其中新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要根据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涵和作用形式,建设新型的校企合作体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学生培养

引言:目前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主要是企业向学校派遣资深的从业人员让其和学校共同编写教材、创建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解从业经验等,但是这一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过程来说,并不具有较为高效的培养效果,更多倾向于理论讲解,导致校企合作模式未能发挥应有优势。

一、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模式问题

(一)涵盖范围狭窄

目前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由于培养模式更倾向于理论方面的讲解,导致大量学生在经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之后,掌握水平依然较差。或者学生根本不注重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这类问题本质上是合作培养的覆盖范围过于狭窄,对于大量的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模式导致学生未能在毕业之前掌握到全面有效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基本素质掌握水平和当前的社会要求严重脱离,降低了学生的从业后工作质量。

(二)工作对接缺陷

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方面和与之合作的企业方面能够建立有效的关联,衔接内容包括当前学生已经接受的教育内容、学生的个人素质提高项目、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提高水平等,要求所有这些数据学校和企业要能够同时性的分析和明确,带动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1]。目前的问题在于,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的培养方式较为脱离,学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企业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两者之间未能建成理论和实践的对接体系,自然降低了学生对于各类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

(三)结果反馈低效

结果反馈要由学校和企业双方面共同完成,共同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按照已经规划好的培养路线提高个人能力。结果反馈低效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大量的校企合作体系中,这两个系统各自为政,都只按照自身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完成具体的培养过程,无法及时性发掘当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都认为学生技能的掌握水平不足是对方原因,出现了责任推诿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升级方法

(一)扩宽工作范围

工作范围的扩宽过程,需要在现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之上完成需要向其中加入项目的全面了解,以带动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比如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认为当前的重要培养项目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企业的运行流程管理等,都需要被学生全面了解和接受,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和想法了解当前学习中的不足,所以工作范围扩宽不过程,主要工作项目是让企业方面能够更好履行职责,带领学生到专业岗位上进行培训或培养。例如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让其与当前企业的财务部门共同学习,为了防止企业的信息泄露,要在学生签署保密协议之后才可能让其到该部门中实习和具体操作,接受的教育内容包括专用的财务管理软件操作、财务报表的分析、当前市场信息的调查等,就所有这些项目都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之下,才可以让学生的素质获得提高。

(二)注重工作对接

工作对接是指学校方面和企业方面能够在数据层面上互通有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自身面临的问题,同时让学校和企业都能够完善具体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实际的培养质量[2]。比如采用的方法是,一方面学校要能够向企业方面说明当前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理应掌握的理论基础,企业方面分析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并向学生推荐相应的实际操作课程,并让其掌握实践知识。另一方面是对于企业方面来说,向学校提交的信息包括当前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的掌握水平、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问题的实际掌握和处理思路等,要求所有这些参数能够处于全面有效的对接体系之内,最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三)及时反馈结果

结果反馈是指,在采用新的管理体系和教学体系之下,研究学生在一定时间段之内个人素质的体现形式和提升水平,当发现达到了预期值时,可以确定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但是和预期效果之间有较大偏差时,可确定这一新型教学思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一方面要求学校和教师了解当前所有学生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数据和信息的采集,研究新型教学理念的使用方法。比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来说,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方面协同交流,发现在师傅带领下,学生也难以将各类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今后的新型管理模式是,师傅要能够全面细致的分析当前学生对于各类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掌握水平,同时通过实践的手段,让学生能够有侧重点使用的理论知识内容,并且通过集中考核等方法,让企业和学校方面同时了解学生对于各类问题的解决水平。

(四)升级培养框架

培养框架的创建过程要通过现代师徒制的使用方式,提高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综合性提高。现代学徒制的使用理念是,让企业中的师傅能够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让学生的素质提升。新的培养框架内,师傅要能够更好地带领当前的学生学习小组,要求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和知识体系的完善过程。实践能力的升级过程甚至可以让带领的学徒参与到实践问题的讨论过程,而最后建立的合作模式要求企业方面能够合理地选择学生的师傅。

结论: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体系下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双方的衔接方法不明确等,导致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未能发挥应有作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扩宽培养范围、注重学校和企业的工作对接以及建立数据的及时反馈系统,从而让学校和企业都能够了解当前学生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以提高具体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代孝红.校企合作模式下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9):111.

[2]夏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双导师”的选拔与考核[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0):192.

论文作者:杨国全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  ;  ;  ;  ;  ;  ;  ;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探究论文_杨国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