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应达到40%_绿化覆盖率论文

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应达到40%_绿化覆盖率论文

北京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40%,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绿化论文,覆盖率论文,北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园林”的概念变了:城市化

一般人都知道北京有个园林局。园林局是主管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的。这个部门在城市职能机构中无疑是挺重要的。

不过,日前,记者在北京市园林局采访时,一位负责人却对园林这个词提出了质疑。什么叫园林呢?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种植花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照北京人的说法,园林这个词来自苑林。苑,指的是皇家的花园,以后又引申为私人的花园。所以,园林这个词一般是指有围墙的花园。而园林局所分管的一部分职能恰好也包括皇家的花园,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香山公园等。这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在外语里,没有跟园林对应的单词或词组,园林这个词到了外国人那儿往往不知该怎么翻译。”

这位负责人说这话的意思是,现如今园林的概念已经离开了它的本义,造园艺术已然从过去有围墙的地方大大方方走出来,开始城市化了。也就是说人们把整个城市视如一个大花园,来进行规划,造景,种植花草树木。实际上,目前园林局已不光管理公园,而主要工作是整个城市的绿地、河流、广场、街道、小区的绿化和管理。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词汇的内容也要进一步来丰富它了。

关注人的生存环境

张树林退休前是北京市园林局的局长,她对记者说,最可贵的是老百姓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把北京建成一个大花园,可以说是每个市民的心愿。现在老百姓都讲生活质量,用什么来衡量生活质量呢?绿化和环境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过去,园林部门有专门的监察人员执法,发现谁破坏了绿地,谁砍了树,就要处罚。现在,广大群众成了监督员,谁破坏了绿地,谁乱伐树,马上向我们举报,老百姓比园林部门还心明眼亮。因为破坏了绿地,乱砍了树木,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他们当然不干啦。

张树林对记者说,20世纪90年代初,一般房地产开发商都重视房屋的容积率,园林部门跟他们强调绿化覆盖率,让他们腾出地方建绿地种树,他们老大的不高兴。地皮那么贵,拿出来地皮搞绿化,他们认为这是在割身上的肉。到了1997年以后,这种观念就开始转变了。因为你的房子盖得再好,没有绿地,老百姓也不愿意住。到现在,人们看到住宅小区的资料,最醒目的就是绿地。有的住宅小区干脆称绿色小区、环保小区。这是多大的变化呀。

拆围墙 透春色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绿化的点,即单位和庭院绿化非常重视。如果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花园,那么单位和庭院就是很重要的景点。1999年,市委书记贾庆林在检查绿化时,来到某机关大院,看到大院的花草树木挺多,绿化搞得非常好,可是大院被很高的围墙圈着,外面根本看不到。能不能把单位的绿化资源利用起来呢?为此,贾庆林同志提出了“拆墙透绿”的建议。没想到这个建议,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专家认为在发达国家,许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都没有围墙,我们也应该让绿色从围墙里“走”出来。1999年首都绿化委员会18次会议上,把“拆墙透绿”的倡议正式提了出来。2000年,本市有50多处绿化搞得好的单位拆了围墙。

北京人有十平方米公共绿地

衡量一座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有两项主要指标:一个是绿化覆盖率,指的是树的投影、草坪和其他植物;另一个是人均公共绿地。到去年末,北京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10平方米以上,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了35平方米。市园林局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北京的人均公共绿地还不多。由于城市中心开发绿地很困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但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多开辟一些绿地,“十五”期间,北京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要达到15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要达到45平方米。

建设部从1992年开始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活动,目前全国已有22个城市达到了建设部定的园林化城市标准,北京是第一批被批准的园林化城市。在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这两项硬指标中,北京在这22个城市中排在第9位。作为六朝古都做到这一步,已相当不容易。北京能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使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大幅度提高,是市政府重视绿化和环保,动员全市人民大搞绿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设计绿化点面线

目前,北京有134个对外开放的公园,是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其中有8个市级风景名胜区,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达岭长城。这些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无疑都是绿化区域,为老百姓提供了旅游观光和休憩的场地。从城市的绿化角度说,它们是面儿,换句话说是城市绿化的脸蛋。如果把市区与卫星城之间的隔离地区和这些公园、风景名胜区看作是面的话,那么城市的道路就应该视为线。眼下,京城的各种道路总长约2000多公里,绿化率达到90%以上。几乎做到了有路就有树的程度。比如长安街、二环三环四环路的绿化效果最明显。北京城区的车公庄大街、南北池子、南河沿等街道已形成林荫大道。

单位和庭院是城市绿化系统的细胞,也可以称为城市绿化的点。据北京市园林局的负责人介绍:目前,京城占地5000平方米以上的单位有9300多个,到1999年底,已有2200个成为绿化达标单位或花园式单位。老的居住区有800多处,现在经过绿化改造的已达400多处,新建的住宅小区基本上都能达到绿化指标。1990年北京市通过了地方性法规《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新开发的居住区,绿化比例要达到70%,大型建筑达到25%,医疗部门达到45%,按照这个条例开发商在进行小区设计时,必须按规定留出绿地面积来。

请认养一块绿地

从1999年开始,京城启动了“大绿地行动”,所谓“大绿地行动”,就是在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建设上千平方米的绿地。1999年市政府提出八大城区每个区至少有一个一万平方米左右的集中绿地。各区政府纷纷响应,1999年建了上万平方米的大绿地14处,如西单文化广场、建国门西北角、前门箭楼、石景山半月园、金融街等,共31公顷,2000年又完成11处、30公顷。

据专家测算,养护一平方米的绿地,一年需要6块钱。数百公顷的绿地,算下来一年要几百万元。城市绿地需要城市人民共同来养护,本着这样一种精神,从去年开始,园林部门向在京单位和广大市民发出认养绿地的倡议。目前,已有一些单位和个人认养了绿地。如著名演员张国立和邓婕夫妇认养了复兴门西北角的一块绿地。绿地上挂着他们认养的牌子,他们平时忙于演出,就交一部分钱委托园林部门代管。

据园林部门介绍,目前,单位认养绿地的不少,个人认养绿地的却不多。其实,认养绿地人人都可以,认养手续非常简单。如果您有意认养,只须到园林部门申请登记,很快就能把手续办好,发给您一个证书。当然,不是认了就完了,关键还是养。目前,园林部门在城市花园的规划建设中,正在考虑精品工程,比如在花草树木品种的选择上,要百花齐放,万木争春,不能都是“槐树庄”、“柳树林”。城市绿化系统工程已经开始启动。园林,在北京已经是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了,照这么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没错,北京城就是“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

标签:;  ;  ;  

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应达到40%_绿化覆盖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