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的运用效果论文_裴亚斌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501)

【摘要】目的:对卡托普利+低分子肝素联合方案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4月先后就诊我院的7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纳入接受常规治疗的39例患者,观察组纳入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卡托普利联合方案治疗的39例患者。将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肾功能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82.1%(χ2=2.107,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采用卡托普利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该方案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卡托普利;低分子肝素;肾病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09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Kato Pury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nephrotic syndrome were analyze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8 cases of kidney disease in December 2015 ~2017 April our hospital syndrom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linical data of this study need to set 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9 cases in control group included in the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luded 39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 Kato Pury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and renal fun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4.9%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2.1% (χ2=2.107,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Kato Pury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nephrotic syndrome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effect, and this program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Key words】Kato Pury;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Nephrotic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以严重水肿、排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症、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病综合征是由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引起血浆中大量蛋白随尿液丢失而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普遍呈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的持续维持会增加肾小球负荷,致使患者病情加重,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肾功能水平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关键,针对肾病综合征,笔者所在医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就临床应用体会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取78例确诊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在2015年12月-2017年4月就诊,本组患者就诊时每天尿蛋白水平均在3.5g以上,血浆白蛋白水平不足30g/L,查体发现均合并有不同程度水肿。本研究分组依据为临床治疗所采用的方法,分组方法为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实验设置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分39例,观察组由21例男性与18例女性组成;年龄最小的为24岁,最大为62岁,平均年龄(31.4±6.2)岁;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最长为6年,平均病程(8.7±2.3)个月;治疗前胆固醇水平为(11.2±2.5)mmol/L,TG水平为(1.9±0.8)mmol/L、肌酐水平为(139.5±33.2)umol/L、血清ALB水平为(20.5±6.4)g/L、尿蛋白定量为(2.8±0.5)g/d。对照组有19例男性,20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范围在22~61岁,平均年龄(30.8±5.9)岁;病程最短的为4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8.4±1.9)个月;治疗前胆固醇水平为(10.9±2.3)mmol/L,TG水平为(1.8±0.7)mmol/L、肌酐水平为(139.4±32.8)umol/L、血清ALB水平为(20.8±6.3)g/L、尿蛋白定量为(2.5±0.2)g/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为: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之情,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签订知情者同意书。

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为:合并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合并有严重糖尿病的患者,合并有肾炎的患者,接受过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等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药物用法用量如下: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每天服用剂量定为20mg,泼尼松剂量以1mg/(kg.d)为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每天服用剂量定为10mg,同时适量应用利尿剂。在对照治疗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低分子肝素联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药物用法用量如下:卡托普利每天服三次,每次服12.5mg,连服3周,同时予以患者连续皮下注射28d低分子肝素,用量以120~150IU(kg.d)为宜[2]。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治疗后进行的三次尿蛋白检测均呈阴性结果,血浆ALB处在正常水平范围内,每天尿蛋白定量均在0.2g以下。明显缓解:治疗后进行的三次尿蛋白检测结果均<1.0g/d,相比治疗前,血浆ALB于尿蛋白水平明显改善。部分缓解:治疗后连续开展的三次尿蛋白定量检测测定结果均在2.0g/d水平以下,以治疗前为参照,治疗后血浆ALB于尿蛋白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连续开展的三次尿蛋白定量检测测定结果与治疗前测定结果基本近似。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后胆固醇、TG、肌酐、ALB、尿蛋白定量、血浆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并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t检验(x-±s)表示的计量资料;χ2检验(%)表示的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23.1%),显著缓解17例(43.6%),部分缓解11例(28.2%),无效2例(5.1%),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符合上述疗效等级判定标准的患者各有6例(15.4%),13例(33.3%),13例(33.3%),7例(17.9%),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107,P<0.05)。

2.2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水平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处血清ALB外胆固醇、TG、肌酐、尿蛋白定量、血浆黏度等指标水平均明显要低,前述比较指标组间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2.108、3.421、2.437、1.126、1.945、2.045,P值均小于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遗传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普遍存在高凝状态表现,导致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脂血症、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等因素造成的血液黏稠度增加是一方面;蛋白质大量丢失引起的肝脏代谢性蛋白合成增加而继发的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抗凝系统失衡是另一方面;其次是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再者就是临床治疗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加剧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若是不能及时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分子量在4000~5000Da的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的衍生物,但半衰期比普通肝素长,对机体内各凝血因子活性的抑制作用同样强于普通肝素,通过增加血源性氨基酸释放量进而发挥促进抗凝作用,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所存在的血液高凝状态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兼具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与尿蛋白排出良等双重作用的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该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包括:缓解患者蛋白尿情况,提升中高度两水平阶段的蛋白水平,促进血液内胆固醇与三酰甘油水平下降。通过降低脂蛋白对动脉内膜的浸润作用进而发挥保护动脉管壁的作用。除此之外卡托普利还可以通过上调局部血管缓激肽浓度,促使血管内皮细胞松弛因子量升高,增加超极化因子,增强抗血管效应能力。

本文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卡托普利联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TG、尿蛋白定量、肌酐、ALB、血液黏度等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可行且有效。联合用药能起到协同治疗作用,有利于降低蛋白尿,提升血清ALB,进而使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得以改善。从邹雪军,洪玲等人[3]的对10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研究报道中可见,采用低分子跟苏与卡托普利治疗的观察组于治疗后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量、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74.0%,由此提示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应用于肾病综合征中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可以作为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案,通过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防止病情加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实践应用证实安全有效,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潘力行,陈圣炬.卡托普利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5,18(2):135-136.

[2]田柳青.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评价[J].世界中医药,2015 21(a02):1308-1308.

[3]邹雪军,洪玲.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在5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27):150-151.

论文作者:裴亚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探讨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的运用效果论文_裴亚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