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配合耳穴贴压在改善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的效果观察论文_左少敏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100013

摘要:目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失眠问题,使用中医辨证施护并配合耳穴贴压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通过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护,并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两组患者经由护理治疗后,失眠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睡眠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情况,采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耳穴贴压的方式进行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保证患者白天的功能状态。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耳穴贴压;失眠

据相关数据表明,脑卒中患者中,约有95%会出现睡眠结构紊乱以及失眠的问题,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病情康复造成影响[1]。对缺血性卒中所引起的失眠,需要有效的控制与改善手段。本次试验,通过对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耳穴贴压的方式,对失眠问题进行控制,实验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17例,女19例,患者年龄最低49岁,最高7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8.64±6.22)岁。病程在1到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2.89±0.24)个月。患者病症中,14例痰热上扰,10例肝郁化火,12例心脾两虚。

其中实验组患者男18例,女18例,患者年龄最低50岁,最高7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8.27±5.34)岁。病程在1到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2.97±0.15)个月。13例痰热上扰,12例肝郁化火,11例心脾两虚。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症之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合理改善自身作息时间;对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对患者进行情绪调控。

1.2.2中医辩证干预

根据患者不同病症进行辩证施护。心脾两虚型患者,因为气血亏虚,所以容易心神不宁。因此在护理中要稳定患者情绪,通过沟通、交流保障患者安全感。嘱咐患者实用易消化食物,以莲子、百合为宜。对患者交感、神门、皮质下与心、肾、脾进行耳穴贴压。

肝郁化火型的患者急躁易怒,需要在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并注意护理态度。嘱咐患者摄入清淡饮食,鼓励患者多使用白萝卜、金桔以及柚子等,对其进行解郁与理气。对患者皮质下、交感、以及神门、心、肝、肾、脾进行耳穴贴压。

对于患者出现痰热上扰型病症的情况,需防止其因为心烦、易怒等问题,导致失去治疗的耐性与信心。在护理中,对患者适当沟通,并建立信任,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嘱咐少辛辣油腻,多摄入一些健脾消食类的食物。对患者皮质下、神门与交感、大肠、心、肺、脾、胃进行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方法,需对穴位皮肤消毒后,使用专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紧贴于穴位之上,两耳间交替进行,每日4次,每次2min。

1.3评定标准

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进行测量;对两组患者在经由各自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睡眠质量的差异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对相关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p<0.05),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由各自不同的干预方法后,其睡眠质量的评分对比见表1。

3.讨论

据相关统计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相较于正常人更容易产生睡眠障碍。由于患者本身神经系统功能较为脆弱,因此对于患者失眠的情况需要及时的治疗。

卒中疾病发病较急,致死率与致残率都极高,一旦发生卒中,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出现偏瘫以及失语等问题。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疾病的心理压力状态下,导致心神不宁、思虑过重,因而出现失眠情况。而出现偏瘫的患者,因为长期的卧床导致缺乏应有的运动量,使得患者肠胃与消化功能水平降低。

中医认为体内积蓄怒气,则容易化火上行;夜间食物未能消化,则容易出现痰液,两者影响下,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状况。中医理论中,讲究对病症的辩证施治,根据不同类型的失眠原因,对患者从饮食到情绪上进行护理与疏导,对患者体质进行调节。

具《黄帝内经》记载,人体的十二经脉,全部连通与耳。所以对耳部进行穴位治疗,可以对身体各种症状进行调节[2]。通过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大脑皮质的抑制与兴奋,可以通过交感与皮质下进行调节;体内心、肾、肝、脾则通过耳部对应穴位加以补宜[3]。

本次试验中,实验组患者在经由中医辨证施护与耳穴贴压的干预方法后,相比于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在睡眠质量、效率以及睡眠障碍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并且可以减少患者入睡时间,提高白天精神状况。从而起到调理阴阳、安心养神的作用。

所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情况,采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耳穴贴压的方式进行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保证患者白天的功能状态。适宜于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红.对脑卒中中医护理查房模式与辨证施护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1,30(1):75-76.

[2]陈晓谦.耳穴贴压治疗失眠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2):38-38.

[3]吴雪兰,陈琴,刘从秀.耳针辨证治疗脑卒中后失眠4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5):45-46.

论文作者:左少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施护配合耳穴贴压在改善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的效果观察论文_左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