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麻疹流行现状与控制论文_郑芬红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对成人麻疹的流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麻疹检测护理结果为:15-25岁之间麻疹病人2例,发病率为16.7%;25-35岁之间麻疹病人6例,发病率为33.3%;35-45岁之间麻疹病人为15例,75.0%,其发病率也有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适当调整免疫策略、快速处置疫情等综合措施,来控制和降低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提高全人群麻疹免疫覆盖率,把麻疹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消除的目标。

关键词:成人麻疹;流行现状;控制措施。

Adult measles epidemic situation and control.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adult measles and to explore its control measures.Methods:the 5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nd analysi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ge stages of the 50 patients,2 cases of measles patients between 15 and 25 years old were selected,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6.7%.6 cases of measles patients aged between 25 and 35,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33.3%;There were 15 cases of measles patients between 35 and 45 years old,75.0%,and their incidence was also differe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can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adjust the immune strategy,rapid disposal of the epidemic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measures,to control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ult measles,improve the whole crowd measles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reduce the measles disease harm to a minimum,to eliminate the targets.

Key words:adult measles;Current situation;Control measures.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无慢性感染,具有无动物宿主、无传播媒介、单一血清型、抗原稳定等流行病学特点,麻疹疫苗(MV)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属于理论上可以消灭的传染病病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原卫生部已将麻疹列入可以通过免疫接种手段消灭的传染病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显著增加,以及受到部分儿童麻疹疫苗的初免失败、年龄增长后免疫力的逐渐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成人麻疹发病数近年报告明显增多,呈现出两个发病高峰现象,麻疹发病的年龄后移现象已构成麻疹新的流行病学特征。我国尚未足够重视成人麻疹的流行情况,也缺乏预防控制成人麻疹的方法。本文主要综述我国的成人麻疹流行现状,并对今后制定合适的成人麻疹预防控制措施作出初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50例,年龄均为15-45岁之间。15-25岁之间患者12例,25-35岁之间18例,35-45岁之间2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未免疫的成人及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免疫失败积累的人群增加,以及大部分20世纪70年代出生人群因有效接种率低、漏种率高、接种质量差等原因,如果这部分人群学习、生活相对集中时,一旦有麻疹病毒入侵,若预防控制不及时,容易出现局部麻疹暴发。对50例患者进行麻疹检测并进行护理,进行结果研究,并对流行现状进行整理,探讨其控制措施。

2.结果

麻疹检测护理结果为:15-25岁之间麻疹病人2例,发病率为16.7%;25-35岁之间麻疹病人6例,发病率为33.3%;35-45岁之间麻疹病人为15例,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1。

表1 麻疹检测护理结果

3.讨论

提高疾病监测敏感性是消除麻疹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已将麻疹疫情监测纳入专病管理报告系统,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报告,从而有效掌握麻疹的分布状态及判定高危地区与高危人群,预测麻疹的暴发流行时间,评价麻疹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麻疹监测疑似病例诊断标准为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流涕和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据报道,在麻疹监测系统中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上升态势明显。在成人麻疹的高发地区应建立灵敏的监测系统,努力减少漏报、错报,定期开展MV的免疫成功率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从而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预测并预防控制麻疹暴发流行。

我国自1965年开始使用并推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最初的免疫接种方 法为8-12月龄儿童接种单剂次疫苗。1986年卫生部出台规范的免疫接种程序,规定MV首次接种时间为8月龄,加强接种时间为7周岁。我国部分省市在此基础上自行增加了MV接种剂次,如北京市、海南省两地在8月龄18 岁人群中的MV接种达到5针次,增加了18岁人群组的MV接种。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MV的接种程序仍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一次,普遍缺乏对成人麻疹 的免疫程序。这也可能是成人麻疹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达国家如美国就制定调整了成人麻疹免疫策略:采取两针免疫程序和重点人群的干预计划,将高校学生、医护人员、未怀孕的育龄妇女、教师和国际旅行者、慢性病者等纳入重点人群中,接种 2 针次MMR,使人群免疫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有报道表明成人麻疹患者的免疫史大多为空白,或没有接种过疫苗,或因计划免疫初期接种剂量低、冷链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疫苗保护率较低。而且 MV人工免疫形成的免疫力可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乃至消失,直至难以起到预防群体暴发 的作用,文献报道 2 次接种可以提高疫苗的保护率。因此,在我国成人麻疹病例逐渐上升的情况下,针对成人的免疫策略应进行适当调整。建议对入学、入伍、育龄妇女等重点人群,采取常规免疫或强化免疫或应急免疫方式,接种1-2剂次的MMR。

成人麻疹发病的增多只是消除麻疹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现象,WHO美洲区通过提高免疫接种率辅以强化免疫和后续免疫,以使麻疹的发病率大幅下降,有效阻断了麻疹的传播。可以通过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适当调整免疫策略、快速处置疫情等综合措施,来控制和降低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提高全人群麻疹免疫覆盖率,把麻疹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消除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燕,肖占沛,马雅婷,张肖肖,路明霞,王长双,张延炀.河南省2010——2014年成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04):408-410.

[2]唐金芳,石健.现阶段我国麻疹流行特点及应对策略[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05):301-303.

[3]潘贵霞.成人麻疹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措施[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20(01):19-20+46.

论文作者:郑芬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成人麻疹流行现状与控制论文_郑芬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