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检修及维护技术初探论文_冯利强

变电站运行检修及维护技术初探论文_冯利强

(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芦山县供电分公司 雅安芦山 625600)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电力资源在这样的时代中实际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进而促进了电力产业的发展。在其需求突增的同时,对变电站的相关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主要工作内容是改变电压,对现有电压进行升高或者降低,方便不同要求用户用电。现今时代科技发展迅速,相关工作人员将智能化系统与变电站现有设备进行结合应用,能够使变电站在工作过程中具备更多的优势[1]。本文就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检修与维护的核心技术要求进行了简单概括,并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设备检修;设备维护

前言:近年来,国家对电网运行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推进,各个电网公司已经将“大运行”体系深入贯彻。在国家电网以及部分较为现今的电网企业已经开始应用智能变电站,减少了一定的人工成本。在该种情况下,变电站中要增设员工进行对变电站工作系统的实时检测与维修。该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投入,但是对在职的运营人员有着较为高的工作要求[2]。因此,在实施该种智能系统时,要对现有公司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一、变电站运行检修及维护的技术要求

(一)变电站运行检修和维护的技术要求

近年来,变电站已经加快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速度,随之兴起大量的新型材料、技术以及设备。在此基础上,对其运营与维护的相关技术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其要求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要创建全新的运营与维护的管理模式,对其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方案都有了新的、能够适应变电站智能化发展的标准要求。二是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上升到全新层面,另外,对其在工作时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以及反应灵敏度都提出了新要求,以此来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3]。三是对变电站的运行设备提出了新要求,智能变电站的全新运营模式需要具备更高质量且能够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强大的设备系统。四是设备的生产厂家要有更高的技术标准。在进行设备研发、生产时,要能够不断升级设备功能与质量,对现有设备的缺陷进行改进,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能。五是运行过程中降低员工劳累度,更多的应用智能系统。使员工将工作重心放在系统控制上并预测可能风险,满足智能电网的运营需求。

(二)变电站巡检的技术要求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要对其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做好参数记录,如其指标异常要及时对上级汇报。并根据相关工作流程规定将故障排除,确保电力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巡检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在特定时间进行,定期检查过程中会有正常巡检和全面巡检,在正常巡检中主要是对设备的外部和运行的状态等进行直接观察,其周期是每星期检查一次220千伏变电站,每半月检查一次110千伏变电站。全面巡检周期较长,一般为两个月一次,需要检修和维护的工作人员一同对其检查。特殊性巡检是在特殊天气或者灾害发生后进行的检修,保证变电站的设备可以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够正常工作。

二、变电站运行检修及维护技术介绍

(一)过程层设备的相关检查

过程层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组件。其中,对电子式互感器思维检查部件较多,主要有本体、光纤终端盒、与互感器对应的合并单元等,在检查过程中,首先要监测设备的安装状态是否完好,运行过程中有没有噪音或者其他不符工作要求的现象产生以及光纤终端盒的连接部位有没有发热现象,与互感器对应的合并单元思维电源是否在正常连接等问题。对于智能组件的检查主要从组件柜体、智能电子设备两方面进行,对柜体的检查主要是查看外观是否有损坏。太阳辐射对其是否有超过干扰范围的影响,其底座的安装是否牢固。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有无异常,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是否正常,各个指示灯的信息指示是否正常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维护一次设备的核心技术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合并单元以及六氟化硫电子式互感器等几种智能设备是一次设备在维护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进行一次设备维护时,例如进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时,如果内部存在故障,其电压会显示不平衡状态,即表现为一边零电压,而其他电压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升高现象。该种现象属于一相电压采集不正常[4]。如果合并单元采集器中的指示灯闪烁,可以判断是否为光纤回路、采集器二者发生的故障。对于电流互感器而言,在进行检查时,首先对其本体进行检查,若其发热且内部伴随火花放电或者其他异常情况,而且采集器的指示灯不正常闪烁。此时,工作人员要退出并保护现场,防治误动或拒动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要将具体情况有关部门汇报,并联系其生产厂家。当本体、合并单元出现故障时,只要对其进行更换部件就可解决。

三、设备故障检修与维护

(一)软件与硬件故障处理

在进行变电站的检修与维护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即软件和硬件。在硬件故障方面,可以对其进行体表检查,并根据检查到的损毁部位及破损严重程度进行相关的评估。对于无法直观检查到的故障,可以通过其功能障碍进行相关问题分析,而后对其进行结果验证并实行解决方案,如果并无任何功能异常,则可通过周期性的检查发现具体的故障原因。在软件故障方面,有由于外部的数据信息不正常的数量会导致装置警示的情况。具体情况有CT断线、超过其负荷量等现象。在对其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其警示内容进行数据源分析并解决。CPU插件显示不正常、CAN插件丢失以及设备内部电源电量不足等[5]。都是由装置内部器件异常或者其逻辑混乱造成的。对于由逻辑相关问题引起的功能缺失、拒动等故障,可以对其进行具体状况分析,并根据以往数据和设备说明进行相关故障的处理。

(二)对智能组件的相关维护

过程层和间隔层主要是由光缆连接的,该连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添可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但是在推出该使用设备时,也会因此而增强了其对其他设备的影响程度。另外,保护设备的相关设置中并不包含硬压板部分,仅依靠软压板进行设备隔离。因此,整个设备的安全与稳定性方面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在智能终端的过程中,采集和测控开关刀闸信息、保护装置以及分析合并单元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变电站进行工作运营中,一旦这些部分出现任何故障会直接导致变电站整个工作系统瘫痪,后果极为严重。除此之外,智能组件保证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因此,在进行二次设备维护时,要重点维护智能组件。

结论:变电站中的设备维护工作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具备较强的工作技能,在其以往的变电站中,薄弱的维护知识会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在现今逐渐升级的智能化变电站,该种劣势会显现的更加突出,在实际工作中所造成的所示更为严重。因此,工作人员熟悉并掌握变电站运行检修及维护的技术对变电站的发展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陶伟龙,唐小平.基于多维混合量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性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电工技术,2018,36(03):1-4.

[2]朱培新.新建变电站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及安全控制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22(03):194-195.

[3]陈志勇,李忠富.基于动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新能源变电站管理方法的改进与创新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1):181-186.

[4]周丽丽.220kV智能变电站中无人值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34(22):122-123.

[5]刘平,欧阳森.兼顾变电站暂降严重性及装置差异的电能质量监测网络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41(03):161-167.

作者简介:冯利强,男,1972-10,本科,主要从事变电站运维及检修。

论文作者:冯利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变电站运行检修及维护技术初探论文_冯利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