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调查——以泸州市X幼儿园为例论文_朱素蓉 蒲小艳 李晓红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调查——以泸州市X幼儿园为例论文_朱素蓉 蒲小艳 李晓红

(成都大学,四川省 成都市 611731)

摘要:一直以来,早期阅读都是国内外的热门话题,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很多幼儿园也在大力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笔者选择了泸州市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采用文献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从,幼儿园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幼儿老师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指导、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状况并不乐观,大多数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尽管认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也比较随意,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材料和环境的创设中也有诸多不足。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

一、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早期阅读都是国内外早期教育的热门话题,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很多幼儿园也在大力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为更好地研究泸州市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现状,笔者选择泸州市天立附属幼儿园、星光幼儿园、沿江路幼儿园以及和平幼儿园,采用了文献法、实地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这四所幼儿园分别是高校附属幼儿园,企业民办幼儿园,街道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利于体现调查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1、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阅读材料选择多元化,关注材料的趣味性和适宜性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的阅读材料颇为多元,,在选取材料时应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适宜性。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材料丰富多样,包括图书、影片以及卡片等,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家长的建议、社会知名度和材料本身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

高校附属幼儿园没有绝对固定的阅读材料,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由教师预先设计的一些主题活动来开展的,是探索式的早期阅读,更考验教师的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早期阅读活动中,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多样,知识之间也有联系,利于幼儿迁移知识和激发起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早期阅读活动中产生正面效应。企业民办幼儿园是以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根据年龄分段的阅读材料为主,有年龄的针对性和适宜性。但是,该过程太模式化,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也容易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街道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以中华经典文化的阅读材料为主,例如:唐诗、弟子规等,考虑了家长的建议和需要,是处理好家园关系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出现阅读内容和幼儿教师指导方式小学化的状况。

2、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阅读材料来源广泛,活动形式多样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材料来源广泛多样,有幼儿园统一采购、幼儿自制、亲子制作、教师制作等,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状况和结果,会受到早期阅读材料来源的影响。

幼儿园统一采购阅读材料,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比较规范化、统一化,而幼儿自制阅读材料,能增强幼儿与阅读材料的互动性,发挥幼儿早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早期阅读的效率。亲子自制阅读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亲子关系,也是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一种途径。

3、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注重设置区角和阅读墙,但不够严谨科学

大部分幼儿园阅读区角靠近建构区和表演区,环境嘈杂,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且不利于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阅读区角中,教师为幼儿创设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条件比较简陋,只是简单地放置几张桌椅,比较单调和死板,阅读区角整体环境比较差,书籍没有分类摆放,没有提供给幼儿书写绘画、做简单标记的工具和材料,此外,阅读区角的空间比较有限,相对拥挤。

大多数幼儿园的阅读墙都是以主题墙的形式呈现,且根据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更换阅读主题墙的频率方面,高校附属幼儿园以及民办的幼儿园的更换频率均为每月一次,且阅读墙呈现出了幼儿自制的符号标记和作品,较容易发挥主题墙与幼儿的互动作用,而街道以及乡镇幼儿园的更换频率为一个季度更换一次,阅读墙呈现出的幼儿自制的符号标记和作品相对较少,多数是教师的设计和作品,主题墙与幼儿的互动作用较弱。

活动室外部的环境布置,每所幼儿园都有特色,高校附属幼儿园以独立自主,培养自理能力为主,在走廊边上,有亲子照片,亲子绘画,让幼儿具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企业民办幼儿园以科技展为主,在走廊摆放幼儿的科技小制作,亲子的科技小制作和解说。街道幼儿园以废旧物品利用为主,彩绘轮胎,树枝创意,麻绳花瓶展……乡镇幼儿园以季节为主,张贴幼儿的季节绘画,季节歌谣。

幼儿园的活动室外部环境,主题多样,材料丰富,但是很多细节被忽视了,文字的呈现太成人化,文字的颜色和字体也不够醒目,部分教师手写的字体不容易辨认。

4、幼儿教师理论上重视早期阅读活动,实践上有所欠缺

多数幼儿教师都重视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认为早期阅读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还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倾听、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很少在集教和区角游戏中示范、讲解如何正确取放图书、如何正确翻阅图书,幼儿出现不良的阅读习惯,教师也未正确地进行引导。

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师指导更注重显性的知识传递。幼儿教师在指导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方面所占比重最多的是指导幼儿识别文字,占比40.0%,其次是观察图画,占比28.0%,在指导幼儿掌握词汇、运用句型和练习语音等内容方面所占的比重极少,掌握词汇、运用句型、练习语音受到幼儿教师的忽视。二是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单一,缺少趣味性。最常见的是提问法,占比分别为30.0%,个案百分比为100%,其次是讨论法和朗读法,分别占比20.0%,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较少立足于幼儿,常用一问一答和反复阅读的方式,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发展,没有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增强幼儿的主动性,缺少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早期阅读指导方法限制了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三是师幼互动的语言简单、笼统,缺乏针对性。教师对于幼儿随机提出的问题,采用敷衍的态度,没有发挥教育机智,也没有引导幼儿去思考和探索,对于幼儿的提问,都是回答:自己思考,回去问爸妈……或者直接忽视,不予理睬。

5、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受年龄、人数的影响

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扔书、撕书的现象比较常见;中班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乐于表达,常常会因为意见分歧与同伴争吵;大班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能够自行阅读,也能够与同伴分享。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影响早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班级人数的多少,人数越多,幼儿的注意力越容易分散,教师能够对幼儿进行的个别指导就越少,同时,幼儿座位的安排也是影响早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马蹄形的座位,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同时在该活动中所收获的反馈效果也较明显。

参考文献

[1]黄娟娟.早期阅读-婴幼儿期的重要课程[J].学前教育,2002(1):5-7.

[2]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4):17-18.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12.

[4]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4.

[5]赵莉.美国“早期阅读优先”计划对我国幼儿园阅读教育的启示[J].早期教育(教师版).

论文作者:朱素蓉 蒲小艳 李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调查——以泸州市X幼儿园为例论文_朱素蓉 蒲小艳 李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