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创新在平原和创新,以基本考试能力和素养-2008年高考科学综合能力#183;考试(国家第一卷)化学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在平实中继承和创新以基础考查能力和素养——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183;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实论文,素养论文,理科论文,综合能力论文,全国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高考刚一结束,使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的地区就有考生抱怨化学试题太难了,也有教师在媒体上发表评论说试题较往年偏难,并有超纲现象。笔者试答和研究了此套试卷,认为此套试卷中的化学试题出得好,特别是非选择题,更值得品味和称道。下面是笔者对此套卷中化学试题的评论及分析,愿得到方家的指正。

一、化学试题的特征

2008年全国卷Ⅰ中的化学试题和近2年全国卷Ⅰ中的化学试题相比,从总体上表现出在平实中继承和创新、以基础考查能力和素养的特征。

1.试卷结构特征

2008年的试卷结构与2007年、2006年、2005年的完全一致,所有试题都是学科内综合,无学科间综合。其中化学试题有8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108分。这样,试卷的总体结构具有高度的继承性,给人以平实熟悉之感,这对稳定中学化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2.考查的都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

第Ⅰ卷选择题主要考查了中学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涉及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晶体的熔点、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元素的性质、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极性和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以及电解析出金属质量大小的判断等。试题类型也都是常见题型,考生比较熟悉,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第Ⅱ卷中的4道非选择题,第26题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体的试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7题是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题,涉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第28题是化学实验题,涉及热还原法冶炼金属以及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原理、装置及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第29题是有机试题,涉及酯化反应、酯的水解、有机物分子组成及官能团的推断、结构简式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物性质及其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试题类型和前2年的基本一致,考查的知识也都是中学化学中的核心知识,但试题在情境创设及素材选取等方面较前2年有较大的创新,很新颖。这也给广大考生带来了一些不适应,认为试题难度偏大。

3.选材没有涉及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热点

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在全国大面积推进时期,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求学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工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热点广泛联系,所以对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论是对理综全国卷Ⅰ、卷Ⅱ试题还是对各省市区自主命制的试题,无论是对课改区试题还是对非课改区试题,大家都十分关注试题是否广泛涉及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热点。研究2006年、2007年以及2008年的高考理综全国卷Ⅰ、卷Ⅱ,笔者发现其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选材都没有涉及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热点。这既和2005年以前的高考试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5年之前,结合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热点进行命题,是化学学科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化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也和课改实验省市区的高考试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年来,实验区高考化学命题和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热点联系的试题比较常见,今年也不例外。

4.精心选材,创新题设情境,考查能力和素养

尽管2008年的化学试题仍然继承了往年的试卷结构及题型,考查的也都是中学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但试题对考生化学能力及化学素养的考查却较前2年有所增强。2008年的试题要求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其本质的把握更到位,尤为突出的是对化学反应本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更为深入。这是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在考查考生学科能力及素养方面的最大亮点。具体详见以下对几道典型试题的赏析。

二、典型试题赏析

1.第26题:避实就虚,出其不意

研究前2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卷Ⅱ试题,人们一般不会想到2008年的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Ⅱ卷会用一道大题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以及化学计算,更不会想到考查缺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然而此题却正是考查这些内容,给人以避实就虚、出其不意之感。这正是高考试题的魅力所在。

由于对试题所涉及的3个化学反应(①软锰矿和过量固体KOH和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和KCl;②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③和热的经浓硫酸酸化的反应生成)考生比较陌生,再加上这几个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属于缺项配平(反应①的产物中应有水;反应②要考虑在酸性环境下,反应物中应有酸、产物中应有水;反应③浓硫酸也是反应物,产物中也应有水),考生也不习惯,这样好多考生就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事实上,此题虽然选材比较生僻,涉及的物质、反应考生不熟悉,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和技能——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都在教材之内,也在考试大纲之内,试题正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能力。我认为,此题改变了以往对化学方程式“记忆性”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本质和对化学反应方程式意义的深刻理解,可以说把对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引向了更高的层次。

对于反应①,考生容易写出下列关系:

按照氧化数配平法也容易得出下列关系:

上述关系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已经配平了得失电子的元素Cl和Mn,配平其他元素,一般来说就不能再变动含有得失电子元素的物质的计量系数了。靠机械记忆的考生往往由于对配平方法的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在配平钾元素时又改变了的计量系数,从而又改变了KCl的计量系数,使得解题陷入僵局。相反,那些对知识理解深刻、思维灵活的考生,就深知要配平钾元素只能靠改变KOH的计量系数,从而得出以下关系:

反应物中有氢元素,产物中无氢元素,显然生成物中应有含氢元素的物质。生成物中含氢元素的物质应为何物?一般说,经过这方面训练的考生就知道应该为;没有经过训练的考生,如果思维能力强、善于分析,也能得出是,综合分析反应物中的氢元素和反应物、生成物中所差的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即可得出产物中应有3。当然对高中生来说,要能分析出,也绝非易事。反过来,这也正好体现了该题的区分功能及设计的独到之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对于反应②,一般考生容易得出下列关系而考虑不到或忽视了酸性环境。

但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很容易认识到,由歧化成,多出了氧和钾,这必然要靠酸提供的和酸根离子去结合,很快就会意识到反应物中应有酸参与,产物中应有水及相应的钾盐生成。至于究竟是什么酸,在此大可不必去追究,因为题目要求写出的是离子反应方程式:

对于此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了氧化数配平法,就如同上述反应一样。因此,这一问考查了考生对离子反应本质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意义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反应③,和前2个反应类似,写方程式时应考虑反应物中有,产物中所有的金属阳离子都是和硫酸根结合的,氢离子和氧元素结合生成水。此步反应和前2步反应不同的是反应物中涉及有机物。配平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有机物中元素的氧化数可取其平均值,如中碳的氧化数为+Ⅲ。这样反应③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为:

此题的第(3)问和第(5)问都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也是最基本的计算,只要(1)、(2)、(4)问的化学方程式写准确了,一般来说都不存在问题。

2.第27题:暗藏玄机,考查能力

此题属于元素及化合物推断题,它是把元素的推断和物质的推断结合起来,重点考查考生对元素的性质及相关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此类题型考生并不陌生。准确解答第(1)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其中推断V(固体)是关键中的关键。根据题干的叙述,首先确定组成V、W、X、Y、Z化合物的元素范围,再结合所给的反应框图推断具体的物质,并根据“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进行验证,是解答此题的基本思路。

准确解答了第(1)问,第(2)、(3)问就比较容易了。第(2)问关键是要包含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故产物应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3)问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3.第28题:巧妙结合,体现素养

此题是实验题,从试题所涉及的单个原理、装置、操作看,都是中学化学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考生最熟悉的内容。从原理上讲,是热还原法制金属,还原剂是碳,被还原的物质是金属氧化物。中学化学中接触过用C还原制Fe;用、C、CO还原CuO制Cu等。从装置上讲,一个是还原固体物质的装置,考生在还原、CuO之类的实验及试题中都接触过;另一个是吸收的装置,更普遍。从操作上讲,作为还原金属氧化物,吸收及尾气处理的操作也都是常见的操作。对于通入氮气创造非氧环境的原理和操作,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直接涉及,但却有类似的原理和操作,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该题将以上原理、装置、操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应用到金属氧化物的还原中,既熟悉又陌生,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实验原理、装置及操作的理解情况,也有效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体现出对化学素养的考查。

如果考生对通入氮气的作用有充分的理解,就比较容易回答第(2)。问,否则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给出正好相反的答案:认为需要断开a和b的连接处,防止倒吸,这正好陷入圈套,反映考生对化学实验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对于第(3)问,考生也容易受日常教学及训练的影响,而过于追究M究竟为何元素。MZ究竟为何物?在中学范围内不能确定,难免有人认为此题超纲。说实在的,初读此题,开始我也思考在中学生所具有的化学知识范围内MZ为何物,但当读到第(1)问问元素Z是什么时,我就初步断定不知道M为何元素,可能并不会影响解题。由于不能够确定MZ究竟为何物,使得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第(3)问却步不前。事实上,不知道MZ为何还要求回答第(3)问,依我看这是命题者有意所为,也许正是此题的巧妙之处。这样的设置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此外,此问也充分地考查了考生对用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制取金属的反应复杂性的理解,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考生学习过炼铁原理,此题考查的就是考生对炼铁原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考查了考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考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不深刻,容易只写出一个反应,这样必然使第(4)问给出正好相反的答案。当然对于思维较好的考生,在回答第(4)问时,也有可能发现自己对第(3)问回答的不足而修正第(3)问的答案,但在考场这样的环境下,这就要求考生具有更强的思维能力。

4.第29题:平实熟悉,测试基础

此题是有机题,以酯的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为中心命题,考查考生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应该说此题从内容到题型都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常练习过的,难度不大。但是,由于5个问题基本上是环环相扣,考生的思维如果不严谨,也容易出错。第(1)问给出了C的分子和C与溶液、溴水的反应情况,容易推断C的结构式。第(2)问要综合应用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20、C的分子式、D跟反应放出以及对反应物A类型和反应①类型的基本判断来解决,因而,这一问既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又考查考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准确回答了(1)(2)问,第(3)问就容易些。第(4)问,要判断F的结构简式,就必须综合考虑D的结构简式、G的分子式、B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是A的同分异构体、反应②和③的类型等,推出F的分子式后,又要考虑F的可能结构。因此,第(4)问也和第(2)问类似,把对能力的考查寓于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之中。第(5)问,写出E可能的结构简式,既是对第(4)问的深化,也是对同分异构体书写能力的考查。因此,要准确解答此题的各问,对知识必须熟练,另外思维还要严谨。

三、思考与争鸣

研究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化学试题,除了有以上认识和体会以外,我还对试题本身以及我们平时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和争鸣。

1.作为高考试题应有较好的区分度

作为高考试题每道试题都应有较好的区分度,这是对试题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对试题评价必须审视的一个基本要素。今年此套试卷中的第26题和第27题合计共36分,应该说区分度不是很好,不能有效地拉开档次。第26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同一知识点及思维点的重复考查,像(1)、(2)、(4)问类似,(3)、(5)问类似,且(1)、(2)、(4)问难度较大,(3)、(5)问难度较小,(1)、(2)、(4)不能准确回答,(3)、(5)问也不能得分。因此此题要么不得分,要么得全分,得中间分的可能性较小。第27题也不能拉开档次,如果考生不能确定V(固体)为,可以说此题的15分基本上都得不到;但如果考生能够确定V(固体)为,可以说所有问题基本上都能够解决了。但是反过来说第26题和第27题能有效地区分出特别优秀的学生。

除了第26、27题外,第28、29题,由于各问相互之间的干扰相对较小,应该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2.在选材及设置方面应科学严谨

今年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选材方面有独到之处,给人既熟悉又陌生之感,这既是试题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第28题,虽说不知道M是什么元素,也可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这种情况在中学教学以及以往的考试中都未涉及过。中学化学所给的概念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M并不是元素符号,用其来代替元素符号写化学方程式,也可能会使一些思维深刻的考生有顾虑。

当然对于任何考题,我们不可能求全责备,尽管此套试题在以上方面及其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并不能掩盖此套试题仍是一套好题的事实。

3.中学化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尽管说,多年来的高考命题都在逐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积极引导中学教学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但由于受中学教学实际的影响,每年的高考试题基本上都是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才有所创新,知识性试题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尤为明显。所以当2008年试题在选材和试题设置方面有所创新时,许多师生都感到不适应,认为偏难,甚至认为超纲。这说明高考试题对中教学具有强烈的导向甚至说是指导作用。高考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就必须尊重中学的教学实际,而尊重中学教学实际就必然使得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作用有所加强,这样使得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实施课改的导向作用较弱。因此,我认为高考命题和中学教学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2008年的高考试题似乎对课改的导向作用较为明显,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来发展能力、提高素养;要能够运用在具体知识学习中学到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实际问题。今年有好几道试题的选材似乎超出了中学范围,但所考查的学科思想、方法却丝毫没有超出中学化学范围。

基于此,我认为中学化学教学要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摒弃跟着高考指挥棒转,真正实现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精神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圭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着力点,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高考。

标签:;  ;  ;  ;  

继承和创新在平原和创新,以基本考试能力和素养-2008年高考科学综合能力#183;考试(国家第一卷)化学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