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论文_周小康

耒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800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78例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对照组行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疾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手术效果,前者不仅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还可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开腹胆囊手术;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

胆囊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肠粘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出现肠粘连现象,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腹部疼痛、排气不畅等,严重时还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加重病情,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胆囊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相较于开腹胆囊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可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本次研究针对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78例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病情均已确诊,并符合手术治疗标准,通过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将其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1.6±10.3)岁,病程0.7-5.1年,平均病程(2.9±1.2)年,其中胆囊结石22例、急性胆囊炎1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0.9±11.1)岁,病程0.8-5.3年,平均病程(3.0±1.5)年,其中胆囊结石23例、急性胆囊炎16例。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适应证: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者,无症状的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者;糖尿病伴胆囊结石者;陶瓷胆囊者;无症状老年胆囊结石者。排除标准:B超与胆囊造影没有发现胆囊异常者;梗阻性黄疸病变者;心、肝、肾、肺功能异常者;重度肝硬化者;胆囊恶性病变者;胆肠内瘘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胆囊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做斜切口于右胁缘下约2cm处,打开腹腔后,充分暴露Calot三角,分离胆囊血管及胆囊管,予以结扎,分离胆囊床,切除胆囊,胆囊床电凝止血。对腹腔进行清理后,关闭腹腔。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将trocar置入后,取头高脚低位,并向左倾斜体位,术者立于患者左侧,监视器置于患者头侧右方,进入腹腔后,明确解剖标志关系,将粘连的网膜分离,明确胆总管、肝总管走行,避免损伤。将Calot三角暴露,分离胆囊管及胆囊血管,钛夹结扎后予以切断,分离胆囊床,切除胆囊,实施电凝止血,清理腹腔[2],查看无活动性出血,无胆汁漏等现象,放尽腹腔气体,缝合穿刺孔。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术后肠粘连诊断标准:术后进食或饮水后,患者出现反复非自主性呕吐;腹腔内局部隆起,同时还会伴有肠鸣音亢进现象;术后患者躯干过伸后会出现剧烈疼痛;X线检查结果显示局部肠段出现扩张、肠腔内出现积液及积气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本文数据,行t检验计量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采用(x±s)表示;检验计数资料(术后肠粘连发生率),采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术后肠粘连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出现粘连者4例,肠粘连发生率10.3%(4/39);对照组术后出现粘连者16例,肠粘连发生率41%(16/39),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9.683,P<0.05。

3.讨论

胆囊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腹腔疾病,胆囊可患有多种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等,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术后患者会出现肠粘连,从而增加粘连性肠梗阻,增加患者痛苦,不利于术后患者快速康复[3]。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经临床研究表明[4],为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应把握以下几点:治疗措施必须要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实施手术操作,且术后必须要及时清理肠腔积血、积液及线头,以预防异物刺激,从而引发肠粘连;在手术操作时,必须要遵循准、稳、轻等操作原则,尽可能缩短肠管的暴露时间;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药物,预防炎症;给予合理的腹腔药物膜剂,通过相应药物的降解效果,有效控制肠粘连的发生[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腹腔镜胆囊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治疗创伤更少,可有效缩短肠管暴露时间;同时腹腔镜胆囊手术还能避免开腹手术带给患者的创伤及缝合异物的遗留等,且入口距离粘连病变区较远,可有效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几率[6]。故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肠粘连观察组10.3%、对照组41%,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手术,前者可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连福珍.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9):804-806.

[2]王洪政.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93-94.

[3]黄宇,吴克松,吴振宏.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6):39-40.

[4]林灏.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分析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92-93.

[5]牛海刚,朱福义,张国锋.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092-1093.

[6]朱同富.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633-634.

论文作者:周小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论文_周小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