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树玺

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417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到研究中观察,共计10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2,腹腔镜手术+孕三烯酮)与实验组(n=52,腹腔镜手术+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妊娠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妊娠率提高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不孕;腹腔镜手术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高,且近些年有所增加,发病群体的年龄降低,该疾病会对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其中最为常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为不孕。相关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可有效治疗该疾病,为分析这种治疗方案的具体效果,笔者以104例患者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为对象,开展本次对比研究,具体过程与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到研究中观察,共计10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2)与实验组(n=52)。对照组:年龄为23到37岁,平均年龄为(32.05±4.14)岁;病程为2到6年,平均病程为(5.13±1.24)年。实验组:年龄为24到36岁,平均年龄为(31.89±4.22)岁;病程为1到7年,平均病程为(5.17±1.27)年。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以上数据资料纳入到SPSS19.0软件中对比,结果表明,其中存在的差异很小(P>0.05),提示比较可进行。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手术,在患者月经结束后对其进行手术,指导并协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麻,待生效后,选择患者脐孔上方做切口,长度为1厘米,并为患者建立Q气腹,于麦氏点位置做切口,长度为5厘米,通过该切口置入相关的手术器材,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切除患者的以为病灶,冲洗腹腔后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使用孕三烯酮(商品名:言昌 孕三烯酮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20,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口服,每周服用两次,每次的服用剂量为2.5毫克。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使用米非司酮(商品名:紫竹司米安 米非司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633,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口服,每天服用一次,每次的服用剂量为12.5毫克。

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治疗三个月时间。

1.3评价标准

①评价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效果,分为康复(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相关检查结果表明正常)、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相关检查结果表示正常)与无效(与前两项标准不符合)三项标准[1],统计康复标准与改善标准的患者数量,相加后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并对比。②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了解患者的妊娠情况,统计妊娠率并对比。③记录两组患者连续服药治疗的三个月时间内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统计总发生率并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需要比较多组数据,数据对比与处理使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其中计数资料使用检验,其表示形式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其表示形式为()。将0.05与检验结果中的P值对比,以两者的大小关系判断对比数据存在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有,若后者大于前者则没有。

2.结果

2.1评价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的效果,统计总有效率并对比,具体评价与比较结果见下表1中内容,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2.2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了解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21.15%;实验组中有25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48.08%。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率更高,且差异明显(X2=8.3268,P<0.05)。

2.3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统计后进行对比,具体数据与比较结果见表2中内容,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6.92%),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原本应在子宫内生长的内膜细胞通过输卵管进入到盆腔中且生产的一种情况。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疼痛、血尿等多种症状[2],而最为常见且影响最大的一种临床症状为不孕,尤其对于抱有生育意愿的患者,会给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打击。

临床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切除患者的病灶,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治愈的效果,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出血量少、视野清晰、对患者正常组织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也成为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而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患者的复发率高,因此为了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多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治疗。以往多给予患者孕三烯酮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给使用米非司酮药物,该药物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服用后可有效抑制患者出现异位的内膜细胞的繁殖与生长,使患者的月经恢复,改善患者腹腔内的环境,为患者的妊娠创造条件[3]。笔者开展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妊娠率提高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飞.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4):67-68.

[2]袁翀英.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2):2253-2254.

[3]王阳春,周梅冰,彭利军.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7):191-192.

论文作者:李树玺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树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