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石丽娟

(新邵县中医医院 湖南新邵 422900)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实验人员进行 IgG、Ig A、Ig 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分析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总胆红素水平(TBIL)。结果 观察组IgG、Ig 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TA、TBI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检验运用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可对其疾病情况进行判断,临床各项指标较为明显,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临床价值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HBV检测呈现出阳性,发病过程中临床各项表现不清晰,主要通过血液、母婴以及性传播,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厌食、劳累以及腹胀的等情况,并且出现肝掌以及蜘蛛痣。该病致病原因较为复杂,由急性发展为慢性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时甚至出现肝硬化以及肝癌,因此需要对该病进行全面的控制,采用病毒复制、提升免疫力以及保护干细胞的方式进行治疗,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检测的意义就凸显出现,通过临床检测可以将患者自身免疫情况进行分析,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案,提升治疗整体质量[1]。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为(45.59±5.6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3±2.13)年;观察组年龄33-76岁,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45.89±5.7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1±2.15)年。两组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排除系统性疾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并签署实验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实验人员均采用血液检验的方式,于清晨无菌环境下抽取静脉血,需告知患者在抽血前12h空腹,血液抽取量为2-3ml,存入抗凝管中,在抽取结束后的1h内将其置入离心机中,采用3000r/10min的方式将血液种血浆分离,之后放入-20℃冰箱进行保存,使用比浊法对免疫球蛋白IgG、Ig A、IgM进行检测[2]。同时对总胆红素水平也可采用该方式进行检测。而凝血酶原活动度则需采用非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分析[3]。在检查结束后对两组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总胆红素水平(TBIL)。其中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表示,P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IgG、Ig 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PTA、TBI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致病原因为乙肝病毒,该病毒可以造成肝脏位置出现炎性的病变,进而造成身体内其他器官方面的衰竭,长期发展可能出现肝硬化等其他方面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以极大的伤害[4]。该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仅为食欲不振、恶心以及消瘦等,造成治疗的延误,因此该病的判断需要通过早期检验进行诊断,可见诊断的必要性[6]。经研究显示乙肝病毒对于肝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受到损伤造成干细胞损伤体现,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作为治疗的重要方式使用。

本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IgG、Ig 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TA、TBI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液中,在肝功能受到损伤后该指标持续升高,主要是因为身体自身存在对抗疾病的抵抗力,一旦出现感染需通过自身抵抗力对抗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患者在发病后干细胞出现坏死,并且分泌非特异性佐剂,造成整体指标的升高。同时患者身体内因病毒的入侵以及复制,加上自身抗原的影响造成多克隆B淋巴细胞被激活,造成免疫球蛋白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上,可以通过该项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判断。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以及化学结构,其抗体分子与球蛋白是相似的,主要存在于血清中,通过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自身效应,当机体出现感染时,合成效果越明显,可以作为进行疾病判断的指标[7]。②血清胆红素也是进行肝脏指标判断的依据,患者因为肝脏受到损伤造成功能出现问题,血清胆红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凝血系统的障碍,而肝脏中存在较多的凝血因子,因此在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中增加血清检测可以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以及科学的治疗,提升病情诊断的整体性,促进疾病治疗的整体进步[8]。

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检验运用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可对其疾病情况进行判断,临床各项指标较为明显,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培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31):26-28.

[2]张彧梅,陈焕文,陈慧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2):6347-6348.

[3]曲凤芹.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1):162.

[4]蔡淑英,邹享珍,李少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3):327-328.

[5]刘小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002-7003.

[6]龙春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8):64-65.

[7]罗冲,青小鹤,刘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4776-4777.

[8]王方,石婷婷,刘丽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4):69-70.

论文作者:石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石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