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学法初探_文学论文

比较教学法初探_文学论文

比较教学法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法论文,探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因斯坦在回答一位青年的提问时,曾经写过一个有名的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在论及教学效果时,也有人提出过一个公式: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

不言而喻,无论是学与教,方法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语文教学领域,近十年来,比较教学法引起了人们相当的兴趣,有关研究文章也相继问世。但是,多数研究者局限于内容上的比较,而未能进行深入的探讨,给人的印象是浅尝辄止。试看下面两篇论文的提纲(系笔者归纳):

(1)《比较辨析,启发多思》(《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2期):

字、词、标点的比较

句子的比较

结构层次的比较

人物形象的比较

(2)《浅谈中学语文的比较法教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0期):

文章标题的比较法

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不同体裁课文的比较教学

思想内容的比较教学

课文与学生习作的比较教学

文章结构的比较教学

表现手法的比较教学

其它:句子、词语的比较教学

这两篇文章,或是仅从内容上(而且并不全面)进行探讨,或者将内容与方式混为一谈,展开论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比较什么,而在于怎么比较。就比较的内容而言,语文教师极易明白:举凡标点、字、词、句、篇(其中又包括立意谋篇、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都可以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应当说,对语文教师而言,重要的不在于内容,而是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后者尤然)。

一、类型

对于比较教学法的分类,由于研究者的角度不同,因而差异较大。有的分为古今比较、中外比较、正误比较、点面比较、虚实比较、异同比较(参见《贵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的分为字词比较、句子比较、立意比较、结构比较、人物比较等。

关于教学方法的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有的从教师的哲学观上分,有的从师生双方活动分,有的按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分。比较法仅是教学方法之一种,对其类型的划分有不同意见是不足为奇的。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说来,所有不同形式的比较,实际上都是异同比较。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将比较法分为求同比较、求异比较、相似比较三种类型较为合适。相似比较究其实质也是求异比较,考虑到相似比较有其特殊性,故将它独立出来,有如将同义词分为等义、近义一样。

求同比较 这是将相同的知识,或性质相似的材料放在一块加以比较,使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如下一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教学时,教师将周作人的《书房》诗提供给学生[1]:

(一)

书房小鬼忒调皮,扫帚拖来当马骑。

额角撞墙梅子大,挥鞭依旧笑嘻嘻。

(二)

带得茶壶上学堂,生书未熟水精光。

后园往复无停趾,底事今朝小便长?

一加比照,学生极易明白:鲁迅的文章与周作人的诗作,反映了旧时书塾生活的枯燥乏味,体现了少年鲁迅们向往自由、追求欢乐的心态。

在文言文教学中,求同比较的应用更为广泛。比如,《狼》中有一句:“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犬”系词类活用。为了讲清这一知识点,教师罗列如下词语进行比较:蜂拥、林立、龟裂、狼吞虎咽。

《石钟山记》有句云:“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为了讲清动词“鸣”的使动用法,教师举出报刊上的例句:

风陵渡是个“鸡叫一声听三省”的古镇。(《中国法制报》1981年12月11日)

来自渤海之滨的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和著名歌唱家于淑珍一道南来演出,倾倒羊城观众。(《羊城晚报》1982年4月3日)

这种古今汉语的求同比较,实有一石三鸟之效,让学生加深了对范文的理解,此其一。其二,使学生明白古今汉语有相通之处,这对于消除文言文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极为有利。其三,对“古为今用”有实际的了解。

在复习课中,求同比较的应用更有其显著作用。

仍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但”,直观上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复习时,教师举出课文中的相同的句子加以比较:

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雁荡山》)

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失街亭》)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

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祝福》)

这是求同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比较,对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求异比较 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世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一见解早已得到人们的认同。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将这种差异揭示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求异比较是大量的、经常的、广泛的,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求同比较。

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不同事物的对比。《荷塘月色》有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教师将“美女”与“舞女”进行比较,其差异立即呈现出来:“美女”只是一种静态美,而“舞女”则是一种动态美。《孔雀东南飞》开头两句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师设计一问:可否将“孔雀”换为乌鸦?结论是明显的:有损于正面人物的形象。那么,将“大鹏”或“雄鹰”取代“孔雀”又如何呢?讨论的结果是:破坏了全诗的和谐统一。这种不同事物的对比,对于开拓思维,发展智力是大为有利的。

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

讲《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可以把鲁迅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对烈士的哀痛,对敌人的愤慨条分缕析,而最后给学生的印象不一定深刻。如果举出岂明(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一文[2],与鲁迅的文章加以比较,情况就大不一样。

岂明在文中说:刘女士是我的学生,“在见到刘和珍的遗体时,觉得十分可哀”,“好象看见我的妹子……好象是我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姐姐死了似的。”而鲁迅却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岂明说,他的哀感出于:“一是死者之哀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巧得很,鲁迅也有三点看法:“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岂明在文末说:“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而鲁迅却在收尾时奋力呐喊:“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种鲜明的对比,对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比较 从思维形式看,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分属于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而相似比较则介乎二者之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出事物的细微差别,的确有相当难度。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成功的相似比较,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同时也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

《驿路梨花》中,“我”和老余在山间小屋“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师:什么是盐巴、辣子?

生:不就是盐和辣椒吗?

师:完全正确。盐巴、辣子是云南、四川等地一些老百姓的口语,严格说来,似乎不那么规范,一般正规场合用得少。不信,你到省会豪华大酒店去,对宾馆小姐说:“这盘菜多放了盐巴、少放了辣子。”她们不抿嘴暗笑你“老土”才怪呢。课文中还有一个土里土气的词,同学们能找到吗?

生:菌子。

师:是的,菌子是蘑菇的方言说法。为了语言的高雅,把盐巴改成盐或食盐,把辣子改成辣椒,把菌子改为蘑菇,好不好呢?

生:不好,一点也不好。这好象不是哈尼小姑娘的话了。

生:一点也没有原来的韵味了。

师:是的。由哈尼小姑娘口中说出的盐巴、辣子、菌子,土则土矣,却土得质朴,土得亲切,土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就启示我们,为了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符合人物身份、民族习俗、地方特色的方言和口语……[3]。

“盐巴”与“食盐”,“辣子”与“辣椒”,“菌子”与“蘑菇”,本来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而教师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同中求异,读写结合,在极其相似中找出了细微的差别。

《荔枝蜜》中有如下一句:“喝着这样的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也许这话太普通、太一般了,多数语文教师会掉头不顾。而特级教师于漪却独具慧眼,她设计了下列比较句:

(1)喝着这样的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美(幸福)的呢。

(2)喝着这样的蜜,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3)喝着这样的蜜,你会觉得生活太够味儿了。

通过比较、辨析,学生理解到四种说法看起来差不多,但有高下之别。(1)(2)句与“蜜”无关,(3)句与“蜜”有些联系(“蜜”与“味”有关)。比较起来,还是原句最好:荔枝蜜是甜的,而生活又可以用苦、甜来形容,于是,荔枝蜜的甜与生活的甜就自然地联系起来了。“甜”成为一个拈连词语,使荔枝蜜与生活两种不同的事物沟通了。

于漪老师设计的这一组比较句,实在高妙!她引导学生在同与不同、似与不似之间寻寻觅觅,最终探究出语言的奥秘。

应当加以强调的是,这种相似比较,往往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如容易却艰辛。”看似随手拈来的比较句(词),往往花费了教师大量的心血。

二、方式

综观语文教学的实践,比较教学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借助于比较,让学生鉴别异同,从中找出事物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单篇范文的内部比较 一篇范文在手,只要教师细细研究,多加揣摩,往往能发现可以比较的内容。

《我的老师》一文中有如下两节: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式都急于模仿。”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教师挑出两个“默默地”,让学生认真辨析,仔细体会,结果自然是收获不小。同一词语,由于语境不同,其内涵也有别。前一个“默默地”,反映了孩子们对蔡老师的仰慕之情;而后一个“默默地”,则说明学生对老师的依依不舍。

再加研究,还可以发现本文可以比较的内容: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地依恋!”

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但除了称“她”以外,为什么这里又改用第二人称“你”呢?教师将这一问题挑明之后,自然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

不同范文的比较 从以往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看,实际上就体现了编者的“比较”意图。现行的多种语文教材,尽管在单元组合上较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编者的“比较”意识仍然很强。兹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4册第1单元为例,该单元选编了5篇文章:

故乡……鲁迅

有的人……臧克家

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

读后感两篇

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钱正英

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唐挚

表面看来,这一单元的组合不伦不类,既有议论文,又有小说,还有诗歌。但是,编者在单元提示中说得很明白:“……不仅一般记叙文常用到议论,连文学作品也常常用到。这个单元的小说《故乡》、诗歌《有的人》就是这样。与记叙中常穿插议论一样,议论中也常穿插记叙,这个单元的议论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读后感两则》就有不少记叙成份。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文学作品中的议论的作用,与议论文中议论的区别;还要注意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作用,是怎样与议论结合在一起的。”

这就清楚了!将内容不同、体裁不同的文章组合为一个单元,其目的就是为了比较:一是异中求同,二是同中求异。

在实际教学中,不同范文的比较往往突破了单元教学的范围。比如,将内容相同而文体不同的《爱莲说》与《芙蕖》比较,将体裁相同并且内容相似的《孔乙己》与《范进中举》进行比较,将内容相关而体裁不同的《截肢与输血》和《纪念白求恩》比较。

课外材料与范文的比较 所谓“课外材料”,其范围较为宽泛。诸如与范文相关的文章、作家的原稿、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文、学生的习作(包括已发表的优秀习作)、教师依据课文仿造的词句等等,都可归入其中。

《藤野先生》中一些内容,粗粗一看,没有多少讲头。可是,如果将作者的未定稿拿来比照,情形就很不一样了。例如:

原稿:问问熟识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修改稿: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详加比较,改句的优点就显现了:(1)“精通”与“时事”搭配更贴切;(2)“熟”、“识”、“时”声调相同,“识”、“时”、“事”声韵相同,“熟识时事”连续拗口,而改句则无此缺点。(3)“精通”含讽刺、挖苦之意,原句则无。

再如《最后一课》结尾部分的两种译文:

(1)“法兰西万岁!”

他仍然留在那里,头倚着墙,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课上完了……去吧!”

(2)“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从字面看,“不说话”当然是“话也不说”,但细加品味,语意并不一样。至于“呆”与“留”,其差异更是明显。一加比较,学生自然是肯定后一种译文。

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的做法也不鲜见。例如,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艾青的诗《绿》,杨朔的《香山红叶》与严阵的同名文章《香山红叶》,杨朔的《荔枝蜜》与秦牧的《花蜜与蜂刺》、叶圣陶的《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与同一作者的《习惯成自然》,都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不难理解,教师的知识积累愈丰厚,所收集的课外资料愈丰富,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就愈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方法

叶圣陶先生有言:“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虽说是教无定法,但毕竟教学有法。就目前情况而言,探讨比较教学法的文章不少,但研究其具体方法的却甚为罕见。而耕耘于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的实践,为我们研究比较教学的具体方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近几年来,笔者研究了数百个比较教学的典型课例。下面,拟对比较教学的具体方法作一探讨。限于篇幅,这种探讨只能是初步的、简略的。

扩增法 这是给范文增加某些内容,再与范文进行比较。恰到好处地运用此法,对于学生理解范文的长处,是很有好处的。

《天山景物记》一文,在描述天然湖的美景时,有如下一段:“传说中有这么一个湖,湖水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这里隐藏着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详写哈萨克少女的传说?假如由你来写,将不幸的传说描绘得非常具体,效果如何呢?比较一详一略两种写法,学生最终明白了:本文主要是表现天山景物的奇丽和边疆牧民的幸福生活,如果把少女的不幸传说描绘得太具体,就会给美丽的天山景物蒙上悲凉的色彩,这就破坏了全文欢乐的主调,影响文章的和谐。

该文还有这样一句:“这象征着哈萨克族不幸的湖,今天已变为实际的幸福湖。”如果给“幸福湖”加一“的”字,使“幸福的湖”与“不幸的湖”对称,情形如何呢?一加探究,学生就明白了一个小小的语言音律方面的奥秘:加“的”,整句话变得拗口、难读。

删节法 此法运用较多。教学时,教师有意删去范文中的某些内容,然后进行比较,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夜走灵官峡》一文有如下一节:

“屋里怎么没人哪?”我一边说,一边抖着大衣和帽子上的雪。坐在那里的小孩扭转头,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我,说:“叔叔!我不是个人?”他站起来背着手,挺着胸脯站在我跟前,不住地用舌头舔着嘴唇,仿佛向我证明:他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个很大的人。

师:去掉“背着手”、“挺着胸脯”、“用舌头舔着嘴唇”,不是更简洁吗?

生:不行,去掉这些,成渝的活泼可爱就表现不出来。

生:成渝想装大人却又装不象。去掉了“背着手”、“辞着嘴唇”这些内容,就没有这一逗人可爱的形象。

师:删去”“忽闪忽闪地”又怎么样?

生:也不行。成渝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才显出他的机智。

师:哦,怪不得你也“忽闪忽闪”着眼睛,原来你也挺机灵的呀!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课例中,尽管教师表面形式上是用提问法组织教学,但其实质显然是比较教学。教师有意删去最关键的一些字眼,形成参照物,轻松自然地完成了这一内容的教学。

换位法 有时候,教师将课文内容变换一下次序(词序或句序),于是,立即与原文形成了比较。

《故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里,教师只要将“迎”、“飞”两个动词挑出来,让它们互换一下位置,学生便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增长知识。

优选法 教师(或师生)对某一教学内容提供多种答案,让学生从中选以最佳的一二种。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鉴别能力。

《荷花淀》中,水生告诉妻子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武装队伍,这时,妻子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话说得很得体,但学生要真正理解并不容易。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比较句:

原句:你总是很积极的。

比较句:

(1)你总是这么积极!(略含责备)

(2)你也太积极了。(含不满)

(3)天底下就算你积极!(含讽刺)

这样,学生就较为容易地理解到:水生嫂的话,既有对丈夫的褒扬,更充满了对即将参战的丈夫的依恋。

示错法 近年来,在进行比较教学时,许多优秀教师热心于此法。为了把课教活,教出味道来,教师有意“出丑”,目的是树立对立面,自造参照物。比如,教《白杨礼赞》,教师绘制一幅白杨图,有意将白杨画得与课文内容相佐;文言文翻译时,教师在关键处故意漏译、误译……

下面是典型的一例。

《石壕吏》开头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教师说,我觉得杜甫这首诗开头并不好,我另外设计了一个开头:暮投石壕村,主人待客忙。老翁备酒席,老妇忙献樽。忽闻犬吠急,悍吏夜捉人。

学生饶有兴味地到课文中寻找答案。结果发现,这一开头并不好:(1)不真实。既然诗中说老妇“出入无完裙”,又怎么可能有钱备办酒席呢?(2)太罗嗦。写了六句才入题,远不如原诗开头简捷明快。

图表法 教学时,将有关内容列表进行比较,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故乡》一文:闰土形象

服饰

外貌

印象少年

小毡帽

紫色的圆脸

小英雄

银项圈

红活圆实的手中年

破毡帽

脸色灰黄

木偶人

极薄的棉衣

手似松树皮

这种比较,给学生的印象显然是鲜明而强烈的。

举例法 举例法是语文、历史等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与比较法是平列的。而比较教学中所用的举例法,与通常意义上的举例有别,即是说,其目的不在于诠释,而在于比较。

《荷塘月色》有如下两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通感修辞格的运用。为了讲清这一知识点,教师举出二例:

歌声很甜。(以味觉喻听觉)

睡得正香。(以嗅觉喻视觉)

学生由此理解到,文中第一句是以听觉喻嗅觉,第二句则是以听觉喻视觉。

不难理解,教师所举“歌声很甜”、“睡得正香”二例,并不能直接解释、说明课文中的两句话,学生只能通过比较,举一反三,才能真正接受“通感”这一新知识。

综合法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学方法的概念总是综合的。懂得这一点,在实际过程中就不会人为地把各种方法割裂开来。”这一论断,完全适用于比较教学法。

“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勤务员》一文的点睛之笔,归纳全文时,教师有意将这句话板书为“利用机会为人民服务”。

生:老师,您写错了,是“寻找”,不是“利用”。

师:不是差不多吗?

生:“寻找”机会,说明雷锋为人民服务是主动的,而“利用”机会却是被动的。

师:说得真好!(改正板书)

生:老师,您还漏掉了“一切”。

师:呵?“一切”非要不可吗?

于是,师生一块探讨“一切”的作用:从时间上看,雷锋为人民服务不管出差不出差;从气候条件看,雷锋为人民服务不计睛天雨天;从服务方式看,雷锋助人为乐不分出钱出力……

这无疑是成功的比较教学。从总体看,教师运用了示错法(板书错误),而这种示错又是由易词(将“寻找”改为“利用”)和删节(漏书“一切”)构成的。

“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吕淑湘语)比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有其广泛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在比较中求得真知,在比较中发展智力。笔者认为,对于比较教学法,应该进行系统的总结,应该从新的视角,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收稿日期:1996-12-30

注释:

[1]周作人:《知堂杂诗钞》。

[2]《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1册。

[3]《语文学习》199年第8期。

标签:;  ;  ;  ;  

比较教学法初探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