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角、大智慧——幼儿园大班益智区创设之我见论文_虞莎莎

小区角、大智慧——幼儿园大班益智区创设之我见论文_虞莎莎

阮市镇中心幼儿园 浙江诸暨 311826

摘要:幼儿园应当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区域以游戏为主,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自主的、自由的发挥想象。

关键词:幼儿;区域;益智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爱、最自主的一个游戏活动,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大胆的进行创设。其中益智区是所有区中最能够体现孩子个体差异的一个区角,也是最具有挑战和探索性的一个区域,对于幼儿来说,探索性区域活动充满了挑战、惊奇、疑问、尝试、发现,孩子们可以通过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中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去寻找正确的方法和答案。

一、更新材料,合理投放

(一)共同讨论、选择游戏

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关乎于幼儿的发展,材料的选择应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大班幼儿对于游戏的选择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能主动发起活动或者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投放选择中,我让幼儿在活动谈话中来了一个“你说我说”大讨论的游戏创想活动,把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用简单的简笔画图案进行记录,然后进行择优入取,把最好的游戏,最适合幼儿的游戏带到我们的游戏区中,孩子们在讨论中,积极踊跃,大胆创想,为我们的游戏增添了不少色彩。

如:金晟霄小朋友在家经常和爸爸下翻翻棋,他对棋类游戏比较感兴趣,他一提出,就得到了很多孩子们的认可,可是棋类游戏要怎么样的形式才能适合小朋友玩,但是棋肯定不行,材料的投放要怎么样才适合我们小孩子,这时我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不认识字,那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这些字宝宝,把他们带到我们的游戏中来”,问题一出,孩子们纷纷动起了小脑筋,周思妤小朋友第一个举手发言:“可以那些不认识的字改成图片”,接着何一禾小朋友也积极的发言:“可以把他们改成数字”,孩子们的答案层出不穷,最后我们把孩子们最受欢迎的两种整改方式记录到了记录表中。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孩子们的活动材料,孩子们感兴趣,也能提升材料的操作量。

(二)制定规则、投放游戏

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在幼儿的游戏中,如果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可言。所以选择好游戏后,就是制定游戏规则,每一个游戏的难易不一样,我们必须从幼儿出发,去制定适合孩子们的游戏规则,所以,我们在制定幼儿每一项游戏规则都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片和文字结合来制定,但是,发现文字图片贴在墙面上,似乎只是起到了一个摆设装饰的作用,并没有引起孩子们真正的注意,经过观察和研讨,我们决定将这些图文结合的规则做成一个个挂饰,贴合的挂在每一个游戏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们观看和发现。

二、幼儿游戏、教师观察

(一)幼儿游戏,更进难易

每个孩子的游戏水平发展发展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游戏的投放都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根据幼儿的讨论,我们选出了纸牌游戏、数字翻翻棋、去做客等不同难易程度的游戏,孩子们游戏时很投入,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孩子游戏能力较强,对游戏的理解也就很快,有些孩子的游戏能力稍微偏弱,所以,根据孩子们游戏的层次,我们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游戏,可以以强带弱或者强强联手等合作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游戏潜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案例:

实录一:

区域活动时,萱萱和鑫如选择了数字数字比大小,一人一色,两个人一开始玩的很起劲,你出一个我出一个,谁大把谁的数字吃了,两个小朋友对数字的大小很明确,游戏进行的很顺利,过了一会萱萱似乎失去了耐心,开始对游戏建立新的规则,一个人出两个,鑫如一开始不同意,可是萱萱坚持,也只好顺从,两个数字对比产生了相应的难度,鑫如的反应稍稍慢了一点,萱萱就主导了整个场面。

实录二:

对先前游戏增加了走翻翻棋方式的很快就吸引了萱萱和鑫如,对规则明确的萱萱很快就熟练了整个游戏,鑫如虽然对数字的大小掌握很明确,但是对游戏规则的体现还稍微弱一点,于是,萱萱就帮着鑫如一边玩一边熟悉游戏规则,这次增加游戏难度后,萱萱明显有了挑战,游戏的持续比上次长了很多。

分析:

在这两次游戏中,萱萱对于数字的熟知和游戏规则的掌握很快,并且能够在游戏中加入自己的规则,鑫如对数字的掌握很明确,对游戏的坚持性也很好。

数字的大小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比较简单,所以第一个游戏对于想要有挑战性的萱萱来说玩了一会就没了坚持性,鑫如对于游戏规则的掌握较慢,所以对游戏的兴趣也就持久一点,萱萱能够在游戏中进行创新而不是放弃游戏,也是值得表扬的,对于加深难度后的翻翻棋,鑫如对游戏规则理解较慢,萱萱能够耐心的一起玩,一起帮助,合作游戏,的确很棒。

(二)教师观察、随时记录

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对同一个游戏,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却不尽相同。在游戏互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也很重要,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该如何指导,什么时候指导,在游戏实施后,我们总结出,教师的对于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指导不宜过多,在指导过程中多以同伴或者游戏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指导,更多的要以观察为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在进行指导。

如:多多和萱萱在纸牌游戏,两个人对比纸牌的大小进行对比竞赛司令游戏,游戏中,多多对于纸牌中出现的JQK存在疑惑,不知道是哪个大哪个小,萱萱先是思考,然后直接把这张牌拿到篮子里说:“遇到这样的牌我们不要了,放到篮子里好吧”,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我直接的进行了干预,告诉了萱萱和多多,哪一张大。事后我进行了反思,如果我把这个作为一位问题,让孩子们自行讨论或者带回家,这样会不会更好,这样的干预不仅打扰了孩子们的游戏,还固定了孩子们的思维,或许他们有更好的办法。

益智区虽具有探索性,但主要在于材料要有层次性,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观察和更新,只有不断的更新材料,添加新的知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进行投放,孩子们才有机会得到提高得到更好的发展,孩子们只有真正的参与游戏,才会有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M].江苏出版社,2002.

[2]崔灵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年12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03-01.

论文作者:虞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小区角、大智慧——幼儿园大班益智区创设之我见论文_虞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