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对策论文_杨亮,马飞月

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对策论文_杨亮,马飞月

杨 亮 马飞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一科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不断加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的热点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老年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健康保健对策。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保健对策

随着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老龄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老年人的健康保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生理机能的减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会逐年下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呈上升的趋势,必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为使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必须采取一些适当的、切实可行的健康保健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1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1.1躯体健康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躯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其中慢性病是困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常见的问题。大多数的老年人,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2],这些慢性病大多病程长、预后较差,对身心健康均有较大影响。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可能对因疾病引起的躯体上的不适及疼痛感觉更为敏感强烈,而且更易由疾病引起心理变化,因此慢性病对其生沼质量的影响更大。相关分析亦表明[3],有无慢性病对老年人的幸福度有重要影响。

1.2人身安全问题

老年人本身即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财产生命安全方

面都迫切需要特殊保护。骨折、烧伤在老人家庭的发生率极高。有些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经常会不小心跌倒或烫伤,这对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近年来,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在老人家庭中也时有发生[4],而老人独死家中的事件也屡见报端。老年人在生活中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警惕和关注。

1.3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家庭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老年人的精神依托空缺,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退休、疾病、空巢老人的内心无所养,这将必然引起老人生活幸福感下降,负面情绪困扰,严重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最终导致生命质量的全面降低。子女因工作和家庭繁忙,常年与老年父母分居或情感分居,空巢老人的生活单调乏味,情感沟通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独居丧偶的空巢老人更显突出[5]。养老设施的不完善、老人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等因素致使老人娱乐社交活动受限,正常情感得不到表达,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宣泄,从而导致老人抑郁、惆怅、孤独、寂寞及行为退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等一系列的状态,甚至诱发老年痴呆、老年性抑郁症等老年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6-8]等。

1.4适应能力问题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项机能都逐渐衰退,这样老人往往感到自己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和心理的平衡失调,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可预测的风险或疾病时,往往难以自理[9]。老人退去工作岗位后,与社会人群接触日益减少,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进步相比逐渐陈旧化,致使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1.5睡眠异常的问题

老人上了年纪,睡眠质量会大大下降,很多老年人晚上会睡不着,出现失眠的情况。这可能与他们内心比较孤独、担心出门在外的子女有关,也可能与他们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对于那些丧偶的、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他们操的心会更多,内心更有压力,这些都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2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对策

2.1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

社区在加强慢性病的监测,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社区医护人员的作用,积极开展有关慢性病的健康教育,这是改善老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健康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城乡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等来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适当的形式。做好健康教育,经常安排医护人员对老人集中进行疾病知识讲座宣传讲解.使老年人具备常见的一些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等知识。同时,指导老人有规律地生活,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意义。

2.2多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组织一批有心理咨询服务特长或喜好的志愿者,参与队伍中,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通过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心理辅导,让老人学到了保持心理平衡的思维方式与技巧;学会了如何与家人、朋友、邻里营造和谐氛围的方法;学会了如何重拾自信,展现自我价值,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老人融人活动中,表露出自己的心声,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从而降低内心的压力。同年龄段的老人们互相倾诉,成为朋友,互相支持,让老人有了一种归属感,从而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2.3保持与社会接触,丰富晚年生活

老年人应积极走向社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晚年牛活,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具体方式有:①积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跳舞、书法绘画等,不仅能丰富晚年生活,也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②多为别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如向年轻人传授生活阅历和经验,也可通过社区建立老年人互助小组,提倡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服务,健康老人为体弱老人服务,从而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优势互补[10]。③有条件的老年人,可通过学习互联网、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新知识,随时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可更好地保持与子女的联系。④对于身体状况允许又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可通过再就业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可以从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促进心身健康。

2.4加强老年人自我健康护理意识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和健康促进活动,以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及心理疾病的预防为主,围绕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展开疾病防治、心理保健和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教育。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与其心理问题和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要引导老年人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平衡膳食营养结构,定期锻炼运动,不酗酒,不嗜烟,充足睡眠,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并且定期做身体检查,及早发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适时调节改善自我的心理健康,提高生命质量[11]。

2.5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告诉老年人要早睡早起,限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在l h 左右,以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稳定情绪;做好睡前准备,如漱口、梳头、温水泡脚、开窗通风等;睡前进食有助睡眠的食物,如喝热牛奶、吃大枣等;睡前不饮咖啡、酒、浓茶或大量水及服利尿剂;进行放松训练,如气功、太极拳、肌肉放松训练等[12]。

2.6饮食的保健

要保持平衡膳食,做到饮食不贪(不贪肉、不贪精、不贪硬、不贪快、不贪酒、不贪吃、不贪热),减少热量供应,少吃糖和盐,多吃高蛋白和蔬菜水果,注意补钙;食物要香、好、杂、少、细、松、软、烂、淡,温度适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12]。

3小结

在老龄化的社会中,社会和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老年人,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指导老年人纠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避免危害身体健康的事情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愉快幸福地安度晚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克,俞卓伟,马永兴.老年人健康保健的自我管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91-4593.

[2]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空巢老人生活方式及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1):72一74.

[3]吴永琴,余昌妹,姜丽萍.温州市区空巢老人幸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3):63一65.

[4]王 颖,何国平.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100-102.

[5]吴永琴,余昌妹,姜丽萍,等温州市区空巢老人幸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3):63-66.

[6]莫丽萍.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4):1028-1029.

[7]李金 晏,张 文 谦,王 伟 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0):112-113.

[8]林婉丽,郑 萍,张淑萍,等住院空巢老人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6):31-32.

[9]杨浩杰.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2001,(8):279-281.

[10]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J].人口与经济,2005(2):62.

[11]贾利利.我国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健康保健对策[J].预防医学,2013,7,(9):16-17.

[12]胡银辉,胡丽萍.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保健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64-65.

论文作者:杨亮,马飞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2

标签:;  ;  ;  ;  ;  ;  ;  ;  

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对策论文_杨亮,马飞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