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思考论文_李旭欢,葛阳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思考论文_李旭欢,葛阳

商洛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陕西省 726000

摘要:我国的乡村景观正处于从传统阶段到现代阶段的过渡期,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所以乡村景观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乡村景观的发展受到阻碍。在追求美丽乡村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乡村景观的建设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和专业知识相结合,进一步分析在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地域性园林景观建设,提出了优化乡村生活环境的措施,为相关建设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必须按照科学性和时效性的原则,利用试点村庄带动其他村庄建设,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乡村类型。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环境的改善、环境内涵的提升,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无不贯穿了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因此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乡村景观概述

在农耕文明的影响下,乡村景观应运而生。从出现至今,乡村景观不断发展变化,不过真正把乡村景观当做研究对象来探究的还是在近代。在各个行业里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从景观生态学的层次加以分析,乡村景观的组成部分包含了村落、水体植物、动物和农田等,是一种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从旅游学的层次来看,乡村景观是一个系统的空间结构体系,其中不仅有乡村聚落空间,还有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共同影响,共同作用,具有一定的旅游意义。另外,从环境资源学的层次分析,乡村景观不仅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还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其功能比较丰富,是一种景观综合体。通过探究不同学科对乡村景观的影响,探析乡村景观的不同状态,结合专业化的知识,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总结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对于乡村景观来说,它是通过乡村景观的多个要素,整体设计乡村景观,实现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维护,提高乡村景观的价值。

2.乡村景观中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缺乏系统的规划,园林格局缺乏秩序

在21世纪以后,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视力度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里却常常出现园林景观的“批量化”生产,由于规范具有统一性导致乡村景观规划缺乏艺术性和乡土性。根据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大约有64%的村庄制定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这些规划没有按照当地实际状况合理规划和设计,缺乏灵活性,单纯的生搬硬套,导致很多规划内容相似,不利于合理规划乡村园林发展。

2.2城市化景观成为行为标准,乡土化意识薄弱

从我国现在的乡村建设可以得知,我国的城市化趋向越来越强,乡村生态景观逐渐恶化,园林建设重视力度不足,一些伴随着乡村发展起来的文化积淀逐渐衰落,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是因为我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问题。我国的乡村生态建设逐渐呈现出“城市包围农村,农村走向城市”的总体态势,严重缺乏乡土化气息,园林设计上缺乏合理性。

2.3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

我国的乡村总体发展状况比较落后,所以乡村的环境景观和城市环境景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设计乡村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到构成乡村景观的部分,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特点,不能单纯的抄袭城市景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单纯的模仿城市景观建设模式,必然会导致乡村景观脱离农民生活,不利于地域性园林景观建设

2.4对园林景观的生态性重视力度不足

我国的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不过,在建设乡村景观时因为缺乏设计的合理性和规划的合理性,导致在乡村景观建设时结构失去平衡,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发展。另外,因为资源开发不合理,加上布局混乱,所以乡村生态环境会受到影响。在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时,笔者到农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大部分农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都缺乏合理的设计,在进行园林建设时改造传统的地形地势,破坏了传统的生态结构,也损害了传统的稳定群落结构,而这些结构一旦破坏是很难轻易恢复的。所以,在设计村镇景观时,必须加大对生态稳定性的保护力度,尽量不改变传统的生态环境,在这一前提下设计乡村景观,按照“反规划”的原理合理规划乡村园林,尽最大努力保护乡村生态。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营建模式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得知,我国的乡村园林建设不管是在设计环节还是建设环节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通过和美丽乡村村镇景观设计状况相结合,进一步分析了建设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设计模式。

3.1加大对乡土情怀的重视力度,体现区域特性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外的园林景观设计对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乡村的园林景观通过模仿城市景观建设,实现乡村园林景观的发展。综合来看,在设计乡村园林景观时,一方面要和游客村民的审美观相契合,还要满足乡村环境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营造乡村园林景观时,一方面要使设计和乡村环境相适应,另一方面还要和乡村周边设施相符合,通过对乡土植物的合理使用,充分反映出其地域特色。利用艺术手法,实现地域环境乡土特色、区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反映园林景观的乡土性和地域性,实现乡村园林景观的存在价值。

3.2通过就地取材,简化维护管理园林景观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园林景观的成本最小化。通过分析我国乡村园林景观的材料状况可以得知,在选择材料时要遵循施工便利、购买简单和效果良好的原则。在建设初期,这样的材料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因为缺乏地域特色,加上对工业化原料使用过多,所以会导致后期维护成本提高。综合种种因素可以得知,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实施就地取材,把外来材料放在辅助地位,一方面可以反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控制维护成本。

3.3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充分反映生态理念

由于城市化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政府相应的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积极引导一些高排放,低产出的企业向城市郊区、乡村迁徙,这样一来,乡村环境遭到破坏,又因为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使用了很多农药,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笔者通过走访农村,对乡村建设进行实地考查,认为要在目前的乡村园林景观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加大对景观设计各要素的环境净化、微生物的分解功能重视力度,不断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举例来看,通过使用具有地域性的乡村植物,进一步改善乡村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4.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前景

通过分析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得知,尽管我国对其重视力度加强,但是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方法,所以要加大对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理论、设计动态、乡村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建设乡村园林景观,有利于推动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

5.总结

综合来看,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农村生态景观和园林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要想加强地域性乡村园林建设,就要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加大对生态理念的重视力度,合理选择材料,保护生态环境等。通过乡村景观建设,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拓展旅游业对乡村产业结构的作用,文章正是以此为基点进行论述,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思考。

6.参考文献:

[1]冯淑华,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

[2]刘滨谊,王运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02(5).

[3]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1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J].城乡建设,2002(8).

论文作者:李旭欢,葛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思考论文_李旭欢,葛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