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思成在建筑方面的影响及当代中国寺庙建筑的创新与发展论文_上官亚莉

浅析梁思成在建筑方面的影响及当代中国寺庙建筑的创新与发展论文_上官亚莉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梁思成先生的学术实践研究对我国的建筑史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前后有何变化?梁思成为什么加入自己一度拒绝的中国营造学社呢?现代的施工技术和新型的建筑材料能否用于古建筑的修缮工程?当代的中国寺庙建筑有没有创新与发展?围绕着这几个问题,本文结合梁思成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梁思成在建筑方面的影响和他主要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梁思成;古建筑;建筑设计思想;民族形式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上个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在建筑史研究、建筑教育、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1924年到192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回国后先后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普林斯顿大学授予梁思成博士学位时这样评价他:“一个创造性的建筑师,同时又是建筑史的讲授者,是中国建筑的历史研究和探索方面的恢复者,保护建筑遗存的领头人。”

梁思成先生在的设计思想和教育理念先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时,他的设计思想主张循序古典主义和历史主义原则,十分注重艺术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梁思成先生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理念运用到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教学工作中,采用学徒制度和设计竞赛制度,着重强调艺术教育和设计能力方面的培养,渐渐地向艺术和技术相互结合的方面发展。战后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梁思成主张放弃当时的比较传统的学院派的教学方法,从而转向包豪斯的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他认为包豪斯的思想更加符合战后中国的发展需求。新的课程方案中包括造园学系、工业艺术系、建筑工程学系等课程设置,并且把建筑专业的学制改为五年制。在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民族形式”下的新建筑的过程中,梁思成的设计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从以往对“大屋顶”建筑的批判态度转变为肯定的态度,这一态度的转变也使得他在后期的建筑设计活动中产生了矛盾。

梁思成为什么加入自己一度拒绝的中国营造学社呢?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主要有三个原因:(1)、当时林徽因生病需要长期在北平修养;(2)、由于当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东北大学中止办学;(3)、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的发展状况相对比较稳定,有助于梁思成先生专心研究中国古建筑,给梁思成先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平台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学术空间。中国营造学社在梁思成的加入后,发现了许多重要的中国古建筑,对研究中国建筑史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对蓟县独乐寺的调查和五台山佛光寺的调查对中国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蓟县独乐寺的调查成果在国内外的建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方向,这次研究深入探索了古建筑的设计规律,超过了当时欧美和日本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提升了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信心。五台山佛光寺是当时发现的中国唐代木结构建筑,从中梁思成认识到木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也打破了日本学者断言的中国境内已无唐代木结构的谣传。

梁思成为什么要保护中国古建筑?中国的金石书画历朝历代收到大家的重视,唯独建筑出自工匠手中得不到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古建筑在记录历史和民族精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从艺术史的角度对中国建筑的新认识。大多数的古建筑在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同时对古建筑的记载也寥寥无几,这就加大了对古建筑保护的难度。梁思成先生认为对于古建筑的修复,必须在尊重历史和保持建筑物原模样的前提之下来进行修复。在曲阜孔庙的修复中,梁思成建议可以将现有的力学知识和新材料的认识用来补救建筑在结构上的不足,在外观上,维持孔庙原有的外形,在结构上,可以按照现代的机构工程方法进行修正,弥补古代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上的缺点。

梁思成先生在建国后主要的建筑设计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大和尚纪念堂以及建国后对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过程中,梁思成设计了八个方案,最后得出结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中碑体不宜和放在高台上,而在高台的下面也不提倡开洞,碑身应该用几百块石头砌成。

鉴真大和尚纪念堂在法净寺内东北部,北部布置纪念堂,南沿上布置碑亭,周以回廊,形成一个庭院,亭内树立一座卧碑。纪念堂和碑亭构成的轴线,在纪念堂的中线上。在斗拱样式的运用上,没有选用唐代建筑的批竹昂,而是选择了金堂运用的方头昂,这样的做法也象征了中日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

建国后对于城市规划梁思成也有独特的见解,北京城在古代的建设中是在南北中轴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左祖右社的格式,配合前朝后市的形势来建造。对于北京城的改造,一部分人主张拆,一部分人主张保留,梁思成建议保留整个北京城,他建议把城墙上面的全部面积整理出来,尽可能的发挥其特长,可以把城墙改造成一个公园,在城墙上设计花池,栽种花草,设置公园椅,每隔若干距离的敌台上可建凉亭,供人休息。由城墙或城楼上俯视护城河与郊外平原,远望西山远景或紫禁宫殿。它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

在梁思成先生设计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当代寺庙建筑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南京大报恩寺的重建规划中,将整个景区规划为遗址公园区、大报恩寺庙区、大报恩寺塔区、庙市商业区四个区域,其中建造了轻质的九层塔,规模和外形与原塔相似,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在遗址上空,地梁的落脚点在原塔遗址的外侧,既减少了对遗址的破坏,又起到了保护地宫的作用。在塔的材料上运用轻钢和玻璃建造,运用新型的结构和材料,在传承民族性的同时,又有所发展。

梁思成先生的设计思想与理论著作,代表了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对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探索,他的建筑思想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得到验证,他的设计思想和理论著作在现代的仍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林洙编.大拙之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1

[2]梁思成著.林洙编.古拙 梁思成笔下的古建筑之美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1

[3]梁思成著.梁思成 谈建筑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9

作者简介:上官亚莉(1994.12.23-);女;汉;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论文作者:上官亚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浅析梁思成在建筑方面的影响及当代中国寺庙建筑的创新与发展论文_上官亚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