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护理分析论文_杨素坚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外科 广西 钦州 535099)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运用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尿残余量少,且自行排尿时间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患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可以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尿潴留;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腹部手术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231-02

腹部手术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术式,但是患者术后也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尤其是尿潴留较常见,急性的尿潴留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如腹痛腹胀加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情绪不安等。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影响患者身体恢复[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时,通常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但是少有获得满意效果。因此,本文探讨了腹部手术后尿潴留运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临床价值,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4~70岁,平均(46.5±17.4)岁,其中54例为男性、44例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的性别比、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区别(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会阴冲洗、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1)穴位按摩:运用拇指对患者的气海、关元以及中极等穴位进行按压,控制好时间,一般为3~5min,然后对会阴部、下腹进行按摩,使患者产生尿意,有助于排出尿液;(2)艾灸护理:选择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以及天枢穴对患者进行艾灸,即将艾条点燃后,放置在灸盒内,再在患者的关元穴、气海穴或中极穴、天枢穴上放置灸盒进行熏灸,掌握好熏灸时间,通常为15~20min。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时,应该在艾灸箱和机体皮肤的交接处放置治疗巾,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并且施灸的过程中,一旦患者主诉出现灼热感,并且不能耐受时,应该及时停止艾灸;(3)穴位敷贴:①应用特制中药配方(含主要成分为吴茱萸、商陆、桂枝等),取其粉剂适量,直接外敷于神阙穴位,注意观察排尿时间,快者约10分钟左右,慢者约1 小时左右逐渐开始自行排尿。②将葱叶洗净后捣碎,在患者的神阙穴处均匀敷上葱叶渣,再将一层专业塑料薄膜覆盖在葱叶渣表面。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的各项指标,包括自主排尿时间和残余尿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膀胱充盈程度改善明显,可以自行排尿,且残余尿量<50ml;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能够自行排尿,且残余尿量<100ml;③无效:临床体征和症状无改变[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分析,运用t和χ2分别检验组间计量与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2例无效、10例有效、37例显效,治疗有效率为95.92%;而对照组12例无效、25例有效、12例显效,治疗有效率为75.5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的自主排尿时间和残余尿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尿潴留是腹部手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还会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可能诱发病情变化,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因为术后神经系统调节紊乱、紧张、焦虑心理以及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患者的膀胱括约肌处于充盈、收缩状态,使患者不能自行排出膀胱中存储的过量尿液,使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并且对预后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患者中,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痛苦和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时,常见的护理方法有腹部热敷、听流水音以及冲洗会阴部等,诱导患者出现排尿欲望,但是往往少有获得满意疗效,并且还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加重病情。中医学上将尿潴留划分为“淋浊”、“癃闭”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膀胱毒变、病变堵塞以及气血不畅等有关,有报道显示,根据上述病因,采取药贴药浴、敷足脐疗、穴位按摩以及针灸等中医技术,能够使膀胱血管的血液循环状况得到改善,并且发挥缓解潴留、通便利尿以及消炎止痛的功效。穴位按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医手法,通过对患者的关元穴、中极穴、气海穴以及三阴交穴进行按摩,然后轻轻按摩会阴部、下腹,能够合理调整患者的下焦经气,使膀胱的气化功能增强,对患者产生尿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患者顺利排尿[3]。同时,对患者的中极穴和天枢穴进行艾灸,能够发挥通调三焦、培补元气、行气利水、温阳固肾、通利小便之功效,可以对逼尿肌收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括约肌的协调能力提高,恢复膀胱压力,从而改善膀胱整体收缩力[4]。此外,应用特制中药配方粉剂外敷于患者的神阙穴,吴茱萸能够温中,止痛,理气,商陆能够通二便,泻水,散结,桂枝能够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入心,肺,膀胱经。又或者运用葱叶渣外敷患者的神阙穴,可以发挥温通经脉、调理气血之功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这一结果与付俊[5]、姜华奋[6]研究报道一致,提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运用在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患者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腹部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而实用,确实能够使治疗效果提高,使患者残余尿量减少,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余艳芳.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3(20): 211-212.

[2]尹海英,刘平.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探讨[J].中外医疗,2014,10(12):174-175.

[3]陈海龙.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探讨[J].光明中医,2016,09(8):1330-1332.

[4]燕凤秀.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07(12):1257-1258.

[5]付俊.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尿潴留的中医护理干预[J].中医药导报,2014,20(6):130-131.

[6]姜华奋.中医护理对脊椎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及并发症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4):799-800.

论文作者:杨素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护理分析论文_杨素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