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液质联用检测分析论文_王芹,宋鑫,王露

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 应用液质联用(LC-MS/MS)技术,建立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定量检测方法,对市场中的农产品进行分析。方法 样品粉碎后经乙腈水(84+16)提取,不经免疫亲和柱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过0.22μm滤膜。滤液经反向C18柱分离,以0.1%甲酸水-甲醇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4种黄曲霉毒素。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4种毒素在各自的定量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0,回收率>80%,且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相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灵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关键词:液质联用技术;农产品;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饲料,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1]。 目前已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共二十多种,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B1的毒性最大。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中,直接或间接进入人类食物链,结构也比较稳定,在食物的热加工过程中都不易被破坏[2-3]。黄曲霉毒素有极强的致癌性[4-5],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

目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常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6]、酶联免疫吸附法[7]、二维薄层色谱法[8]、高效液相法9]。薄层色谱法操作繁琐、而且有机试剂用量大、污染严重、灵敏度低、定量差、耗时长;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使用荧光检测器,样品需要在柱前或柱后进行衍生,分析时间较长、步骤多、损失不易控制;酶联免疫吸附法虽然前处理过程简单,但特异性差易出现假阳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 /MS)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好、不需要衍生化等优点,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将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这两种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对很多种类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目前国内对真菌毒素的HPLC检测多侧重于采用免疫亲和柱或多功能净化柱的方法进行样品净化,但在净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待测组分的损失,同时各种纯化柱的价格昂贵,无法重复使用,检测成本高[10]。本研究应用HPLC-MS /MS法,通过优化样品提取方法和色谱质谱检测条件,建立一套可以对多种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 同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简便、快速方法。

1 仪器与试材

1.1仪器与设备

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API4000串联四级杆质谱仪(美国AB公司),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超纯水发生器(美国LABCONCO公司);高速电动匀浆器(FSH-Ⅱ型);TGL-16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湘仪);氮吹仪(美国TECHNE);电子天平(感量0.0001g,梅特勒);DIKMA氨基固相萃取小柱;食品料理机(欧科)。

1.2 材料与试剂

大米、花生、玉米粉(渣)、芝麻、面粉市购。黄曲黄曲霉毒素标准溶液,AFB1 2.0μg /ml,AFB2 2.0 μg /ml,AFG1 2.0μg /ml,AFG22.0μg /ml(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编号SB05-195~198-2008,批号1405);甲醇、乙腈(色谱纯,德国,Merck);醋酸铵、甲酸(色谱纯,美国,Dikma-Pure);超纯水(由超纯水发生器产生)。黄曲霉毒素净化柱(美国,LCTech)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Agilent Poroshell120ec-C18 色谱柱(2.1 mm×75 mm,2.7 µm);流速0.3 mL/min;柱温:35℃;进样量:2 µl;流动相A-甲醇,B-0.1% 甲酸水溶液(pH 3.0)。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2.3 混合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吸取黄曲霉毒素标准溶液各250 μl,混匀,4℃保存备用。

2.4 样品处理

称取2.0g 粉碎好的样品置于100mL 离心管中,加10mL 乙腈- 水溶液(84:16,V/V),浸泡20分钟,高速匀浆3min,5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取1mL 上清液氮气吹干(室温),残渣准确加入1 mL甲醇溶解,用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2.3”项下的混合标准品溶液,加甲醇分别配制成浓度为的0.01,0.05,0.1,0.5,1.0,5.0,10.0,20.0μg /mL 的混合标准品溶液,按上述色谱质谱条件注入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可见4种真菌毒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检测限(LOD)、定量限(LOQ)和精密度

取中间浓度的混合标准品溶液,按上述色谱质谱条件注入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以3N /S 和10 N /S 的信噪比分别测得四种黄曲霉毒素的LOD 和LOQ。再连续进样6次,记录各峰峰面积,计算精密度,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经济、简便、可靠的方法检测农产品中4 种黄曲霉毒素,通过比较本方法与黄曲霉免疫亲和净化柱的效果,发现净化柱纯化后各黄曲霉毒素的回收率均有一定程度降低,说明使用净化柱纯化会导致目标化合物的损失,这不利于微量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本法克服了上述缺点,且提取、检测过程简便,不仅节省了检测的成本,更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可用于农产品的大量筛查。

参考文献:

[1]Diaz J 霉菌毒素蓝皮书[S].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8。

[2]郑荣,毛丹,王柯,等.基质固相分散色谱法检测辣椒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J].色谱,2005,25(6):610-613.

[3]MICHEAL J,RIORDAN O,MARTIN G,et al.Comparison of analyticalmethods for aflatoxin determination in commercial chilli spicepreparations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an improved method[J].Food Control,2009,20(8):700-705.

[4]GORYACHEVA I Y,SAEGER S D,DELMULLE B,et al.Simultaneousnon-instrumental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and ochratoxin A usinga clean-up tandem immunoassay column[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7,590(1):118-124.

[5]AYDIN A,ERKAN E M,BASKAYA R,et al.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B1 levels in powdered red pepper[J].Food Control,2007,18(9):1015-1019.

[6]日本规格协会.有机碳素自动计测器.日本规格协会,1990:1046.

[7]杨元,高玲,谯斌宗.端视ICP-AES法测定水中微量铅、砷、铜、镉、锰、铁、银、锌、铬[J].分析化学,1997,25(11):1361.

[8]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996:477.

[9]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etc.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Water and Wasterwater 14th Edition[S].Washington DC:1979:532.

[10]韩铮.中药材中常见真菌毒素分析方法学及代谢动力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王芹(1982-),女,本科,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理化检验工作。

单位:江苏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论文作者:王芹,宋鑫,王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液质联用检测分析论文_王芹,宋鑫,王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