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农业银行重新定位的思考_农业银行论文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银行重新定位的思考_农业银行论文

对农业银行在新形势下重新定位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银行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使农业银行从原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承担政策性业务,替中央银行管理和领导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中解脱出来,改变原来计划体制下农业银行那种“综合”银行身份,在新的形势下,农业银行面临着重新选择、重新定位的问题,那就是要将农业银行逐步建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一、农业银行重新定位的不利条件

农业银行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从目前看,不利条件主要有:

1.在资金上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难。从全国看,改革后的各省农业银行在同农村信用合作社脱钩后,不仅其转存款和准备金不再是农业银行的一项资金来源,并且每年要归还数亿元的特种再贷款。从1998年开始,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农业银行要按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资金来源总量除去缴存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购买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债券、已占用贷款,可用资金极其有限,资金营运难度大大增强。

2.在贷款质量上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境。农业银行要实行商业化经营,一方面要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另一方面则要提高贷款质量,保证合法利息及时回收。但从历史看,农业银行分设较早,由于各方面原因形成了大量的非正常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这些非正常贷款造成农行每年有大量的应收利息不能收回,但农行负债所付利息又必须付出,这不仅加大了农行的亏损,也影响了农行贷款增量的增加。

3.在竞争上农行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境。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农业发展银行机构下伸,农村金融领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方面农业银行业务量缩小,另一方面农业银行又面临着同业竞争。从存款方面上看,在农村农行竞争不过信用社,因为信用社可以搞扩股分红吸引农户,农行则不能搞扩股分红;在城市内,一方面农业银行在竞争上同其他兄弟行比不占有绝对优势,在政策上又不允许农业银行搞房地产开发业务,另一方面农行点多面广,一些亏损处、所历史上已形成的一些存款和贷款,坚持下去要亏损,撤并了贷款又不能在短期内收回,处于两难境地。所以,农业银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城市、尤其在农村的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农业银行重新定位的有利条件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不仅给农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课题,也给农业银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1.有利调整布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农行承担的政策性任务小了,行政干预少了,业务发展的主动性增强了,可以加快向商业银行转化,并且深化改革也为农行调整经营布局,构造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创造了条件;

2.解决“一身三任”矛盾。改革从基本上解决了一直困扰农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与监管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能的矛盾,解决了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责任难以分清的矛盾,使农业银行从“一身三任”中解脱出来,关系理顺,责任和目标更明确,可以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3.生存和发展空间大。农村信用社脱钩,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基本自营后,农业银行才有可能真正打破区域、产业、所有制界限,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业务空间,市场选择的灵活性更强,也可以发挥人才多的优势,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4.农村优势多。主要是在农村信息灵敏,营销渠道通畅,管理便利,功能较全,覆盖和渗透力较强,具有经营网络优势;在农村拥有一批较好的效益载体和稳固的 客户群体,具有经营客体优势;在长期的农村金融活动中,积累了一套符合农村特点的经营管理经验。

5.城乡结合部位得天独厚。在支援城乡结合经济发展中,农业银行形成了综合性经营特点,农、工、商、金融活动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多定位在城乡结合部,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入,使这一区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行的业务也相应扩大。

6.新增城区机构潜力大。近年来,农业银行新增的城区营业机构是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组建的,一开始就按现代商业银行机制运行,起点高、标准高、能较快达到手段现代化、经营综合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

三、农业银行重新定位发展的新思路

从大方向或从长远的观点看,改革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同时也对农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农业银行要适应新的变化,向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迈进。为此农业银行要确定新的市场定位,调整总体发展战略,加快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改革步伐。

1.确立市场定位,开拓业务领域

根据历史与现实的情况,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为十六个字“巩固农村,开拓城镇、城乡联动,全面发展。”

巩固农村,就是要继续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长期服务于农村,无论在机构网点、服务功能、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农业银行要根据农村金融体系的新格局,在农村领域中找准农村金融的位置,从更高的层次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说,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扶持一批利用和发挥当地资源、市场前景广阔的生产基地、主导产业,要按照农村经济产业化思路,优化贷款配置,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系列开发项目;支持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支持以“丰收计划”为核心的农业科技进步及以抗旱除涝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放好农业专项贷款,积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

开拓城镇,城乡联动,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银行经营的要求,实行城乡通开一体化的市场定位,有重点有选择地拓展城郊与城区业务。城镇是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市场发育好,投资环境佳,资金聚集量大,回报率高,因此农业银行要加大开拓城镇业务的力度,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路子,在城区培植农业银行的黄金客户群体,集中规模和资金,支持一批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企业发展。贷款重点向以粮、油、煤、木为原料依托的加工企业倾斜;向以农资、种子、烤烟、农机四大公司为主的流通企业倾斜;向效益好、有影响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企业倾斜,支持和促进农工商一体化,城乡经济融合。

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办成真正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要求,强化服务功能,开拓业务领域。要大力发展国际业务,以国际结算为龙头,积极拓展结售汇和信用证等业务,逐步完善“统一对外,分级管理,自担风险,授权经营”的外汇业务运作体系,增加外汇授权经营机构,力争国际结算业务量增长15%以上,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增强国际业务的渗透力;积极开办信用卡业务,加强金穗卡的宣传工作,提高金穗卡的社会知名度,积极开发方便、安全的专用卡,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加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代理业务和中间业务、使农业银行形成以效益为核心的资产多元化发展格局。

2.调整经济布局,强化经营职能

长期以来,农业银行的经营重心在农村,经营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农业银行机构人员多、业务规模小、人均效益低的状况更加突出。《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按行政区域设立机构,按效益原则确定机构设废。因此在农业发展银行机构下伸、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情况下,农业银行要调整经营布局,逐步转移经营重心,同时要适当收缩农村营业机构,对那些业务规模达不到保本点又无发展潜力的营业所、储蓄所要进行并、转、迁,在经济发达的集镇、城郊、市区增设一批功能齐全、手段先进的新营业网点。

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必须强化职能。要抓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契机,积极构建商业银行内部组织体系,强化各级行的经营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业务评价体系。按照精简、高效,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分开的原则,调整内部机构;按照维护一级法人,强化系统管理的原则,构建管理体系,强化总分行对资金的调拨力度,做到发挥整体优势,形成竞争合力,同时又要保护和调动各级行的经营积极性;实行分级经营,等级管理。要改革目前的“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现状,转变管理方式,强化各级行的经营职能,按照业务量、经营品种和效益高低,确定经营机构等级,实行等级管理。

3.转换经营方式,实行分类指导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为农业银行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从现实看,农业银行业务发展,人员机构不断扩大,而经营效益却不断下降,所以不注重经营增长方式,就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业银行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必须转换经营增长方式。一是要由单纯追求数量扩张向速度效益转换。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讲速度、讲发展必须是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要树立“一切围绕效益转”的观念,把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效益好坏作为衡量成绩的重要标准。二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换。解决农业银行经营分散、规模效益差的问题,实行集中资金、保证重点的经济战略,“收拢五指、形成拳头”,保证资金的合理配置。三是由单纯支持农村向支持农工商一体化和其他产业转换。要打破产业界限,在坚持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基础上,注重对国家交通、资源、电讯、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其他支柱产业的支持。四是盘活信贷资产,由单一资产向多元化资产转换,分散经营风险,增加多种收入。要想资产多元化,就必须盘活现有的信贷资产。农业银行要从办好商业银行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盘活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向盘活要资金,向存量要效益。要加强对盘活工作的组织领导,组成专门队伍,坚持不懈地开展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要抓好任务目标的分解落实,采取抓重点、攻难点的办法,把盘活工作的主攻方向放到供销社、乡镇企业等工商企业上来,使这些行业、企业的盘活工作有所突破;同时要加强监测考核,严格奖惩,采取先易后难、集中攻坚和一企一策的办法,千方百计收回陈欠贷款。

4.按照商业银行要求,构建经营机制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以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因此农业银行必须建立各种经营机制。一是要建立自求平衡和自我约束的资金计划管理机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商业银行资金计划管理的基础要求,从1998年开始,所有商业银行开始实施。农业银行也要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自我建立一套科学、简明、易行的综合指标体系,改变多头,重复、庞杂的监控体系,实现由数量控制到比例控制,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飞跃。二是建立信贷约束机制。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严密的贷款操作程序,明确各级行长和信贷管理人员的责任,严把贷款投放关,贷款投向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三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在降低贷款风险上,要建立贷款备案和预警制度,发挥监控部门的职能作用,消除经营风险,注意信贷补偿,坚持贷款企业自有资产比例,敦促企业参加保险,有条件的建立贷款风险金,要完善财产抵押担保,尽量减少和抵偿贷款风险;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三防一保”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杜绝恶性案件的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四是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运作机制。要坚持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自上而下,按系统和职能部门层层分解经营指标,落实各自职责,形成人人关心经营的良好氛围;要制定科学合理有利于业务健康发展的经营指标体系;要坚持绩效挂钩,把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和个人利益挂钩;要实行成本控制,严格费用管理。五是建立以垂直领导为主的监督机制。为使监督工作摆脱各种干扰,要逐步实行上级行派驻的监督制度,以保障监督部门正常行使职能。六是健全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改革干部管理,推行聘任制,鼓励人才脱颖而出;改革用工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改革分配制度,实行责任与利益、贡献与利益挂钩。

标签:;  ;  ;  ;  ;  ;  ;  ;  ;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银行重新定位的思考_农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