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论文_赵月龙

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论文_赵月龙

身份证号码:33052319810808XXXX 浙江省湖州市 313300

摘要: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公路的需求,我国公路工程正在积极的进行着翻建、扩建与新建。作为影响公路行车与使用寿命的重要施工环节,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是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施工技术控制对公路工程竣工后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签于此,本文就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控制

1路基路面施工中的控制原则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无论从管理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路基路面的施工都应该遵循防治结合并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坚持预防性控制,并在出现病害时及时修补。而其施工控制工作应分两种:预防性控制和修复性控制。预防性控制工作旨在保护路基路面并减小路基路面质量下降速度,修复性控制工作旨在修复特定的路基路面破坏或损坏区域。及时的预防性控制能延缓在交通与环境施加的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损坏的时间。而一旦该施工控制没有做好,则会增加缺陷数量并增大其严重程度,以致在改建时修补费用增加,缩短罩面与改建之间的时间间隔,因而显著增加路基路面寿命周期费用。为了降低路基路面的控制成本,提高路基路面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预防性控制技术,提高路基路面的施工控制水平。预防性控制措施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不同管理部门、不同承包方针对不同的路况所用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一个完整的预防性控制计划应该包括整个路基路面施工的全过程。

2路基路面工程的具体特点

1、具备承载能力

因为公路的使用性质,路基路面工程必须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在公路或者道路中,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通过车轮传输到路面和路基上的压力要求路基路面要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如果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不够,很容易使得道路的整体结构受到影响,或者对于道路中的某一个部位会出现变形、断裂、位移等情况,不仅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还会在一定的情况下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一般说来,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可以分为强度和刚度两种,强度是为了车辆承载人或者物品对路基路面产生的应力,有利于防止路面断裂,而刚度是指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刚硬度,让车辆行驶在道路中时不会让道路受到挤压以致变形。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车辆才能可持续地行驶在道路中,道路的使用寿命才会延长。

2、具备稳定性

一般的道路都是建立在自然路面的基础上的,而自然路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这样的路面才会保持得更长久。当然,有时为了人们出行或交通的需要,通过运用一些施工技术和工艺,也可以不在自然路面的基础上进行修建道路,但是也要注意保持稳定性。要想让人为修建的道路不受到自然降水、高低温度、各种挤压等的影响,道路在施工过程中药注意保证一种平衡。例如,在路基路面的设计中,要严格遵循道路的物理力学原理或几何原理,让道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之中,维持起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让道路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地面的路基不同、土质结构不同,更要做好路基路面的施工前期准备,协调好各种平衡。

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基基底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基作为基础前提,所以路基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路基质量的好坏与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基的施工技术,需因地制宜地充分考量地质构造、地形状况、气候因素、公路类型等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在近期的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发现,软土路基、黄土路基、湿性黄土等因素是影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坏好的关键所在,往往因为施工技术处理不当,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浪费,影响到了公路的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公路工程的前期准备

需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前,需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对于施工材料的选取,需挑能够符合规定施工标准的砂性土和黏性土材料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二是在路基的施工技术上,需对路基作击实实验与土的液塑限实验,进而确保施工采用的土样可以适用于该处。三是准备好机器设备,比如平地机器、推土机器、压路机器、装载机器以及振动压路机器等机械。

2、路基各种坡度的基底施工技术处理

2.1地面与斜坡的的比例缓于一比五的时候,只要对地面的草皮、腐植土进行清理,然后于地面填筑路堤即可,在填筑的过程中可以选取浆状切片石跟浸水挡墙来对路基施工的防护。

2.2地面与斜坡的的比例在一比五到一比二点五之间的时候,这时候的地面需要根据路况挖台阶,而此时的台阶宽不能低于二米。如果遇到路基面有岩石,并且岩石上的覆盖不厚,这时可以选择先把覆盖物清除再进行台阶的挖掘。如果岩石上的覆盖较厚,那么可以选择保留,减少施工量。

2.3地面与斜坡的的比例大于一比二点五的时候,应当采取行动测算整体路堤跟基底软弱层是否具备稳定性,并且抗滑稳定性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如果存在软弱层不稳定或者抗滑稳定性不达标,应当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基底改善、构造、土质改良等,促使达到路基基底的施工标准。

3、对路基基底施工技术的处理

3.1路基基底施工中压实技术的处理。对路基进行填前压实的时候,需先清洁路面,然后做好纵向的填挖工作,依据路面的缓陡程度,用土工钉进行稳固。对于是半填半挖的路基时,需要综合考量,若挖方区是土质,需选渗水性较好的用料来填充,还要将路床一米左右的范围的土展开超挖回填碾压,并在边缘上设置土工隔栅。倘若挖方区是岩石,这时候需要填石路基。此外,在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黄土,应当加强对黄土含水量的监控,确保含水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若水量过多,则需掺配石灰,然后翻土疏松晾晒。此外,还可以依据情况采取砂石、片石挤淤等技术进行灵活处理。

3.2路基基底施工中强夯技术的处理。清洁、平整路面之后,这时候到了队路基基底的测量和定位,落实强夯的数据范围。首先,对夯点位置的测量和标识。测量的过程中需尽可能地降低误差,找准地面的高程。然后用起重机夯锤中心跟夯点对齐,提高准确率。此外,在测定的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将锤顶的高度调为零高度,然后不断变换夯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3路基基底施工中掺灰技术的处理。当路基基底进入到掺灰技术处理阶段,对路基基底清洁时,包括树根、杂物、垃圾、依附物等进行移除。接着检查确认石灰等施工用料。进入到施工中的掺灰技术处理时,先不要急着动工,应当先做抽样检测。尤其要控制好掺灰,在回填灰土时应当留意需在场外充分搅拌,从而避免生土团跟石灰窝现象地产生。还有,要注意得混合料里的最大粒径符合规范的要求,压实过程中保证每一层的密实度等等。

4结语

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措施,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路面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对交通运输效率会有很大的影响,严格把关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武丽燕.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控制[J].山西建筑,2013,(28).

[2]杨小妹.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19).

[3]张献平.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17).

[4]白群业.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4,(10).

[5]饶全文,张春旭.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10).

论文作者:赵月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论文_赵月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