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论21世纪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彭昌林[1]2002年在《论21世纪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对中国的传统媒体而言,有两件事将对他们在21世纪的发展进程和趋势产生深远影响,那就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中国“加入世贸”。 网络媒体以其即时互动、海量信息、超级链接等优势带给传统媒体巨大的冲击。中国的“加入世贸”则将大大地改变媒体竞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对中国传统媒体而言,它们一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却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好好的把握机遇,对症下药,使传统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得到更大的发展,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新世纪传统媒体业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情形和中国加入世贸将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变化和深远的影响。第二和第叁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分析了网络媒体和“加入世贸”对中国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对策。第四部分为结束语。 本文认为网络媒体的崛起和“加入世贸”对中国传统新闻媒体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发展机遇;指出传统新闻媒体要积极探索与网络媒体融合的道路,实现传统媒体新闻优势与网络媒体技术优势的最佳整合;要积极探索传媒产业化的可行性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以适应“加入世贸”后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时指出在具备一定规模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新闻信息的传播、争取更多受众是媒体最终制胜的关键。 本文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共融发展为切入点兼论WTO背景下的发展策略。主要用传播学、发展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的观点论述网络经济与媒体产业、网络与社会之辨证关系,阐明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规律,前瞻性地提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中国加入WTO背景下共同发展的具体策略。

李廷军[2]2011年在《从抵制到参与》文中研究表明媒体素养教育肇始于英国,成长壮大在加拿大、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至今已走过了近80年的发展历程。本研究尝试从大众文化的视角,系统梳理、呈现西方媒体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理念、原则和价值取向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发展流变过程,以期揭示出隐藏于其后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动因。具体来说,西方媒体素养教育起源的背景是什么?其发展经历了哪些特殊时期?在各个发展时期,其价值取向又分别呈现出什么特点?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哪些学科理论基础?其与大众媒体、大众文化以及社会实践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意义?西方媒体素养教育的流变在我国当前的大众文化语境中又有哪些启示意义?等等。论文围绕这些研究问题,在结构上除了导论之外,主体部分共由五章构成,这五章按照一定的逻辑又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叁章)论述了西方传统的基于保护主义取向的媒体素养教育。这一部分沿着大众媒体→大众文化→人们对待大众媒体和大众文化的态度→媒体素养教育所采取的价值取向这样的逻辑思路,力求层层递进,分别对在西方媒体素养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免疫式”媒体素养教育,“流行艺术式”媒体素养教育和“怯魅式”媒体素养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考察、分析和评述。第一章梳理了“免疫式”媒体素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本研究认为,自上世纪初以来,大众报刊、电报、电影、广播和电视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的全面兴起,大大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由此引发了F.R.利维斯等“少数人”的深深忧虑和激烈批判。他们主张以“实践批判”的方法,对大众媒体和大众文化进行“抵制”,以保护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的“文学文化”教育理念和“免疫式”媒体素养教育,可视为西方媒体素养教育的滥觞。“抵制”取向具有十分积极的时代意义,但同时又显得过于极端和狭隘。伴随着人们对大众文化态度的转向,媒体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第二章论述了“流行艺术式”媒体素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认为,大众文化面向“大众”的理性回归和平民立场应该是“流行艺术式”媒体素养教育产生的重要背景。在“流行艺术运动”中,人-媒关系不再是尖锐的抵制和对立,而是逐步走向甄别、对话、认同和欣赏,特别是对流行艺术的欣赏。“甄别”取向的提出,表明了“流行艺术式”媒体素养教育对包括流行艺术在内的大众文化越来越现实和包容的态度,也反映了教育越来越民主化的趋势,可以看作是其对“免疫式”媒体素养教育的一种修正、扩展和超越。但由于其在“甄别”的方式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使其对利维斯主义的超越并不彻底;面对电视媒体越来越广泛的冲击,其必然面临新的突破。第叁章重点论述了“怯魅式”媒体素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认为,基于文本分析的大众文化的符号学解读,使人们对“大众文化”的态度更为客观、更为中立,也使主要针对电视媒体的、被称之为“屏幕教育”的媒体素养教育运动应运而生。“屏幕教育”所秉持的“再现”取向,提倡更客观、更科学和更理性地解读、再现媒体文本,以揭密隐藏于其中的文本意义和意识形态,因此又被称之为“怯魅式”媒体素养教育。“怯魅式”媒体素养教育为突破专制政权的意识形态桎梏,为培养积极的、主动的、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受众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显示出其曾经作为主流媒体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历史意义。第二部分(第四章)论述了西方媒体素养教育的最新发展。研究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兴起和参与式文化的日益兴盛,一种以“参与”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应运而生。同时,西方各国媒体素养教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纯粹“保护主义”色彩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以“批判意识”、“民主参与”、“赋权”和“媒体快感”为核心理念的“超越保护主义”取向逐渐成为主流。从实践层面来看,西方各国政府的支持、学校教育和社会团体和专业协会组织的有力推动及其社会需要和经济水平的发展状况、则为其各自的媒体素养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而且,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中,由于大众媒体与大众文化的影响、相关学科理论的影响以及社会和实践领域的影响,西方媒体素养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终身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第叁部分(第五章)论述了西方媒体素养教育的流变对我国的启示。研究认为,参照西方媒体素养教育历史流变的经验和教训,并鉴于我国当前的媒体素养教育在制度层面的政治保护压力相当强大、在文化层面的精英思维倾向颇为严重、在价值层面“妖魔化”媒体倾向依然存在、在教育层面的灌输式教学尤为普遍的具体国情,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应采取一种“超越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即既要“保护”,又不能仅仅限于保护,而应“超越保护”——“赋权”。在具体实践上,媒体素养教育在我国是一项需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学校、家庭、政府、媒体、民间团体以及教育科研等相关部门,还是社会公民主体自身,都应该自觉参与其中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成强[3]2015年在《环境伦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环境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必须引起人类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伦理为先。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之一。绪论部分对环境伦理的产生根源和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是推动环境伦理研究持续深入的主要动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了生态危机恶化,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亟待加强。绪论对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环境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环境伦理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环保实践技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第二章从叁个方面对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深入辨析。一是对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伦理与道德,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概念辨析、对应关系和基本特征。二是对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叁是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系统阐明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对环境伦理教育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了明确界定。第叁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敬畏生命、大地伦理观、自然价值论、深层生态伦理、生态女性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环境伦理理论流派的研究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环境伦理对改变人类价值观、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伦理超越、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现实意义,环境伦理价值观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内在价值的对立统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立统一、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二是简要阐释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智慧,对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萌芽进行重点介绍,尤其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环保思想和“善待万物之仁”的伦理价值取向给予生态意蕴上的特殊关注。叁是对环境伦理学演变进程进行简要梳理,从国外环境伦理萌芽时期开始,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公平正义的环境伦理、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和全球化的环境伦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批判和价值澄清,进一步倡导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四是主要阐述了认知规律研究的教育启示意义,包括杜威的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叁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彼得斯的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布鲁姆的认知层次学说和掌握学习理论、卡都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柏瑞的发展模型理论。五是简要展示了道德教育研究普遍规律对现代环境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包括道德可教、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有机衔接、道德教育的非灌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规律研究、道德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研究。第四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是对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活动要素、组织结构、功能价值、评价方式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教育理论框架体系。第五章从叁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全过程跟踪国际环境伦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环境伦理教育诞生开始,经过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的成长阶段,以第比利斯会议为标志的蓬勃发展阶段,再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以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普遍认同。二是对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重点对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做出系统阐述。叁是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和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从两个方面论述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着重剖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环境伦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对策,一是关注道德认知水平发展,针对不同思维发展阶段,区别化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二是注重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叁是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开展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澄清环境价值观。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舆论监督和伦理引导。五是体现政府部门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导力量,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六是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环境伦理教育影响力。七是倡导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环境伦理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加快环境伦理教育法治化进程,倡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九是注重完善教育保障配套措施,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组织机制保障、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保障。十是关注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社会。第七章对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继续深入研究环境伦理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结构、改进措施和保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毅松[4]2006年在《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上海也正以中国城市“领头羊”的姿态卷入这一浪潮中。上海未来的发展定位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被动承受,在全球化浪潮中任由沉浮?还是主动出击,把握时机,确定自身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答案不言而喻。 时至今日,全球化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跨国公司”,“全球金融体系”等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全球化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参与这场关于全球化的大讨论。其研究关乎全球城市的定义,全球城市成因,全球城市发展规律,全球城市发展方向,全球城市规划与管理,全球城市个案研究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城市的全球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警示。 然而,没有一个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够成为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对上海而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历程决定了上海必将面临一条世界独一无二的全球化道路,发达国家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却难以抄袭。回顾上海过去几十年起起落落的发展历程,综观上海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审视上海自身的发展条件,可以认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全球城市,核心目标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上海面临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架构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发展战略等五个子系统。简言之,当前,上海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成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上海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域,促进区域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设生态城市,构筑上海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网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建设布局以及与自然共生的城市形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城市与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吸引力。而当所有这些落实到物质形态层面上时,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与发展规划。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 根据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十年来上海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认为,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应该从长江叁角洲、上海市域、上海中心城等叁个层次;从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历史保护、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尤其要发挥浦东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抓住2010年承办世博会的契机,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顺利完成建设全球城市的第一步。 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发展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全球化课题包含众多内容,无法一一阐述。本研究意在从其中一个侧面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还望指正。论文结束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王文清[5]2016年在《形意拳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形意拳,中国传统武术优秀拳种之一,集哲学、医学、养生及民族文化于一体,积淀了中华武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从形意拳的国际化发展视角出发,通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形意拳在国内外发展的现实处境,回顾古老形意拳的发展历史,并探索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并在将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形意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旨在现代社会全球化大融合的趋势下,促进形意拳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发展,完善武术基本理论及形意拳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推动以形意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提供依据。

刘兆明[6]2013年在《“融合架构”下的新闻业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融合”为核心意象的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兴起后新闻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与此同时,基于新传播技术革命,以模糊旧有体系边界为特征的“融合”也使得新闻业经历着双重危机: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危机。以此论说为背景,本研究旨在一个相对开放的话语建构——“融合架构”中,探讨“融合”与新闻业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试图解决以下具体问题:融合架构中呈现出怎样的传播与社会图景?在这样变化的图景中,新闻业,特别是新闻生产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通过引介亨利·詹金斯的“融合文化”和曼纽尔·卡斯特的“大众自传播”作为理论工具,梳理“融合”的历史和理论进度:并试图承接Williams和DelliCarpini在After Broadcast News:Media Regimes,Democracy,and the New information environment(后广电新闻业:媒介架构、民主和新信息环境)一书中所定义的“媒介架构”,而提出“融合架构”作为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二章主要回顾和分析新闻业在以“融合”为核心意象的数字化转型中所探索的经营管理模式。既试图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扫描新闻业的盈利模式转型,同时也为本文中的核心部分基于新民网个案的组织研究做了一定铺垫。第叁章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部分,即融合架构下的新闻生产模式。研究选取新民网作为个案,通过为期叁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特别关注了新民晚报新民网第一期报网融合实践。研究发现,报网融合实践中,存在着专业模式、组织内协作模式和社会化合作模式,但依附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始终难以摆脱新闻生产组织化和新闻生产主体专业化的媒体烙印。第四章通过受众访谈,从受众视角了解新闻消费模式变化。从受访者反馈看,受众正从传统单一的新闻消费模式转向了新闻生产/消费混杂型模式。新闻消费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新的工作类型。第五章聚焦于以社会化媒体平台为代表的新技术形态及其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基于web2.0框架的新技术形态对新闻业转型的影响,归纳自动化机器新闻和公民新闻两种对现有建制新闻业形成替代性的新闻实践以及国际主流媒体的应对策略。

伏金璐[7]2016年在《社区报的报道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也改变了媒体发展的历史和格局,让传统媒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因此社区报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引起了国内报业的注意,他们试图将社区报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寻求自我发展的一个新途径。近几年来,国内很多地区开始创办社区报。在2013年,安徽省也创办了省内的第一份社区报——《合肥晚报》社区报。本研究就是以《合肥晚报》社区报为例,并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了社区报的报道策略方面。首先对它的发展现状、报道理念等进行简单分析,然后从社区报的实践层面来分析它的报道方式,最终以此来探讨它在报道方式上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是对论文内容和思路的具体介绍:绪论部分是对选题来源、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主要内容的介绍,还有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的简单梳理。论文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社区报发展进行简单的介绍,为研究提供背景支持。同时介绍了研究对象《合肥晚报》社区报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主要通过对社区报的了解和访谈,探讨社区报的报道理念和功能定位。因为它们会对报道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新闻的选题、采写、编辑等等方面,这是研究得以进行下去的基础。第叁章主要是通过访谈、观察以及对社区报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来分析《合肥晚报》社区报的报道实践。第一节从宏观上对社区报的报道机制和人员进行了介绍,这是对社区报报道实践的原因和背景的交待。第二节是对《合肥晚报》社区报的具体的报道实践的阐述,包括对报道的选题、采访、写作和编辑的一些特点的分析以及在报道中的体现。第叁节从《合肥晚报》社区报的报道中抽取了一部分报道的样本,分析了社区报的报道选题、体裁和风格。最后一章是总结性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叁方面,一是总结出《合肥晚报》社区报新闻报道的不足和局限;二是从客观和主观上探讨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哪些;最后以此来提出一些社区报在报道实践中的可行性策略和建议。

徐艳力[8]2007年在《中国电视英语频道的国际传播现状及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全球化时代,国际间的信息传播对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产生巨大作用日益显着。中国电视英语频道在国际传播及国际形象塑造上的媒介活动中占据重要一席。中国电视英语频道的国际传播现状及发展对中国其他对外传播媒体都有巨大的示范作用。特别是CCTV-9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电视英语媒体历史的新篇章。本文对中国电视英语频道的研究是对传播流程中媒介的研究。具体来说是通过理论框架和内容分析对CCTV-9的频道形象和节目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效果与媒介的编辑方式、报道内容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第二、叁、四文章为主体,第二章是国际传播和媒介对国际形象塑造的理论梳理;第叁章借用传播生态学理论对电视英语频道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了系统论述;第四章借用CIS理论分析频道风格、内容分析法、视觉语言符号阐释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电视英语频道的发展提出六点建议。

罗曼[9]2016年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神怪片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式大片以古装武侠为开端,作为中国最有类型特色的片种,从一开始就印上了深深的民族性烙印,它赋予了中国电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叙事语境。新千年以来经过十年古装大片的繁荣,中国电影逐渐走上了商业大片的道路。以张艺谋的《英雄》为开端,出现了一大批以展示视觉奇观为主的武侠大片。但随着观众的审美疲劳,海外市场萎缩,近年来古装武侠片逐渐式微。神怪片1继而出现,成为了取代古装片的大片类型。新千年伊始的《无极》、《画壁》到《画皮》系列和《狄仁杰》系列,再到近几年的《捉妖记》、《鬼吹灯之寻龙诀》、《美人鱼》等国产神怪片在一上映就显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同时更成为新世纪一种热门的神怪片电影现象。本文试图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神怪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类型学角度解析国产神怪片的类型学特征从早期中国神怪片的发展进程到新世纪国产神怪片的续接,探寻其核心类型程式,即人物谱系、类型表现、情节设定与文化语境等方面,揭示新时期中国神怪片现象“类型程式”的内在驱动力,同时通过跨文化类型审视,探究好莱坞魔幻类型电影的类型程式,分析比较国产神怪片的优劣势,中国类型电影在建立本土资源资本模式的同时,需找寻更多策略来打造超常规类型2电影,从类型观念与战略层面上看,神怪片是唯一的选择;从理论与创作角度来看,神怪片是最具建设价值、竞争力及生产力的封面。

赵燕[10]2016年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叁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叁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论21世纪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D]. 彭昌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2]. 从抵制到参与[D]. 李廷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 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 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4]. 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D]. 徐毅松. 同济大学. 2006

[5]. 形意拳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J]. 王文清. 武术研究. 2016

[6]. “融合架构”下的新闻业转型研究[D]. 刘兆明. 复旦大学. 2013

[7]. 社区报的报道策略研究[D]. 伏金璐. 安徽大学. 2016

[8]. 中国电视英语频道的国际传播现状及发展[D]. 徐艳力. 四川大学. 2007

[9].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神怪片现象研究[D]. 罗曼. 西南大学. 2016

[10]. 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论21世纪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