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探析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探析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探析

付大同,李树平,周向欣,滕妍

(牡丹江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摘 要: 教学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改革适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但是其效果往往受对案例教学的理解、案例来源、教师素质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实施案例教学必须建设完整的实践型教学系统、开放动态的教学案例来源以及确保研究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 案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教学模式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

心理健康专业硕士教育近几年发展较快,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凭借师范教育的心理学类课程的班底,相继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由此产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日渐突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上往往不能突破长期习惯的传统惯例,仍然延续局限于教室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科中心教学模式。

其实早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曾经强调指出,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为此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的培养上都做出了一些改革与尝试,特别是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改革。

国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发展时间短,培养经验不足,以及案例教学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加上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上的差异、教学管理改革滞后等所带来的负面制约作用,这些改革与探索的效果多半不甚理想。

二 案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适合性

案例教学是在模拟实践领域中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互动和探索尝试等方法,学习者获得融合性知识,并提高实际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最初并不是直接产生某一个学习理论,而是产生于教学实践。1880年,哈佛大学率先开发了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后由哈弗商学院用于高级管理精英的培训。 这是最早实际运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例子。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人将其运用在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上。

所谓“案例”,就是对实际情境的一个描述,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事件,包含内容、过程、性质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作为教学的“案例”,不同于教师的举例,它一般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复杂性、整体性等特征。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是地方高校学生计算机实验教学重要基地,在普及计算机知识、全面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在转型背景下,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优化组合计算机资源,实现计算机资源高效、共享利用,建设具有“规模化,功能化、网络化、高效化、安全化、规范化、节约化”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未来申请“省级示范中心”打好坚实基础。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开展案例教学改革,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有着实际的客观需要[5]。但是经过一段实行之后,往往感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认定;似乎教学改革的效果也没有象预想的那么突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三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其它教育硕士专业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最适合也最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其培养目标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系统的专业知识没有绝对要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工作本就经常性面对一些特殊情境,其整个教学活动并不绝对依从于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时调整并做出决策。

教学中,案例的作用是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建构主义认为,认识隐含在情境中,人的理解是对情境自我建构的结果。传统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按照词语逻辑关系、理论意义、以一种良好的结构预先组织好的,这与真实的现实情境所隐含的知识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我们在学校中学会的知识却难以在现实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4]

第四,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对案例教学的支持性,是否合理配套,也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与案例教学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很多,比如,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见习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和学生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等。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40年来,我省积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原料型向产品型转变,实现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科学利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和保障。

第三,案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论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实践能力。案例教学远不是一个教学方法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上思想观念的问题。它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抓住案例教学的精髓,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比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团体合作和尝试探索等。不存在单纯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它更应该称作一种教学模式。

第二,案例教学中案例来源。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依据,又是教学的有效组织者。有人认为,案例教学开始于案例形成之后。 这种观念指导下,往往会把案例绝对化,要先把案例编写好,甚至购买现成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属于简缩版的案例教学,将案例视为教学的唯一指针,隔离了与实践的关系,最终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案例教学的全部过程必须包括案例形成,具体案例形成过程又包括案例的识别、体验、描述、概括等。案例与案例库要开放地、动态地始终保持与实际情境的联系[6]

第一,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在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顶多就是多联系实际。其实案例体现的是实际职业情境,它是为整个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不是为个别教案服务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要从案例出多发,以情境问题为锚点来组织知识教学,打破原有以概念或理论意义来组织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按照传统教材内容的顺序。在理论与实践这一维度之间,案例教学可以有多种程度、性质和类型。

根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可持续的案例教学教学改革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

四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臭婊子,骚婊子!”苏菲一边拳打脚踢,一边骂道。现在她是打到谁算谁。她要出的气太多了,也出徐小愚让她怄的那口恶气。朝三暮四的徐小愚把一片痴心的苏菲耍惨了,还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候耍的……“臭婊子……”苏菲的恶骂被呜咽和拳脚弄得断断续续。

第一,从教育实际出发,努力构建教育专业硕士的实践型教学系统。案例教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积极有效的探索活动从而发展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突出的实践性是案例教学的根本特征。紧紧抓住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教学核心,构建教育专业硕士的实践型教学模式,避免形成“简缩版”的案例教学[7]。首先要求硕士生是在教育实际领域去体验案例,归纳总结案例,继而学习案例,最后是实践案例。在此,实践既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

第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教育专业硕士生参与案例教学全过程,包括案例的形成以及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教育实践领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调查、操作等活动,积累感性经验,收集整理教学案例;其次,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初级案例进行分析、概括、分类、归纳,形成次级案例;最后,结合具体课程,围绕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互动、合作、讨论、探索等,开展多元混合式教学。

苏格木勒-3汤水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及失眠模型大鼠催眠的作用机制研究 …………………………… 韩金美等(23):3232

第三,与服务对象合作,建立情境性的案例形成的途径,形成动态而具有建设性的案例库。案例教学之“案例”理应来自教育实践领域的实际情境,理应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情境通过自我建构而产生[8]

我国的农村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农村的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现在的重点工作之一,备受关注。我国政府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并且大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指标。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时,国家增大关注程度,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并采取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以改进农村经济的不足。与此同时,利用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调控市场,向农业生产引入高科技,提升农民认识能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实践领域的真实情境作为凝练教学案例的动态来源;将教学案例建立的过程视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建立了案例再去教学;将建立案例的意识和能力本身就视为教育硕士专业发展的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专业自主、实施经验式学习,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学敏,侯佛钢.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的桥梁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8):43-47.

[2] 余闻婧.案例教学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33):44-46.

[3] 廖春苗.体验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12):109-110.

[4] 王福臣,翟媛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案例选用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9):26-28+31.

[5] 罗素平,丁文晴,袁红梅.基于建构主义的案例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23-24.

[6] 周春波.建构主义视域下探究式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7):207-208.

[7] 卢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2-3.

[8] 才亚楠,裴云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案例教学解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110-113.

本文引用格式: 付大同,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探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74):182-18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4.077

基金项目: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MSY-YJG-2018YB019。

作者简介: 付大同,男,满族,牡丹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教学理论。

标签:;  ;  ;  ;  ;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