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康复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帆,袁,薇,许秀宾

(厦门市仙岳医院 361012)

【摘 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分组,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均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延续护理对巩固临床疗效,促进康复、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理想护理方案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延续性护理;出院后康复

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精神科常见病,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原因,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可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控制,但复发倾向明显,因此,此类患者需要维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后即失去了专业医护人员的针对性宣教指导和护理干预,久而久之,其治疗依从性就会较住院时期显著降低,致使病情反复发作,而这亦是导致患者反复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1]。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怎样才能使其治疗依从性维持在比较好的水平会直接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延续性护理是对患者住院护理干预的一种延续,医护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与患者保持联系,对其进行相应的疾病指导和用药干预等,促使其在院外依然可以获得与院内相同的持久性治疗指导。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分组,现对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分组,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且均为首发;②对治疗依从性调查表的相关内容可独立完成;③与亲属同住,且亲属对患者病情了解;④出院时病情基本恢复至临床痊愈的标准,所有症状基本消失;⑤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精神分裂症首发,既往接受过药物治疗;②存在躯体其它方面的严重疾病;③无法配合随访或中途退出、失踪。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男患者19例,女患者24例,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36.8±4.5)岁;试验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22例,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37.5±4.3)岁。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自然资料的差异,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出现(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要对其或其家属进行饮食、运动方面的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剂量用药,服药期间对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定期回到医院复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1)成立专门的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内成员需要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学习,且必须分工明确,患者的随访登记资料需要安排专人负责保管和记录;电话随访工作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沟通能力的护理人员负责;选择1-2名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问卷调查培训指导,负责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所有患者均需要创建个人随访档案,档案中的内容主要为患者的家庭情况、文化水平、经济能力等,将患者症状维持情况、服药情况、当前表现出的护理需求和进一步护理方案等作为每次随访内容。(3)以电话随访方式为主,结合定期组织患者参与康复活动,直接观察。进行电话随访时,最初是每周1次,然后是每半个月1次,然后逐渐改为每个月进行1次,特别是症状比较平稳的患者,至少需要每月进行1次随访,如果患者在院外受到不良心理刺激或症状出现不稳定现象、服药时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电话咨询科室。鼓励患者至康复科参与每周参与一次及以上的康复训练活动,活动内容涉及服药管理、生活安排、疾病健康知识、人际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等,参与活动者,每月评估一次睡眠、饮食、服药情况,病情如有波动,必要时及时转介门诊医生。(4)随访内容主要包括:①将院外自我护理、病情判断和药物治疗的宣教手册发放给出院的患者,要求手册中的内容必须通俗易懂,以便患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②告诉患者及其家属,通过维持药物治疗的方式,是可以稳定首发精神分裂症病情的,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禁止随意对增减药物,更不可随意停止服药;③定期召开医患交流会,将患者及家属组织到一起,让患者分享院外自我护理的体会和心得、以及家属照顾患者的技巧,护理人员肯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疾病护理观点,并将家庭护理的正确方式、方法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嘱患者改变错误的生活行为,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保证规律休息和充足睡眠,营造卫生清洁的家庭护理环境;④选择清淡饮食,三餐进餐量适宜,合理控制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量,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烟酗酒;多喝水,以促进排便;⑤适当进行低耗氧的运动锻炼,以患者无疲劳感的活动强度为主;⑥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巧等,诱导、启发患者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勇敢走出来,努力克服自卑感和恐惧感,尽可能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保持自爱、自强的生活态度。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结束随访时评定其饮食、运动、服药、复查方面的依从性。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3]。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所有得到的数据,分别采用( )、(%)描述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行t检验、x2检验,P<0.05代表组间表现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

两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治疗依从性展开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具有非常明显的复发倾向,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因为临床方面尚未明确本病的发病机制和具体原因,仅以对症治疗、缓解病情为主,治疗不彻底,另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4]。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出院后由于脱离了医护人员专业护理指导和监督管理,部分患者不能保持按时、按量用药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会因为反复多次发作再入院进行治疗。作为精神分裂症中的特殊群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是首次发病,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必须及时予以院外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观念,以实现更好的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复发率、再入院率的目的[5]。

延续性护理属于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其是医院护理内容向患者家庭延伸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与患者保持多种手段的联络,确保在院外恢复期和康复期时依然可以获得住院期间相同的、持续性的医疗指导和护理服务。此种护理模式与现代新型医疗模式的要求相符,其对各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对病情进展进行延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6]。文献报道[7],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其院外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治疗依从性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足以证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延续护理对巩固临床疗效,促进康复、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理想护理方案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徐琼,陈玲,胡婷,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于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康复影响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32(3):34-37.

[2]李华.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8(6):980-981.

[3]张善慧.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5,36(5):490-491,498.

[4]梁燕红,徐丽,陈杰珍,等.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7,40(10):1453-1454.

[5]叶蒙蒙.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康复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09(7):594-596.

[6]丁周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于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康复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7,51(9):148.

[7]谢素芬.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01(6):1158-1159.

论文作者:杨,帆,袁,薇,许秀宾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康复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帆,袁,薇,许秀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