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高中物理力学题的解题要求论文_祁盛泉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810600

摘 要:高中物理力学题要求高中学生必须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因此,在解力学题时不仅要仔细审题,弄清题意,还要明确研究对象,正确选择解题规律和方法。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物理力学题的解题要求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力学题解题水平。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题 解题要求 审题 受力分析 归纳

一、高中物理力学题解题要求严格审题

高中物理力学题一般会给出相互关联的物体,其中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有的题会直接给出条件,而有的题将条件隐含在某个句子或文字中,因此审题非常关键。

1.采用演绎法进行审题。所有的物理力学在刚开始解题时应该对所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列出受力方程式,采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带入进行运算,题做完后应该对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2.联想物体的物理运动进行审题。有的是匀速运动的,也有变速运动,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物理运动图景。通过图景可以了解物体的状态。比如说匀速运动、静止等平衡状态以及一些非平衡状态。学生主要依据物理过程以及物体所处状态列出方程式,这样就有效减少了解力学题的盲目性。

二、高中物理力学题解题要求理解物理量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定律和定理

高中物理力学题分析要和物理概念紧密结合,这些定理、定律都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对物理概念的了解,每学习一个力学概念,都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把物理概念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加强对物理概念的界定。比如说,加速度和速度仅相差一字,它们都是物理力学中关键的物理量,有些学生可能就会将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混淆,这主要就是没有分辨清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快慢之间的差别。养成良好的界定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其分析问题的准确程度。

三、高中物理力学题解题要求构建受力分析图,并且对受力条件进行分析

例题1:如图1所示,一条轨道上分布着A、B、C、D四个点,其中CD段是一段平面,AB段是一段具有倾角θ的斜面,BC段是一段圆弧,其长度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与AB、CD都相切。此时一个质量m的滑块从A点处下滑至D点停止,小滑块在A点时不具备任何速度,当滑块到达D点后,用以沿轨道方向的均匀拉力将小滑块从D点缓慢地拉至A点,求拉力对小滑块做的功。(轨道与小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

对该题进行解答时,首先需要对小滑块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受到重力、轨道对它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由于支持力始终与小滑块的运动方向垂直,故不做功,同时小滑块在A、D两点均处于静止状态,故根据能量转换定律进行解答,该过程重力势能的消耗等于摩擦力的做功mgh=WF。然后分析第二个阶段从D点到A点的运动,该过程中小滑块除了受到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之外,还受到了沿轨道的拉力,同时小滑块在A、D两点都处于静止状态,故此根据受力分析可知拉力做功等于摩擦力功以及小滑块的重力势能增加,根据动能守恒定理:Wl=mgh+WF=2mgh,其中m、g、h均为已知量,故拉力做功就是2mgh。

例题2:在间距为4 m的两杆之间系有一长5 m的绳子,两个的端点分别为AB,在绳子上悬挂光滑且轻质的挂钩,只保持两杆的平衡,当挂上12 N物体时,两杆平衡,问此时的张力T值。进行解答时,首先需要分析题中的隐藏条件,进而对受力物体做到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获得直观效果,最后采用方程式进行解答。在该题将挂钩作为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做出图2受力分析图。绳子存在一定的水平夹角,设其为α,根据受力图,以及受力平衡条件可知2Tsinα=F,F为已知量,再根据绳子长度和两个的长度进行几何分析可知sinα=0.6,因此T为10N。通过该题可以得知,画出受力分析图,可以将复杂的受力情况直观化、简单化,进而提升解题效率。

四、高中物理力学题解题要求及时归纳解题方法和类型

在物理课本上相关的力学练习题是课程标准要求的最低限度,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到寻求知识的方法,培养敏捷的思维,并能够举一反三。相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力学题的思维单一,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点拨。因此,要使他们养成对已经做完的题目进行举一反三的习惯,从而进入更深的思维层次。

参考文献

[1]王雪辰 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综述[J].高中数理化,2015,(20)。

[2]余爱华 “对称性”在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效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5,(9)。

[3]包相宇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题解题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

论文作者:祁盛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简议高中物理力学题的解题要求论文_祁盛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