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闭塞症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莉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介入科 4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给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后恢复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临床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研讨组在护理总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率上低于对照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下肢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下肢动脉闭塞症;并发症;踝肱指数

是一种血管疾病,患者于局部发生动脉硬化,其血管变得愈加狭窄,最终完全阻塞,致使肢体发生缺血坏死,最终失去运动能力。这种疾病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发病趋势,给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临床治疗此病的方法主要为介入手术,即通过将球囊或支架置入患者血管来实现血管的有效扩张,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快捷、患者损伤小、疗效显著[1]。本文试为以此术法治疗的80例患者分别给予给予常规临床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并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临床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①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者52岁,最大者82岁,平均(67.21±11.3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1.61±0.25)年;合并症:高血压26例,糖尿病14例。②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者53岁,最大者83岁,平均(67.57±11.48)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年,平均(1.78±0.43)年;合并症:高血压28例,糖尿病12例。两组患者就病程长短、年龄分布、性别构成而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术前接受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术中配合度,预防术中出现应激反应;术后给予各项体征与指标的严密监测,及时为患者给予适当处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包括:

(1)围手术期护理

为患者安排高纤维素、高蛋白的食物,禁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食物以清淡、新鲜为主,如蔬菜瓜果、豆制品,富含钠盐、刺激性强、生冷的食物尽量少食,如此可以缓解胃肠压力、改善血液、预防便秘[2]。

发生动脉闭塞的肢体通常会表现出肢体障碍症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避免烫伤或外伤发生、确保皮肤清洁干燥。若患者要下床活动,则应为其选择具有松软鞋底的鞋子,保持足部温度,还能避免血液循环受阻[3]。若患者肢体出现溃疡或坏疽,则应做好局部清理,每日为患者作溃疡口消毒、定时敷药,并取溃疡渗出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试验与药敏试验,选择适宜种类的抗生素进行局部应用。若患者溃疡较为严重,则可酌情采取清创操作。

(2)术前

为患者做好各项术前准备:①检查凝血功能:观察患者皮肤是否有瘀斑、便血、牙龈出血。若有,则证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术前必须使用药物恢复患者凝血功能。②给予全面检查:检查患者心、肾、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主要体征处于安全状态。

(3)术中

从进入手术室前起直至患者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的全程均应有护理人员陪同,以便给予患者精神支持。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为其开通静脉通道,实施心电监护,监测各项体征。对于患者因疼痛或心理恐惧而发生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肢体活动,应及时给予心理护理与语言鼓励,以减少上述状况给手术成功性带来的影响。同时,医生应为患者使用降压药、止痛药,给予氧气吸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本研究中有10例患者血压升高,护理人员给予其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例心率骤降、意识不清,使用多巴胺、阿托品后陆续缓解。

(4)术后

为患者加强术后评估,评估范围包括:药物是否按时按量使用、患肢血管是否通畅、穿刺点是否出血、血流改善程度,等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护理计划。并且,术后应注意如下事项:①为患者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但不可以热水为患肢加热。②术后患者依然可能受原发病影响而存在高凝血状况,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③关注穿刺点周边状况,若穿刺区域出现包块或局部隆起、听诊有局部杂音,则可能为假性动脉瘤,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使用凝血酶[4]。④长时间压迫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压迫时间过短则起不到止血效果,临床应准确控制压迫时间。若血栓已经形成,则要为患者采取急诊局部溶栓治疗[5]。⑤介入手术后患者可能发生过度灌注综合症,下端肢体出现肿痛、体温降低、脉搏消失、肤色紫暗表现,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外敷消肿中药或进行脱水处理,以改善局部微循环[6]。

1.3 观察指标

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均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其中护理效果判定依据如下:①显效:护理后患者可以正常行动,步行距离在200米以上,肢体不再疼痛,无静息痛;②有效:护理后患者可以短距离步行,距离不足200米,有轻度静息痛但可以不作镇痛治疗;③无效:护理后患者依然无法行走,肢体疼痛感严重,静息状态下依然有肢体疼痛,需镇痛[7]。※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采用SPPSS17.0统计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用例数(百分比)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的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4.50,P=0.03<0.05)。

3 讨论

多发生于周围血管,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是一种中老年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可以达到8%~19%,且男性多于女性[8]。临床多以介入手术为患者疏通阻塞的血管,以此来改善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介入手术的疗效可以从当前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得到证实,该术法创伤小、患者恢复更快、术后不易复发,远比开放手术更加安全,比单纯用药疗效更佳显著。本文中研究组所行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使介入手术的显著疗效得到进一步发挥,就系统化和规范化而言,要远远优于常规护理。见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并发症(92.5%、5%)均优于对照组(75%、45%),即是围手术期护理显著效果的证明。

4.研究局限及展望:

为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下肢活动能力的恢复,可见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价值之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春梅.下肢动脉闭塞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2):257-258.

[2]周国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0):3379-3380.

[3]曹艳,徐崇娟,李秀娟.血管旁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2例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06):228-229.

[4]吴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03-104.

[5]解曙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20例围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7):213.

[6]陈谦,王海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06):570-572.

[7]平秀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7):3518.

[8]董娟.下肢动脉闭塞症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54):204-205.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

论文作者:李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  ;  ;  ;  ;  ;  ;  ;  

下肢动脉闭塞症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