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厄贝沙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探讨论文_范云

范云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人民医院 665199

【摘 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厄贝沙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于我院确诊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患者均进行本病的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厄贝沙坦,观察组56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率(HR)等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均更显著,且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厄贝沙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衰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厄贝沙坦;硝酸甘油;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探讨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资料显示,90.00%以上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中老年人多见。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病情发展,可引起心肌肥厚、血管粥样硬化等并发症。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常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临床上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颇为棘手,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不理想,5年死亡率高达50%[1]。如何制定一套疗效更为显著的治疗方案以应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以116例患者为对象,将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厄贝沙坦、硝酸甘油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心衰的患者共116例,采用随机数据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57.65±9.55岁,病程42.26±12.03天。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心功能II级18例,III级27例,IV级15例。高血压分级:I级9例,II级27例,III级24例;观察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58.86±9.43岁,病程43.57±13.14年。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心功能II级17例,III级26例,IV级13例。高血压分级:I级8例,II级25例,III级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具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疾病诊断标准及高血压、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陆再英主编第7版《内科学》[2]中的关于本病的标准。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③无其他严重疾病者;④年龄18-75岁者。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诊断标准者;②女性哺乳期、妊娠期不便纳入者;③精神病不配合者;④受试药物过敏者;⑤存在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等其他心脏疾病者;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均参照《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3]采用吸氧、药物予西地兰强心、螺内酯利尿、硝酸甘油扩血管进行基础治疗,并且进行饮食生活干预,嘱患者心情舒畅、饮食清淡,控制钠的摄入。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潍坊中狮制药,国药准字H20110024)150mg,1次/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钠(吉林华康药业,规格:500AxaIU,批号:20100323)80IU.kg-1,皮下注射,1次/天,两组均为14天一疗程。

1.6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率(HR)等指标改善情况。

(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显效:6 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心衰症状明显改善,血压降幅≥20mmHg,达正常范围;有效:6min步行距离延长,症状缓解,血压降幅10~20mmHg,但未至正常;无效:症状未改善甚或加重,血压下降不明显。

1.7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均双侧检验,统计前进行正态分布检测,计量资料值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百分数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疗效指标

表1两组患者相关疗效指标()

3讨论

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等常规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已成为本病的经典治疗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因此,本研究将此定为基础治疗方案。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引起左室压力负荷增大,进而引起心肌肥厚。同时,心室负荷提高可引起耗氧量及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导致供血减少,心肌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可引起心肌细胞受损,进一步诱发左心室肥厚及心力衰竭,而心肌肥厚是心衰乃至死亡的重要诱因,形成恶性循环[4]。可见,及时而有效地降血压及注重左室肥厚的逆转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而言意义重大。RAAS)与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不但具有显著降压效果,对于心肌重构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有效抑制RAAS的激活。厄贝沙坦可通过与AT1 受体结合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从而发挥收缩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对醛固酮的分泌的抑制而起降压作用,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5]。研究表明,此类患者多可伴有高脂血症,而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大量沉积的血脂可对血管内皮造成直接损伤,并能使血管的炎症反应诱发甚或加重,在受损血管及炎症反应的激活下,血小板的活性提高,黏附聚集增强,最终导致血栓沉积,加重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更加狭窄,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增大了治疗难度。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有关心衰与高凝状态的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即使没有血脂异常,抗凝药物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低分子肝素钠可改善血小板黏附聚集,提高血黏度,对于血栓的形成有较强抑制的作用,进而纠正心力衰竭。硝酸甘油是一种能扩张外周静脉血管活性的药物,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及外周动脉阻力。研究表明,硝酸甘油可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氧化氮(NO),而此物质对于冠脉舒张反应的维持有重要意义,NO也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心功能。

本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SBP、DBP、LEVF、HR、LVEDD等指标改善情况均更显著,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王栋[6]也进行了此类相关研究,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显著,且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立足临床,对于血压水平、心功能相关指标进行了探讨,数据更为翔实,具有一定的临床及科研价值。综上,我们认为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相关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彦霞,廖爱华,柳贵梅,等.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5):521-522.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4]冯文学,吴利军.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6):593-594.

[5]郭文东.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1,33(9):1140-1142.

[6]王栋.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缬纱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4):354-355.

论文作者:范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厄贝沙坦、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探讨论文_范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