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文学语言的诗性美论文_谢天斌 田新宇

品味文学语言的诗性美论文_谢天斌 田新宇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 邮编733108

摘要:文学是语言艺术形式的一种,而文学语言是通过文学描写形成的具有意象性和超越性的语言,能够表达审美意义。诗歌、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一直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探讨了文学语言的诗性美,并从审美角度分析了文学语言自身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语言;诗性美

文学作品从古至今都在语文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从小学阶段开始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重视文学语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应该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对于文学语言的教学而言,其与一般语言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通过一般层次的现实语言的教学,进而延伸到文学语言的意象性和隐喻性。

1分析文章中的语句,体味词汇的内涵

品味语言,要求学生能够体味和探究文中语句在特定的语言意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还要具备归纳整理、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展开教学,诱导学生准确找出文章的中心句。通过阅读教学,教授学生如何去寻找和品味重点语句,通过分解重点语句,解析重点词汇,引导学生探究文学语言的内涵,进而由词汇理解语句,由语句理解整篇文章,进而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感受文学语言的内涵和深度。

例如,在带领学生赏析汪曾琪的《胡同文化》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主旨语句入手,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 ‘忍’……”一句就能看出作者的文学底蕴,因为单凭这一个“忍”字,作者就让我们知道了胡同文化的精髓,而作者又用“穷忍着,富耐着,……”,生动的描述了胡同人是如何去“忍”的;而“大街”、“胡同”,“方块”等词语,以及“封闭的文化”等语句,加上引用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说明胡同的方正、闭塞,导致了胡同人自足、逆来顺受又隐忍的性格。只要能够理解这些关键语句的内涵,就能掌握文章的主旨,同时从文中的“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等语句,也能看出,作者对文中描述的平民文化的喜爱,和对逝去的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意象和隐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不但形象,还能向读者表达一定的情感。所以,把握重点语句和词汇,能够化零为整,直接带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这样把握关键的词句对文章进行讲解,比常用的串讲法优势明显,既有益于词句的理解,还能从语句分析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掌握段落大意,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体会文学语言的意蕴美

意蕴是作者对艺术形象或意境的感悟,是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活哲理。文学语言的意蕴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精神,通过体会意蕴,我们能感受到超越作品所描述的特定内容和感受,能够从内心感受到文学作品特殊而复杂的韵味。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到,作者在文中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绪和对父亲的情感。在描写父亲穿着的时候,作者用了“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从词语表面意思可以看出,父亲穿着朴素,而在通读文章后,黑色和深青色也给人以压抑和沉重的感觉,映射出父亲沉重的背影;而形容父亲走路的姿势时,作者用了“蹒跚”、“慢慢”二词,描述父亲翻栅栏时这样写道:“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用了“攀”、“缩”、“倾”这样的词汇,而正是这几个词汇描绘出父亲艰难的背影,也是这几个词汇突出的表现除了父亲对远行儿子的爱。

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印记,饱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而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学语言不但有内在,也就是实质的内容,还有能够借助内容表现出的内涵和特性。而读者所谓的语言缺乏美感或者“语言无味”,其实就是说这种语言缺乏文化内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当赏析文学作品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关注其内涵。在大部分小说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小说的语言不光承载着内容,也饱含作者的思想,可以说小说的语言是作者的人格和对生活持有的态度的部分体现。所以,在作品赏析中,要注重体味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情感,领会作者的感悟。

3体会文学语言的流动美

语言的流动美,不是一个字或者一句话就能表现出来的,是要靠词汇之间的联系,和语句之间的结构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作者会根据想要表达的意境,适当的调整句子的顺序,或运用特定的结构、句式,甚至使用标点符号等,形成特定的语气,营造出情感充沛的氛围,使读者感受事物发展的回转曲折,以及人物情感的的波动,从而深刻体会作品的寓意。

例如,在讲授《木兰诗》一文时,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也表现了木兰的勤劳;“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虽然是虚指,但是让我们感受到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二句,间隔反复,紧相呼应,不仅描述出在荒凉的环境,也揭示出木兰远离家乡,思念亲人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也描绘出战斗场面之多,战争持续时间长,战况之惨烈,表明了木兰不畏艰难,长期奋战,凯旋归来……

可见文学作品是语言的文学性及技法与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同时文学语言的流动美也是通过语句结构变现出来的一个特性。通过文学语言的描述,读者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情感的波澜以及事物的变化。文学语言的流动性,能够使文学作品的结构呈现自然的美感,使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清晰,更能促进作者情感的表达。

总之,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文字结构,是语言技法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更是作者思想的直接体现。因此,面对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视角关注其中的文学语言和思想意境。感受语言文学的诗意美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积极意,不但能够带个学生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所以文学语言教学,应该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并且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德喜.??走向诗意的灵动性——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论之三[J]. 兰州大学学报. 2012(03)

[2] 柯玲.??论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素质──从《胡同文化》入选高中语文教材说起[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04)

论文作者:谢天斌 田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  ;  ;  ;  ;  ;  ;  ;  

品味文学语言的诗性美论文_谢天斌 田新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