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袁庆华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袁庆华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154007

摘要:目的 探究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经明确的临床诊断,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一般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精神障碍的总称[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40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8.6±2.3)岁。

2临床特点

2.1一般情况

2.1.1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等情况与所患躯体疾病的病程变化相一致[2]。即随躯体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躯体疾病的加重而明显、随躯体疾病的缓解或治愈而消失。此外,在起病形式上,精神障碍也与相应躯体疾病相一致,即如果躯体疾病急性起病、精神症状的出现一般也为急性,若前者为慢性起病,后者的出现也是逐步和缓慢的。

2.1.2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夜间加重、突出,白天减轻或消失的所谓“昼轻夜重”的情况。

2.1.3应该有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

2.2特殊情况

有的患者或有的躯体疾病可以以精神症状作为疾病的首发症状,往往会被误诊,有的患者精神症状没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3诊断及鉴别诊断

3.1诊断

对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涉及对原发疾病的诊断,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以及对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做出判断。

3.1.1通过病史、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发现躯体疾病的证据。

3.1.2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躯体疾病相关,并至少有下列1项:(1)意识障碍(如谵妄);(2)智能损害;(3)遗忘综合征;(4)人格改变;(5)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6)神经症性症状;(7)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或不典型表现[3]。

3.1.3缺乏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足够证据(如酒精或药物滥用、应激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4排除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严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

3.2鉴别诊断

在对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进行诊断时,应该注意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并存的情况以及对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精神障碍的鉴别。对于前一种情况的鉴别,主要是根据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固有特点,如精神障碍随躯体疾病的加重而加重、随其减轻而减轻、随其迁延而迁延;有相应的躯体疾病存在的躯体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证据等。对于后一种情况的鉴别,主要是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证据的存在与否。原发疾病在脑部时,可查知明显的脑部病理改变、脑CT、脑脊液检查等阳性所见及定位性神经系统体征等。

4治疗对策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及时彻底地治疗躯体疾病,在此基础上再采取如下治疗措施:

4.1躯体支持疗法

如补充营养水分、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保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给予大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物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给予谷氨酸、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等。

4.2控制精神症状

4.2.1精神药物治疗

应选用能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副作用小的短效药物,且用量宜小。待精神症状缓解后即应停药。对伴有幻觉、妄想及兴奋不安的患者应采用奋乃静、舒必利或利培酮等药物治疗。对处于抑郁、焦虑状态的患者可服用小剂量抗抑郁药,以毒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万拉法新和抗焦虑药如罗拉西泮、丁螺环酮等为宜。应注意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副作用,特别要禁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前列腺肥大或青光眼的患者。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催眠药及抗精神病药物,以免导致意识障碍的加剧。对出现脑衰弱综合征的患者可给予有振奋作用的药物,如舒必利、氟西汀等[4]。对失眠患者可给予易于排泄且毒副作用小的催眠剂,如唑比坦或佐匹可隆等。

4.2.2心理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助以心理治疗。如支持性心理治疗,即针对患者的病情和顾虑进行耐心解释、劝慰和鼓励,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和疑虑。要对患者体贴和照顾,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认知疗法,即加强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消除不适当的猜测、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各项治疗计划的实施。对有幻觉、妄想的患者,其解释应审时,往往需要等待药物起效后或患者在稍能接受的条件下才进行。

5结果

40例患者经明确的临床诊断,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均取得满意疗效。

6讨论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又根据躯体病变分为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障碍等[5]。此外,饥饿、疲劳、手术所致的精神障碍也属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范围。这里所描述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不包括与某些躯体疾病并存的精神疾病,也不包括个体对躯体疾病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由于各种躯体疾病所引起的躯体变化不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不同,所产生的精神症状也不同。躯体疾病之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主要是因为躯体疾病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0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知对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一般可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陈晓,钱刚,马晓霞,李怡,钱小力,谌德荣,畅凌,施丽娜,刘洪友,王国府.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资料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3).

[2]叶宏图.45例精神障碍临床鉴定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

[3]唐婷.100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10(26):414.

[4]赵丽春.浅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4):8603.

[5]郑晓人,刘南华,苏小帆.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5):42-43.

论文作者:袁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疗分析论文_袁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