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我国是个煤炭大国,无论是煤炭的储量、使用量还是开采量都居世界前列,所以提高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就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演变,每个企业也在探索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这也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发展趋势
煤矿产业有着复杂化的生产程序,牵涉到非常多的生产设备,任何的一种生产设备面临不正常的运行都会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与效率,所以煤矿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维系管理。并且,这也是煤矿企业稳定与健康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
1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1.1应时维修模式
一旦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应时维修模式进行处理,属于事后维修环节。但是,工作人员在应时维修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当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的一段时间中,工作人员才能发现,在解决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煤矿单位的正常生产工作无法运行。上个世纪的生产单位主要运用应时维修模式,原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同时工作人员缺乏维修管理模式,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属于基础阶段,工厂人员常常采用这类的事后处置方式,该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具有滞后性,降低了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期限。
1.2计划维修模式
科研人员通过认真分析应时维修模式的弊端,对煤矿机电维修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从而提出了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计划维修管理模式的内容为: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检查煤矿机电设备,一旦发现煤矿机电设备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稳定率,从而保障煤矿单位的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中,相比应时维修模式,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增加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期限,使煤矿机电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在运用计划维修模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煤矿机电设备出现中的事故,从而保障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1.3主动维修模式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研发出来的是主动维修管理模式,经过分析机电设备可靠性成分,运用计算机技术预测设备故障产生的概率。对也许会引发设备故障的成分实施必要的维护,从而使设备故障的产生概率降低。主动维修管理模式比较于陈旧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预估性与可靠性,能够使设备故障的产生有效地杜绝,而且在维修时不用停机操作,使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在主动维修管理模式的应用上需要留意的是要依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实施完善,提升对设备故障的预估性。
1.4防止性维修模式
防止性维修模式也就是预防性维修模式,就是在阶段维修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定期对设施运用的实际抢矿和时间开展检验的工作,且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接着得出最终的结果,以此来确定需不需要进行维修。通常而言,一般是在运转状态很差的条件下才会进行维修的,这样才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这种防止性维修模式降低了维修成本,也缩减了很多不必要的维修。可是就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具备很好的素养,进而正确评判出机电设施运转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维修。
1.5事后维修模式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煤矿设备在维修模式上仍存在诸多不足,然而受到以往生产技术以及环境的制约,大部分煤矿企业都是使用事后维修模式来进行维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煤矿机电设备应用初期,技术上仍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要想进行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往往具有较大难度,该种维修模式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设备修复质量以及修复时间无法得到保障。不仅如此,该种维修模式还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往往会扰乱整体施工节奏与规划,大大降低了整体煤矿生产效率。
2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2.1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对于以后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而言,并非一种辅助性的事项,其会深刻地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这就要求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确保煤矿企业的顺利生产。而要想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专业化,就务必实现维修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让专业工作者检修与维护煤矿机电设备,要求他们可以自主地维修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所有事项,以及确保专人专岗。并且,还应当注重对维修管理工作者的业务培训,要求他们学习一些国外与国内的先进维修管理技术,从而让他们持续地提升维修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而对维修管理工作者的最高要求是,可以事先判断机电设备的故障,在机电设备发生问题之前尽量地解决问题,进而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不间断性。
2.2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前时期,不少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依旧借助人工记录的手段,如此一来,不利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且,人工记录的数据会丢失或者是存在错误,这会影响到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因此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通过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分析、计算、诊断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分析模拟可能存在的故障,从而让有关的维修管理工作者可以变得游刃有余,最终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与效率的大大提升。
2.3加强监督与考核
加强监督与考核,能够对质量标准建设工作的进行起到保障作用。第一,矿井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监督体系,并将监督体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企业还应加强监管力度,考核职能部门,规范监管行为,要求各部门对标准实施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总结。对于出现安全事故的行为,企业应对其进行追责,而对于表现优异的部门,企业则应给与相应的奖励,奖惩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有效实施;第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评分机制,对建设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约束实施过程与结果。
2.4完善机电设备维修成本管理机制
机电设备维修成本管理要以员工为管理核心,明确每个员工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企业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成本责任制定具体的维修方案,确保成本目标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监督和严格考核,保证煤矿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施修理和管理都处在持续进步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寻找到非常合适目前煤矿领域发展的设施管理模式。伴随着管理模式的更改,需要以技术做支撑。企业应当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使用更好的管理方法。并且设施管理未来会朝着信息化和利益最大化等方向发展,进而发挥设施管理最大作用,以此维护公司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祝清忠.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
[2]梁军军.探究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能源与节能,2013(11).
[3]陈相经.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68.
论文作者:白玉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模式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