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及问题分析论文_黄著杰

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及问题分析论文_黄著杰

广西广信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当中,二次继电保护的设计工作当中包含着很多的内容,比如设备的选型、设计的细节问题等。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关的分析和解决方式,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组屏和相关的配置问题做出探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对传统的二次继电保护设计工作做出充分的改善,从而实现对现阶段工作最大限度的满足,对于其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对其二次继电保护设计的方式作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最终达到提高其改进工作效率的目标,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变电站的运行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

基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电力网络当中的应用愈发频繁。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不同区域采用各自的调度方式与操作习惯。因此,各地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参数设定原则、技术规范以及二次回路等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我国设备维修、继电保护统一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统一各地的变电站二次典型设计原则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1 二次继电保护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其中的一部分微小继电保护装置已经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其中在电力方面的作用更是发挥了很大部分作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对其中的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装置做出分析,其中包括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子以及报告的数值参数部分,其中的参数数值需要做出规范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问题,给其维修和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部分的困扰,因此需要对国家电网线路的保护方式和继电保护的做出严格的规范检查。

其中的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当中,需要建立在规范的标准上和技术操作方面,在对其做出二次典型设计的时候,需要保持其配置装配的原则、相对应的技术规范需求以及组屏方式方案等,最终还要保持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侧重点。在二次典型设计方面对于大型工程建设和设计采购的时候需要保持统一的规定设计。

2 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

2.1 500kV母线、变压设备以及短引线保护

按照二次典型设计,要求500kV母线针对2/3接线边断路设备因失灵电流出现跳闸动作之后,添加并设立不需要整定的灵敏电流构件与50ms固定延时进行保护。该动作的目的在于避免直流接地或是交流进入直流等现象使得直跳类保护错误被触发,进而使得直跳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不仅如此,针对因为主变压设备异动而形态呈现误启动现象,变压设备内部高电压侧短路设备因为失灵电流的影响而产生跳闸的问题,必须经过母线添加设置的电流构件侧断流设备限制范围当中。此外,二次典型设计规定若出线范围内存在隔离控制开关的状况下,每次出线互相搭配的两套短引线保护,建议使用串集联合方式完成组屏工作,如此一来,500kV断路设备屏的一致性便可得到保障。

2.2 断路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监测

(1) 断路器的监测。对断路器进行优先监测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检修工作中,断路器的维护措施主要是确保跳合闸回路的正确运行,使其分合速度达到系统规定的要求,这种做法往往容易形成过度检修,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对断路器工作状态的监测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以便提出更好的检修策略。

(2)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监测。对电压回路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单相、两相电压异常;正常负荷状态下、线路充电状态下的三相电压。在检测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来对其故障信息进行判断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保护回路中的很多误动作大多都是由断线所导致的,所以监测电流回路很有必要,其主要监测原理是,如果在没有零序电压的情况下监测出了零序电流,则证明该电流回路存在异常现象。

2.3 二次安全隔离措施

现阶段,国家电网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数量及投资比重越来越大,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也提出新要求,尤其是二次安全隔离措施对继电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变电站继电保护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状态下,进行及时响应的事故自动化措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隔离系统设计,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数据库采用SQLite。继承了以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其性能稳定,能够有效地避免异常乱发报文的现象发生。终端装置采用10.1″TFTLED设备显示,芯片组采用IntelBayTrail4核1.83GHz。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隔离系统软件设计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考虑到后期兼容性、可扩展性、维护性等,对功能模块的划分主要包括:图形化显示、权限管理模块、SCD文件模块、安全措施。

2.4 按照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

遵循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得到了智能终端的合并单元加上常规互感器的信息的采集,按照220kV母线路的设计,包括了4路回线路、2回变压器支路、电压过程层、网络母线星型组网以及冗余配置等。经过介入单元的间隔配置,得到了跨多间隔的母线保护交换机。同时在组网的模式下按照GOOSE的模式考虑了共网传输的方式,对220kV保护装置按照双重化的方法进行了直采模式的配置,这种模式考虑了可靠性平和灵敏度的评估,不考虑同步时钟的源头的影响,采用了同步的钟源以及IEEE1588的对时的方式,将可靠性评估和灵敏度分析设置在了工程实际,采用针对不同的跳闸方式的原则,建立了智能变电站的类型保护的典型结构。

3 注意事项

3.1 统一性以及灵活性

设计人员在二次典型设计原则过程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继电保护的统一性以及灵活性。然而,不同地区之间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也存在一定差距。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为电站提供设计不同类型的搭配方案,令企业选用更为合适的方案。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如下两个目标:第一,使得统一性原则得以顺利展开,也使得该原则性适用于各类型情况。第二,使得新的原则性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

3.2 与通信之间的协调

我国继电保护系统以及通信的需求并不相同,两者对设备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二次典型过程中,应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统一,以便工作的顺利展开。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种:其一,凡是不长于50km的线路,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双光缆模式。其二,设计人员可使用两套处于独立状态的广通信以达到保护线路纵联符合光端设备的目的。其三,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状况选用光线通道实施保护。其四,针对500kV线路,不建议设计人员选用ADSS型号光缆与220kV等级之下的光缆。

综上所述,在对继电保护装置和组屏方式的设计方面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二次设计进行全面的设计,在适当的情况下保证其每个地区当中的设计可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其电力招标采购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其后期的风险问题处理。在对其电网的继电保护做出标准制定的时候,需要对整体的变电站情况做出分析和研究,在整体运行的情况下,需要对二次继电设备的选型方面做出研究,最终发挥其变电站系统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标琪. 220kV秋山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D]. 华北电力大学,2016.

[2] 孔海波. 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分析与研究[D]. 山东大学,2013.

论文作者:黄著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及问题分析论文_黄著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