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论文_高平

创设教学情境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论文_高平

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图嘎镇蒙古族中学 131199

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进行教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认识、理解、掌握。“少年儿童都有在自己喜欢的生动情境、有趣活动中易于接受主观形象事物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

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能吸引学生注意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也是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表象的东西创设出的情境可以达成目标,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而触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表象为实质,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学习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数学科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一节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然后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金鱼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情境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体现学科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易于学生发展

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成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第一,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有一些学生由于接受慢或表达能力差,在课堂上总是不会说或怕说错,就算教师耐心地提示、鼓励他,他还是体会不到成就感。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多创设一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小组中先听别人讲,或先在小组中讲一遍,然后再请他们在全班中交流,这样他们就比较有信心,也容易获得成功。第二,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体验成功。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励性评语。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允许学生犯错。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学习数学的进程也会有差别,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必然要制造出许多的失败者。因此,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要用“同一把尺”,要注重评价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帮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努力让学生爱学、乐学,必定会获得教学上的成功。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又要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发展。

四、创设的情境要符合逻辑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那种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的“事实”,切不可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所以创设教学情境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论文作者:高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创设教学情境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论文_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