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恩林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恩林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安徽铜陵 244000)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用户的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以及信息监控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电力信息的分析和管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用途就是发布电网信息、监控分布式能源、交互用电设备信息等。实时监测和采集电量、电压和负荷等信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线损的管理,通过信息采集的数据能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线损的原因和情况,将对线损的威胁降到最低,提高了线损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线损管理;应用

在线损管理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科学合理应用,能够使线损率降低,从而达到最优线损率管理的目标。为电力单位争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电力单位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过程中,只有对其进行多角度的了解,同时使用合适的方式应用,才能使线损管理效果不断提高,更好地发展电力事业。

1.线损的概述

1.1 产生线损的原因

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受电气设备自身电阻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电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造成电能损失。产生线损的原因主要有电阻作用、磁场作用、管理原因等三方面,电力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经过电气设备的导体大多数是铜材料和铝材料,这两种材料的电阻值比较大,当电流通过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引起有功功率,部分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造成电能损失;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作用下,电气设备的铁芯会产生涡流、磁滞等现象,引起铁芯发热,造成电能损失;电力企业对线损管理不严格,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维护检修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导致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现象,造成电能损失。

1.2 线损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线损率已经成为反映电力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线损率能直接反映出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线损是衡量电力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加强线损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电力资源需求量的增加,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加强线损管理能有效的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建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1实现同期线损管理

同期线损是指线损计算中,供电量和售电量采用同一时刻电量数据进行计算的管理方式。借助于采集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现场所有计量点数据同一时刻抄录到位,保障供、售电量同一时期统计,实现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2.2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督

通过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现场电能表的冻结数据、实时数据、曲线数据的实时抄读,实现实时监测、监督的作用,杜绝台区现场管理存在的“盲区”。

2.3实现台区线损数据的准确计算

基于智能电能表数据,采用远程自动读取技术,完全杜绝了人工录入的错抄、漏抄、串抄等问题,并且避免了手工输入数据方式易发生的错误,保障了供、售电量的准确计算,实现台区线损数据归真。

2.4实现日线损计算

基于采集系统可以提供台区智能电能表的每日零点数据,线损计算由原来的只能双月或单月统计模式,提高到能够对台区供售电量进行每日计算,实现台区线损日计算,有效提升了线损管理精益化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及时发现现场窃电

通过采集系统与智能电能表的有机结合,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准确发现,现场电能表被非法打开的时间,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现场窃电行为,精准定位,为反窃电工作提供了有力工具,大大提高了反窃电工作效率。

2.6及时发现现场户变关系的异动变化

当供电单位配网部门对变压器所带用户进行调整后,更改后的户变关系会立即影响到该台区正常采集,提醒相关专业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变更户变相关信息,为后期台区线损计算时电量逻辑关系的对应,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了台区线损的准确计算。

2.7方便快捷进行线损统计计算

基于采集系统的强大功能,无需额外投入即可进行台区同期线损计算,克服了传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下,计算一次线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困难。

3.线损管理采取的措施

3.1建立起顺畅管理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铜陵供电公司制定了《铜陵供电公司管理线损管理办法》和《铜陵供电公司台区线损考核实施细则》,细分各部门在台区线损各管理环节的职责与工作内容;结合信息化建设制定了直供区域内公用配变、小区变的命名规范,确保设备的命名统一、唯一,做到一点维护,信息共享,对于新上配变、线路更换等信息变更规定了明确的信息传递流程,确保相关单位信息的变更统一,保证台区基础台帐、客户挂接与现场的准确一致;实行线损分析汇报例会制度。会上就台区线损普查整治和反窃电工作进行交流分析汇报,抓住可控因素,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的薄弱环节。

3.2明确电量数据采集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用电采集准确度

为了更好地加快用电采集系统建设速度,台区理应将总表放在用电采集系统中,对总表进行管理,及时收集各路遥测,数字量及电度等数据,创建抄表例日管理及抄表行为管理体系;加强对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用及维护,切实提高用电采集准确度。

3.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性进行线损工作的管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最主要的作用即能够及时地采集到集中器及采集器的电量,同时凭借与SG186营销系统中线损管理模块的数据共享能够及时精确地计算出实际线损,确保线损计算的及时性及精准性,在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精准线损管理统计计算的过程中,巧妙使用系统的规范流程,对工作进行规范及约束。凭借严格的流程控制及传递,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如此,电力企业便可以彻底摆脱以往传统的繁杂台区线损统计工作,在新型线损管理体制的影响下,电力企业的日常统计工作量便可以得到适当地降低,同时台区线损工作人员在进行线损工作的计算时也可以得出精准的数据。

3.4确保台区售电量统计的精确性,提高线损的准确度

户台对应属于台区线损管理难点之一。如果想做到台区低压客户和配变信息的完全吻合,那对台区客户进行彻底的普查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于每一块表,甚至每一条线路的相关信息,都必须了如指掌。固原供电公司在进行户台关系核查时,采用了现场核对,SG186营销系统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疑难台区,其选取的核查售电量方法为24小时集中抄表模式。最后再通过核查结果对错住台区客户进行清理及调整,同时凭借抄表模式寻找窃电用户。

4.结语

线损管理工作绝非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及实践的过程,同时它仍然是一项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工作,相关企业理应以线损管理工作的进步推动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理应继续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SG186实时线损统计分析系统建设这一主线,加强企业对于线损指标的管理,分清部门职责及工作内容,凭借建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管理流程促进企业对线损问题的管理,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

[2]何恒靖,赵伟,黄松岭,等.云计算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6,(1):1-7.

论文作者:王恩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恩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