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针刺配合推拿在面瘫治疗中的疗效评估分析论文_朱云

四川达州市万源市中心医院 636350

摘要:目的:分析在面瘫治疗中应用毫针针刺配合推拿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面瘫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毫针针刺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行毫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B分级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面瘫治疗中应用毫针针刺配合推拿可取得良好效果,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毫针针刺;推拿;面瘫;疗效

面瘫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以面部肌肉瘫痪、单侧面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该疾病属于口眼歪斜、口僻范畴[1]。面瘫可导致肌肉功能障碍、面部外观异常等现象,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针对面瘫患者,中医临床多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基于此,本文分析在面瘫治疗中应用毫针针刺配合推拿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面瘫患者,所选患者均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脑干病变、腮腺疾病、外伤以及颅内肿瘤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面瘫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最大为56岁,最小为28岁,年龄均值为(36.8±5.3)岁;研究组41例患者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最大为57岁,最小为27岁,年龄均值为(36.7±5.4)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行毫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选择地仓穴、攒竹穴、下关穴、四白穴、翳风穴、颊车穴、合谷穴、阳白穴等穴位作为毫针针刺穴位。对于寒证者可另取风池穴;对于热症者可另取曲池穴;对于鼻唇沟变浅者则另取迎香穴;对于颌唇沟歪斜者可另取承浆穴。对翳风穴进行艾灸;针对风池穴与合谷穴行以泻法针刺;针对迎香穴与下关穴行以平补平泻法针刺;其他穴位均行以补法针刺,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天1次。推拿治疗方法如下:主要是对患侧颜面部进行治疗,并辅助健侧治疗。选择仰卧位或坐位,通过一指禅按、揉、推等手法对印堂穴、阳白穴、太阳穴、睛明穴、攒竹穴、四白穴等穴位进行推拿,往返施术,时间为5分钟,再对下关穴、翳风穴、地仓穴、水沟穴、太阳穴、颊车穴、迎香穴、承浆穴等穴位进行推拿,往返施术,时间为5分钟。之后用大鱼际对面部前额与额部进行揉按,时间为5分钟,对患侧颜面部进行擦按,以透热为宜,每天1次。

对照组行毫针针刺治疗,方法与研究组毫针针刺治疗方法相同。

1.3临床观察指标

根据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制定的H-B分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介于1-6分,评分与面神经功能成反比。以H-B分级量表评分为依据,并结合临床症状表现评估临床效果:临床症状均消失,评分为1分为痊愈;静置状态下双侧对称,运动状态下有轻微功能障碍,评分为2分为显效;静置状态下基本对称,运动状态下不对称,评分为3分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评分为4-6分为无效,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H-B分级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分级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H-B分级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面瘫患者通常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面瘫的原因包括很多种,通常是以局部着凉而发病,即局部营养神经痉挛,使得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3]。中医认为,经络空虚,卫阳不稳,使得风寒邪气入侵,因此发病,显于外表。在面瘫患者治疗中,针刺与推拿均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医治疗中,针刺与推拿均为重要方式,对诸多疾病治疗有帮助,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在应用范围与治疗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针刺是利用经络扩散治疗效应物,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渗出物消除,进而使患者的神经冲动传导得到恢复或改善,促使神经纤维再生,使肌肉功能提高,实现活血通络与益气的效果,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推拿则是利用中医手法使身体机能得到改善,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得到修复,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5]。

本次研究中,毫针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单纯毫针针刺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61%,且经过治疗后研究组H-B分级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毫针针刺联合推拿效果更佳,对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结语

在面瘫治疗中应用毫针针刺配合推拿可取得良好效果,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悦,王立新.针刺配合自我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06):53-56.

[2]曹瑞燕.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01(23):210-211.

[3]郭霞.针刺配合通督推拿治疗急性期妊娠面瘫6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5):40-41.

[4]付漫娣,魏美华,FUMan-di,等.点穴推拿结合针刺听会、翳风为主穴及透刺法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01(19):33-35.

[5]梁小丽.用中医针刺及推拿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2(14):13-14.

论文作者:朱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毫针针刺配合推拿在面瘫治疗中的疗效评估分析论文_朱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